學校教育要多點“文化味”
時間:2016/6/11
多年從事學校教育的任繼長身兼杭州市特級教師協(xié)會會長,但談起教育來,卻有一肚子的感慨。任繼長認為,現(xiàn)在一些學校辦學規(guī)模越來越大,教學樓越建越漂亮,但學校的“文化味”越來越少。說到底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
“學校之魂,文以化之。學校之神,文以鑄之?!比卫^長說,他所在的學校多年來流傳著一句格言:人不能選擇自然的故鄉(xiāng),但可以選擇心靈的故鄉(xiāng)。許多學軍學子都把學校作為自己的心靈故鄉(xiāng)。為什么?因為學校的教育文化在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學生們的心靈。一種為師生們所銘記、所推崇的教育理念,一種和諧的氛圍,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狀態(tài),這就是教育文化,它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它的力量熔鑄在學校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現(xiàn)在社會上對學校教育“微詞”不少,任繼長坦承,當今的教育急功近利,“市儈味”太濃,不太注重文化與做人的關系。其實,學校應把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和怎么培養(yǎng)人作為教育的主題,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校不僅要關注學生學業(yè)的發(fā)展,更要關注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榮辱觀的形成。
作為浙江省特級教師和名校的一校之長,任繼長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他說,他經(jīng)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學校除了教學生學習知識外,還應當做些什么?還能給學生什么?他認為,學校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更是一種信念,一種做人的準則,一種支持學生足以走完人生歷程的精神動力。而令人憂慮的是,目前恰恰是前者有余,后者不足。要知道,人的品格、情操、人際交往和競爭合作的能力以及人的文化素養(yǎng),這些都是單憑一個人無法學習到的。因此,他認為學校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底蘊和修養(yǎng),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教會學生做人。這才是學校教育的核心。
“教育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并不樂觀。”現(xiàn)在一些宣揚兇殺、賭博和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等不健康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精神毒品”對成長中的青少年產(chǎn)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任繼長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和教育戰(zhàn)線的“老兵”,深感責任重大。除了呼吁在教育問題上社會不能缺“德”、家長不能缺“位”外,他大聲疾呼學校校長們:要注重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的充分發(fā)展,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人格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