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杜威學習如何領導教師
時間:2015/9/7
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杜威強調(diào),在學校中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nèi)氖伦约焊信d趣的活動作業(yè),并從中得到有教育價值的結果。學校的一切工作都須以學生的活動為中心,這是否意味著杜威忽視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說,削弱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這是否意味著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任意去從事一些沒有指導、沒有組織的活動?如果要是這樣看的話,便會對杜威的教育理論造成極大的誤讀。
確實,杜威反對當時學校中把教師作為絕對的權威和真理的占有者,反對純粹由教師講、學生聽,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的做法。這樣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化身,教師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學生卻處于被動的地位,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從教師那里來的知識營養(yǎng),許多學生應該做的事都由教師包辦代替,其結果是學生失去了對知識的興趣,他們厭惡學校,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學生之所以要努力學習,不過是為了避免懲罰,應付考試和升學。在杜威看來,教師不應主宰教學過程,而要以學生的活動為中心,教師應對學生的活動加以組織和指導,由絕對的權威變?yōu)槊裰魃畹念檰枴?br /> 具體地說來,教師的作用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是學生活動作業(yè)的組織者。學生從事活動作業(yè),并不意味著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師必須對其活動加以組織。由于人類社會生活是復雜的,這就決定了反映這種社會生活的活動作業(yè)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縫紉、烹調(diào)、印刷、木工、金工和旅游等,不勝枚舉。教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所有的社會活動都引進到學校里來,他必須對這些活動加以精選,巧妙地加以組織,使其前后連貫一致。也就是說,這種活動設計既要包括在學生的經(jīng)驗之內(nèi),與學生的心理需要相聯(lián)系,又要根據(jù)經(jīng)驗的連續(xù)性原則,使學生對事物意義的獲得不斷豐富和擴展開來。一個活動設計是否有意義,關鍵在于它是不是足夠的充分和足夠的復雜,向不同的學生要求不同的反映,并允許每個學生自由地去做,而且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做出他的貢獻;還在于它有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幅度,為的是把一切努力和探究都包括在里面,并且以這樣的方式把它們包括起來,那就是每一個活動開辟一個新的方向,引進新的問題,喚起對更多知識的需要,還要在已經(jīng)完成了什么并在獲得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下一步做什么。這樣看來,教師袖手旁觀是無濟于事的,縱使付出極大的努力,要把這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編列出來也是難以辦到的,因為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的活動與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搞得不好就連教師也會陷入昏亂的世界里而迷失方向。
教師是學生活動的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為學生安排了種種活動,只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客觀條件,如果教師只滿足于這些還是不夠的。他還必須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對學生加以引導,使之得出有價值的結果。當學生在活動中產(chǎn)生了問題時,教師要提供與此相關的材料,其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他可以帶領學生觀察實物,或向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知識,或提供有關的教材讓學生自己去閱讀,也可以和學生在一起相互討論,使教學在民主、自由的氣氛中進行。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問題應從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自然地產(chǎn)生出來,解決問題的意象和假設應由學生獨立地形成,對這些事情教師絕不能包辦。在一個活動完成后,教師需要變換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新的刺激??傊?,學生整個的活動過程都是由教師加以控制和引導的,這樣使學生由眼下的經(jīng)驗不斷地向成人的按邏輯的知識體系過渡、生長。不加控制的活動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因而也必定是沒有多少教育價值的。
教師也是教材的編寫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發(fā)現(xiàn)一些東西,它既屬于個人的經(jīng)驗,與學生充滿活力的生活相聯(lián)系,又能引向更為廣闊的世界,與人類最新的科學成果相關聯(lián)。把這些東西編寫成教材,用以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象,豐富經(jīng)驗的意義。再說得通俗一些,教師要編寫這樣一些教材,使科學的結果融合到學生的經(jīng)驗中去,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探究它、發(fā)現(xiàn)它,從而奠定詳盡、系統(tǒng)知識的基礎,而不是教師直接傳授給他們。對這個問題杜威是非常重視的,他創(chuàng)辦了芝加哥實驗學校,并試圖編寫出一套教材,但結果很令人失望,他最終不得不承認:“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我們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到現(xiàn)在還沒有解決好,而且永遠不可能徹底解決?!?br />
新角色對教師的新要求
以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三個方面作用,這遠非一個平庸的教師所能做到的。要做到這一點,杜威給教師指明了具體的實現(xiàn)路徑:
具備教學論知識。要按照杜威的方法從事教學,教師必須懂得杜威的教育哲學,這是一個起碼的要求,但也是向中小學教師提出的一個很高的要求。因為許多杜威研究專家對杜威的教育哲學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探討,尚不能取得滿意的結果,何況是一般的教師。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中的一些教師自以為理解了杜威的教育哲學,草率地把它付諸實踐,難免要遭到失敗的命運。退一步說,縱使教師們完全理解了杜威的教育哲學也還是不夠的,因為杜威的理論也非絕對真理,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教師只有把它發(fā)展、充實起來,并在實踐中加以靈活的運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具備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因為教師組織活動、編寫教材都要和學生的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教師必須以同情的態(tài)度觀察學生的本能、興趣和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結構和認識特點。同時,教師還必須掌握學生整個心理發(fā)展過程的規(guī)律,從幼年直到成年,通過對學生心理過程的分析,使活動和教材的組織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相適應。如果教師不具備心理學的知識,那他就不可能利用那些看起來沒有意義、浪費時間,而實際上是學生所必需并蘊育著發(fā)展的可能性的活動,他就有忽視學生的心理特征,盲目地進行教育的危險,盡管沒有一個教師在口頭上承認這一點。
具備廣泛的專業(yè)知識和社會知識。因為學生的活動不是目的,而是學習的有效途徑,借助于活動以達到成人的知識體系,教材、成人的知識體系代表了學生經(jīng)驗發(fā)展的方向,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加以指導控制,就必須精通專業(yè)知識,就像導游一樣,他要使游客飽覽名勝古跡和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就必須熟悉它們以及與之有關的資料。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就必須精通教材,僅憑記憶、抄寫書本、照本宣科是不夠的,而是要達到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的境地。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學生活動中所包括的價值。只有一個音樂家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唱、跳以及其它活動中所包含的藝術才能,只有一個具有廣博的生物學和營養(yǎng)學知識的教師才能把廚房里烹調(diào)原料的產(chǎn)地土質、氣候和水分諸方面的因素聯(lián)系起來加以分析,才能知道食物中各營養(yǎng)成分所占的比例,并引導學生去認識這些關系。此外,教師還需要了解學校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乃至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知道社會需要些什么,以便把學校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杜威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加強而不是削弱,對教師的要求是提高而不是降低。然而問題仍出在同一個地方,無論是杜威所處的時代,還是在現(xiàn)代,我們的學校都很難培養(yǎng)出杜威所要求的那種教師。如果沒有合格的教師,連續(xù)性的活動就同樣難以組織起來,杜威的教育哲學的基石之一——經(jīng)驗的連續(xù)性原則就難以達到,以至整個理論的大廈都會失去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