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如何調整心態(tài),才算是把尊重教師做到位
時間:2015/9/25
校長要珍視教師的事業(yè),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有了這種心態(tài),校長對教師的尊重才是到位的。
校長與教師只是角色和分工的不同,不存在高低之分、尊卑之別。校長管理學校,要懂得尊重教師。
作為校長,只有尊重教師才能贏得教師的尊重,才能在教師中樹立威信。
第一,尊重教師的人格。
學校管理必須堅持平等民主原則。
維護教師的人格尊嚴,是校長管理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紅線。
現(xiàn)實中,校長不尊重教師人格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有的是管理上不注意維護教師的尊嚴。
比如:將教學量化考評結果張榜公布,對排名末端的教師畫紅線;有的是長官意識漠視教師的尊嚴,比如沒有分寸、不分場合地批評教師,讓教師的人格尊嚴全無。
教師是千差萬別的,校長不僅要尊重優(yōu)秀教師,還要尊重普通教師,尊重那些跟自己不那么親近甚至對自己不夠尊重的教師。
第二,尊重教師的教學個性。
教師有不同的個性,教學也有各自的風格。而教學個性恰恰可以讓教學多姿多彩,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
校長管理學校、管理教學,有統(tǒng)一的要求和相應的紀律,但是千萬不可管得太多、太死,否則就可能遏制和打壓教師的個性。
比如,統(tǒng)一的教師評價方案,會讓教師不得不放棄教學個性,而按所謂的規(guī)矩教書。教師中有中老年教師,也有初登講臺的青年教師;有優(yōu)秀教師,也有一般教師。
一樣的評價方案,只能制造一個面孔的教師。至于那些有膽識的教師,在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往往也是出力不討好。
現(xiàn)在教學管理中出現(xiàn)“推門聽課”、“集體備課”等做法,在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有限制教師個性發(fā)揮的一面,值得校長關注。
第三,尊重教師的課堂。
學校安排教師上課,就應真正把課堂交給教師。
課堂上,教師怎么組織教學、采取什么樣的課堂形式,校長不要隨意干涉。課堂上發(fā)生什么事、出現(xiàn)什么問題,也應首先由教師自己去處理和解決,校長不要越俎代庖。否則會弄得教師很尷尬。
單是無視教師的存在,就是對教師課堂的不尊重。
第四,尊重教師的付出。
教師教書育人,責任重大,工作辛苦。教師的付出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也是別人難以體味的。
從了解學生、備課,到上課、批改作業(yè)、反思教學、質量檢測,有許多隱性工作要做,校長要尊重這份付出。
有的校長尊重教師的付出只停留在口頭上,比如,量化考評,數(shù)據(jù)采集往往是針對那些顯性的部分,對隱性的部分則不能顧及;;又比如,對那些注重教學研究的教師,有的校長卻并不真心認同他們的付出。殊不知,教師的這份付出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保障,帶來的是教學效益。
第五,尊重教師的成果。
教師取得成果,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作為校長,對教師的成果要尊重,不可無視。
比如教師教法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的突破和成效,以及在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中取得的成功等,都是應該得到認可和鼓勵的。
當然,校長對教師的尊重不是口號,也不是作秀,而應該是非常具體、非常實在的。
首先,校長對教師的尊重是校長對教師的積極融入。
校長要走教師路線,深入到教師中,深入到課堂中,深入到教師的生活中,與教師做真心朋友,了解教師的酸甜苦辣,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這樣的融入,就是一種尊重。這比坐在辦公室里空喊尊重,要實在得多、真切得多。
其次,校長對教師的尊重是校長對教師工作的感同身受。
校長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從教師的角度體會教師的感受。
校長親自兼些課、當當老是,做一個有著教師心態(tài)的校長,對教師才能產(chǎn)生發(fā)自內心的尊重。
再其次,校長對教師的尊重是對教師的支持和認同。
教師的工作有的有即時成效,有的并無明顯的成效,有的效果一時不能顯現(xiàn)。教師只要是在為教育教學努力,校長就應該認同和欣賞,而不能僅僅看所謂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校長要與教師同心協(xié)力、同喜同樂。
最后,校長對教師的尊重是對教師事業(yè)的一種感佩和敬畏。
教書育人是崇高的事業(yè),教師在工作中辛勤耕耘、默默無聞,從事的是培養(yǎng)下一代的大事。
校長要珍視教師的事業(yè),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有了這種心態(tài),校長對教師的尊重才是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