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的十二層次
時間:2016/2/22
第二層次:自已把知識結構已經搞明白了,基本知識點到位了,但只顧自己講,不管學生聽不聽,只是為教知識而講知識。
第三層次:開始納悶,為什么自已知識點講明白了,但是學生還是聽不懂?
第四層次:開始明白,講清知識是一回事,學生聽懂另一回事.新知識只有與學生的原有的知識相結合,學生才能懂.
第五層次:開始納悶,學生上課聽得很不錯,但是就是題目不會做.
第六層次:開始明白,知識的初次接觸之后,需要反復的在實踐中應用和驗證才能轉化為能力.學生才能會.
第七層次:開始納悶,學生為什么在考試時,不能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
第八層次:開始逐漸明白,學生考試是多種能力的綜合應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薄弱都會顯現(xiàn)出來。
第九層次:開始納悶,很多學生考分很高,但往往高分低能.
第十層次:開始逐漸明白,老師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教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第十一層次:開始納悶,很多學生平時都學得很順利,但往往效率不高.
第十二層次:開始逐漸明白,學生學習知識,不是機器人,而是帶著情緒與情感.老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更要教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