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探索數學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時間:2016/11/18
探究式教學模式
一切創(chuàng)新從疑問開始。中國歷史把研究工作稱為“做學問”,也是這個意思。但是,現在的數學教學,很少有機會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能力,提出自己的數學問題,對已有的數學方法提出質疑,發(fā)展求異思維,這就需要研究。
由于在教學中提倡“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包括探究困難數學問題的解答。但是,常規(guī)的難題求解,著重于解題策略的選擇及數學技巧的運用。數學探究問題的涉及范圍則比較廣,有時類似數學作文,學生有充分的自由思考余地。比如,學生調查銀行的現行貸款利率,構思如何存款方能在十年后為孩子上大學存夠一大筆錢,或者如何貸款能夠買一套的房子?這是級數求和單元中的典型探究課題。
整體與范例式教學模式
教材上的數學知識,是一節(jié)一節(jié)、一個個定義、一個個定理,如同按直線展開。數學教學當然不能像書本上那樣進行,需要從整體上把握,至少把一個單元的數學思想、核心意識,像一個胚胎那樣置于中心地位,然后,教師和學生都象這個“數學胚胎”輸送營養(yǎng)和活力,使得數學學習健康進行。
我們講有理數加減法的規(guī)則,要分別情況決定得數的正負,書上黑體字一大串,學生記起來很麻煩??墒俏覀兛梢杂锰咦闱虻哪P妥鳛榕咛?,以整體的方式在一節(jié)課里把有理數加減規(guī)則說清楚。本隊上半場和下半場進球數、對方的進球數、凈贏球數和凈輸球數、主客場合并計算輸贏等等,一下子都明白了。加強數學教學中整體意識的構建、形成和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一環(huán)。
與整體教學相對的是范例教學。有時候,例子勝似說教。選擇好的例子,細心解剖,是很重要的教學方法。
整體教學法和范例教學法的價值,都在于掌握數學的基本精神,強調數學意識的樹立,切不要使學生淹沒在形式演繹的海洋里。
活動式教學模式
這是指學生在課堂內外通過實際活動學習數學的教學模式。這種活動包括調查、游戲、測量、實驗等多種群體或個體的活動,而思考數學的純粹思維活動,則不含在內?;顒有蛿祵W教學更適合初中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學習。在學生對抽象性數學思維還不熟悉或不太喜歡時,組織學生進行數學活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簡單的活動,例如找同類項,教師把寫有各種代數式的牌子發(fā)給學生,教室四角各有一個學生拿著牌子,其他學生尋找在四個角上的“同類項”。教室雖然較亂,但是,數學活動確實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數學。試看下面兩例數學活動型教學設計:
直角坐標系的概念。教師要求學生把課桌椅全部并攏,取出兩根塑料繩,一頭綁上一個箭頭,任意指定一個學生作為原點,于是每個學生都有了一對數作為坐標。教師請學生觀察
自己的坐標,給出坐標,請相應的學生站起來。第一象限,y=x直線上的學生站起來都可以做,課堂相當生動活潑。特別重要的是,坐標原點可以實在不同學生手里,學生沒有動,坐標卻不同了。這種經歷對學生建立坐標觀念,很有好處。
量樓梯的長度。教師布置課題,樓梯上面要鋪某型號的地毯,試問要買多少米地毯,才能把樓梯鋪滿(樓梯和地毯的寬度正好相同)?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些測量軟尺,要求學生分成幾組去量。教師從旁觀察學生的量法,量每層的高與寬度,再加起來,適當放大即可。但是是否有學生想到直接量樓梯長和樓層高呢?
隨著課程觀的演進,更突出了教學活動過程本身的價值,教師憑借環(huán)境所提供的條件與資源,以教材為文化媒介,與學生進行廣泛的社會性的作用,這樣既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實現了教師的自身發(fā)展。
數學課堂教學,要把深刻的思想、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之在興奮愉悅的氛圍里“學會并會學”你傳授的知識。這就需要我們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創(chuàng)造各種促進學生學習的氛圍,從而使他們愛學、學會、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