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班主任抓好學習管理的三項主要工作
時間:2015/11/20
取得好的成績是靠抓學習管理來實現的,而學習管理主要是由課堂管理、訓練管理和做題管理三個部分組成,抓好了這三個部分的工作成績自然就上去了。
第一是要抓好課堂管理。課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做老師的都懂得課堂的關鍵性。學生能否考出成績的第一關鍵要素就是是否能有效的抓住課堂。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怎樣管理課堂,怎樣提高課堂的效率是我們工作中的一項關鍵任務。
抓好課堂管理,向四十五分鐘要成績的關鍵是兩點。
第一個關鍵點是要通過溝通和配合形成會講課的教師團隊。要讓搭班的老師們明白,如果想出好的成績我們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好類,什么樣的學生學到什么樣的程度,什么樣的學生應該布置什么樣的作業(yè)都要做好。也就是說備課不但要備知識而且要備學生,課怎么講,講什么內容,講到什么程度都要一一備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多聽搭班老師的課,經常和搭班老師研究對自己班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還要經常和他們溝通班里的事情及時向搭班老師了解他們在教學中有哪些困難,幫助搭班老師做好教學和管理工作。
第二個關鍵點是要培養(yǎng)會聽課的學生,學生能否學會知識,能否掌握住知識的精髓和要害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上課是否會聽課。經過長期的觀察我發(fā)現很多學生不會聽課,他們上課只能做到聽見而做不到聽懂,學知識的關鍵是上課要聽懂,聽懂才會理解,理解了才能記住才能掌握。光聽見是沒用的,我常對學生講,我說只要耳朵沒毛病的人都能聽得見。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聽懂課的學生呢?那就是要培養(yǎng)會思考的學生,也就是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很多種方法,我在這里舉出兩種我們實踐過的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是在講課的中途停下來問學生,問問他們聽到了什么,再就是對聽到的內容提問,了解一下看他們是否聽懂了。這個方法很有效,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一邊聽課一邊思考的習慣,只要學生能在聽課時思考老師所講的內容,他們的進步就會非常的明顯。再就是要讓學生做聽課總結,每個學生都要準備一個本子,課后每個學生都要把當堂所聽的內容總結和濃縮成一句包含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和精髓的話,班主任負責檢查這個本子,實踐證明養(yǎng)成這樣一個習慣會讓學生的成績在短時間內有質的飛躍。
第二是要抓好訓練管理。訓練管理非常重要,因為沒有平時扎實有效的訓練學生就不能在考試時作出高質量的題。沒有高質量的題學生肯定就得不了高分。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要為班里的成績負責,一個班成績的好壞與班主任如何管理密不可分。
進行高質量的訓練通過高質量的訓練形成富有戰(zhàn)斗力的高質量的學生的關鍵是要制定一個高質量的訓練標準。我制定的訓練標準包含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總結起來說就是“快、準、美”三個標準。
抓好訓練管理的第一標準是快??荚嚨臅r間是有限的,快速解題就顯得很重要。學生們做題為什么慢呢?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學生們做題的傳統(tǒng)習慣是拿到題不經過認真的思考和步驟安排就做,這種做法是人的自然屬性的體現,人的自然屬性就是看到東西就吃,塞到嘴里后發(fā)現味道不對再往外吐;通常情況下人都是碰上事情先動手,做到半截發(fā)現不對再思考問題出在哪兒。很多學生在做題時都有這種毛病,拿到題上手就做,做著做著發(fā)現做不下去了再抹掉重做這就耽誤了時間,并且做出來的題目步驟混亂要點不明確顯得沒有章法,判卷老師也沒有耐心給他判。那么怎么才能快呢?我提出快的標準是先想后做,只有先安排好思路,想好解題的步驟才能一氣呵成快速解答。雖然先想會耗掉一點時間,但是想好了再動手比做到中途停下來重做要快得多,這也就是所謂的磨刀不誤砍柴工。
抓好訓練管理的第二標準是準。準就是準確,為什么要提出準確這個概念呢?因為作為一個班主任我發(fā)現我們學生幾乎在每次考試時都會有含糊的地方。尤其是尖子生一旦在考試中有了含糊的地方那么出錯概率最大的地方就是有含糊的地方。怎樣才能讓學生做題做的準呢?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把知識點記憶準確;必須要懂得運算的原理;做題時頭腦中不能有絲毫含糊的地方。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在做題時確保準確。
抓好訓練管理的第三個標準是美。美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做題的思路要完整不能有缺陷;二是做題的步驟一定要規(guī)范不能有漏洞;三是答案的布局一定要合理書寫一定要整齊。做到美首先是一個印象的問題,整個卷面的美觀首先在印象上就能給判卷老師一個安慰的心里,有了這樣的心里在判卷主觀上就會有所傾向。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即便是有的學生所有的答案都是對的,但是因為卷面不美觀,判的很費勁我們在主觀上就會傾向于不能讓他得滿分。所以美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是要抓好做題管理。做好題是最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學的知識能不能轉換成成績和分數最終是要通過完成題目來實現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抓不好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會打折扣。投入和產出要成正比就必須要抓好做題這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兩個關鍵點,總結起來說就是要解決好“考什么和怎么辦”這兩個問題。
“考什么”就是要讓學生弄明白題目的意圖是什么,也就是審題。只有審清了題目弄清了題目的考察意圖才能夠對題目做出準確的判斷,做到這一點也就哲學中所講的“原理是什么”。
“怎么辦”就是要讓學生思考好解題的方法是什么和步驟怎么安排。只有想清了怎么辦才能做出過程清晰、步驟規(guī)范、簡明清晰的答案,這樣的答案才能夠贏得判卷老師的青睞,也才能夠取到預想的分數。做到這一點也就是哲學中所講的“方法論是什么”。
“考什么”和“怎么辦”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是原理和方法論的有機統(tǒng)一,是學生克服粗心毛病和杜絕做題漏洞的法寶。
作為一名班主任,學習管理的三項主要內容主要是依靠我們來統(tǒng)籌管理和整體布局的,抓好學習管理的三項主要內容不但能夠訓練出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而且能夠訓練出做人做事都非常講思路、講方法、講方式、求完美的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好學生,于學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