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班級是學生學習的搖籃,也是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最理想的場所。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班級的成敗,只有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能安心地學習,快樂的生活。為進一步加強班級管理,本人結合專業(yè)特色,將哲學常識運用于班級管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也是關于方法論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要講究方法,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否則會事倍功半。作為政治老師,我在管理班級時運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滲透,一年半的班主任經(jīng)歷讓我感覺到,利用哲學原理進行班級管理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世界觀”
1.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自身規(guī)律)。學生是客觀存在的獨立的個體,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即個性。班主任只有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塑造學生。這就意味著要把學生當作獨立自主的人看,而不是任人擺布的物品零件;意味著忽視差異性、多樣性,把學生培養(yǎng)成千人一面的作法是違背客觀規(guī)律的;意味著學生不會完全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所以,班主任應該放棄“我乃萬能者”和“我是班皇帝”的觀念。
2.要用聯(lián)系的觀點去分析學生。紛繁復雜的社會猶如一口大染缸,身處其中卻一色不染是不可能的。學生的不良言行、錯誤思想和異常情緒總是和家庭、社會有一定聯(lián)系的,盡管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他們也可能是受害者。因此,班主任要理解同情有問題的學生,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刻,沒有必要對他們的錯誤缺點大驚小怪,應該從各方面找一找責任。
3.要用發(fā)展的觀點去對待學生。學生的發(fā)展有兩個趨勢,變壞的畢竟是極少數(shù)。班主任要堅信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好的發(fā)展前景,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把順其自然和約束控制結合起來,有所為又有所不為。學生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發(fā)展,班主任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學生,對后進生尤其要注重這一點??吹桨l(fā)展,就有希望;充滿希望,就會耐心細致地去工作。用一顆平常心去關注學生的變化。
4.要用全面的觀點去評價學生。學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習慣是一個互相聯(lián)系的諸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因此要從總體上評價學生。既看到優(yōu)點,又不忽略缺點;既注意主要方面,又旁及次要方面,防止片面的觀點?!叭藷o完人,金無足赤?!庇腥秉c的學生才是正常的學生。班主任用全面的觀點看待學生,就能在既欣賞學生的閃光點的同時,又能容忍學生的不足,并在指出缺點時把握分寸,使有批評的教育成為成功的教育。
二、“方法論”
1.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原則,制定班級制度。辨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這是我們作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對班級進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定出同學們認可的并能遵守的班級制度。沒有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制訂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可以約束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利于學生健康的地成長。為此,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科學與否就至為重要。班級管理者要通過觀察、談話、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把握學生的真實情況,根據(jù)學生的思想、學習基礎等實際情況制定班級制度。如果制定的目標過高,與學生的各方面相差太遠,使學生可望不可及,則不能起到很好的約束和激勵作用。
2.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具有特殊性,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班級管理各項工作中,了解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個班里有五六十名學生,每個學生的知識、能力、性格、思想狀況各不相同,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班主任必須把握每個學生思想上的個體差異,摸清學生的思想脈絡,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批評教育方式上,有的同學則要語氣溫和,春風化雨;有的同學則要態(tài)度嚴厲,秋風掃落葉。在批評教育場合上,有的同學需要私下教育;有的同學需要當眾批評。這樣才能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達到預期效果。如果不對具體學生進行具體分析,不問青紅皂白,用一種方法去做所有學生的思想工作,是注定要失敗的。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必須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有針對性。
3.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做好轉差工作。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變化發(fā)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這一原理要求我們要促進事物的發(fā)展必須重視量的積累。在班級管理中,轉變差生、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中心工作,轉差促優(yōu),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是貫徹素質教育根本的目的。這里的差生是指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厭學情緒,并且紀律觀念淡薄。良好班風的形成,對班主任來說,中心是轉變差生,使他們轉變學習態(tài)度,愛學樂學。對于這項工作,班主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把他們拋棄了。做好這項工作,首先在思想上要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一定不能操之過急。然后在實施過程中要有具體的方案,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fā)展目標,一步一步地改掉學生身上的缺點和毛病,一點一點地向前發(fā)展。對這部分學生,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細小的閃光點,并適時地加以贊揚和鼓勵,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克服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同時也會使他們親其師,從而更好地信其道。總之,做好這一工作必須有耐心有恒心,要反復教育,循序漸進,只要堅持下來,定能取得預期目的。
4.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法。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和信息化的高度發(fā)達,中學生的思想觀念相對超前,具有濃烈的時代色彩,反叛意識、自我意識很強。他們向往自由和平等,渴望理解和尊重。這一特點的變化要求班主任轉變教育理念,以前的那種強制剛性的管理模式已經(jīng)失靈,傳統(tǒng)的班主任權威受到挑戰(zhàn),中學生對班主任不再盲目服從。為了適應中學生思想特征的變化,班主任必須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模式,即實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掌舵、師生共建的民主管理新模式。這一模式變他主教育為自主教育,強化學生正確的自我意識,師生關系是和諧融洽的,注重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總之,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不管是總的模式還是具體的方法,都必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中學生的思想特點的變化而變化,適時調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班級是學生學習的搖籃,也是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最理想的場所。班級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體榮譽感,只有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能安心地學習,快樂的生活。本人真是從管理的目的出發(fā),結合所學的知道,使理論和實踐得以很好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