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常州第四中學是一所具有60余年歷史的老校,但現(xiàn)在的四中除了校址(戚墅堰圩墩遺址區(qū)域內)沒變以外,其他均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尤其是人員的構成,1999年底把位于丁堰的十四中的全體師生合并到了現(xiàn)在的四中,無論是領導層的團結協(xié)作,還是教師隊伍的磨合與穩(wěn)定、區(qū)域觀念上差異的協(xié)調,加上近幾年大量新教師的引進,破舊校舍的改造等客觀實際都需要校長室的管理者去思考與面對。去年7月戚區(qū)區(qū)政府把我從原來的戚鐵中調到了四中任副校長加入了現(xiàn)在的校長室領導班子。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取決于校長室領導下的教師隊伍,取決于教師隊伍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本文闡述的是幾年來我們校長室如何在凝聚教師方面的一些思考與實踐。我們認為凝聚教師的有效方法是科學的“人性化”管理。從“四個滿足”教師的要求上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中,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凝聚.人性化.人格.尊重.自我.實現(xiàn).平等.競爭.情感.激勵
正文:
凝聚教師的有效方法是科學的“人性化”管理
管好學校最根本的一條是凝聚教師,而凝聚教師又是一項艱辛、復雜的事情?,F(xiàn)在的常州市第四中學是有原戚區(qū)的市四中和位于丁堰的十四中于99年合并而成,現(xiàn)有教職員工近120人,如何凝聚這百十號人,使這個從區(qū)域、年齡、個性、閱歷、水平及中層管理人員的結構等諸方面大相徑庭的群體,逐步發(fā)展成一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凝聚力較強的集體,一個目前呈現(xiàn)良好發(fā)展趨勢的整體靠的是什么呢?我來到四中任副校長整整一年,通過這次參加校長培訓班后結合我多年從事教學管理的經(jīng)驗體會出:靠的是現(xiàn)代化企業(yè)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我從中認識到:作為學校領導,應該盡力為教師開創(chuàng)一種以淡化人為的行政手段為前提的人性化校園氛圍──一種寬松、和諧、規(guī)范的教育、教學、教研氛圍。實踐證明,這種氛圍有一種強勁的凝聚力量,總結下來其根本原因就是學校領導在管理中能夠做到了解人、相信人、鼓勵人、成就人,具體做法就是根據(jù)本校教師的特點,實施“四滿足”的人性化管理。
一、滿足教師對人格尊重的要求
學校管理并不簡單,因為它管的是人,是接受過多年教育的人。但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人不能管,還談什么人性化管理呢?管理,一個是管,一個是理。我們發(fā)現(xiàn):人,你不能管他,但是不能不理他。你管他,他很氣,你不理他,他更氣。我們應當采取理他的方法?!袄怼本偷每吹闷?。因此中國式的管理就是從彼此看得起開始,互相尊重。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際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的遞增規(guī)律,只有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才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更愿意全心付出,達到自我管理和自我實現(xiàn)的人性化管理的境界,而這一切又是以“尊重”作為基石的。.
在學校管理中對于教工來說,生理和安全的需求都比較容易被滿足,但在被尊重的需求上,許多的教工都抱有怨言,認為自己經(jīng)常不被尊重,經(jīng)常被校長視為己有,時刻受到校領導的監(jiān)督,被管制得很嚴,沒有一點時間可供自己自由支配,自己的想法無法得到實現(xiàn),工作環(huán)境很壓抑。有的甚至認為自己不是校長的親信而有常常被遺忘的感覺。尊重教工是實現(xiàn)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只有教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們才會真正感到被重視,被激勵,做事情才會真正發(fā)自內心,才愿意和學校領導打成一片,站到校長的立場,主動與校長溝通想法探討工作,完成交辦的任務,甘心情愿為育人團隊的榮譽付出。尊重教工就是校長必須平易近人,不自以為是,與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平等相處,包括見面主動打招呼等細節(jié)。尊重教工要給予教工一個私人的空間,既使是在上班時間,作為校長你不可以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監(jiān)督在他們的身邊,你所能做的就是指導幫助教工學會時間管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做好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規(guī)劃和計劃,做好自己的發(fā)展計劃,用計劃和目標管理教工。做校長的無需時刻都對大部分教工灌輸所謂的敬業(yè)奉獻,也不用害怕教工自己管理不好自己。應該對教工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幫助,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幫助他們有效規(guī)劃自己的工作,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提高必備的工作技能和知識的儲備,提高工作的效率。依據(jù)管理學中的“二八”法則,員工自己喜歡的工作只占全部的20%,如果能給員工時間讓他們做好這部分他們喜歡的工作,相信他們的工作會更有效率,更有成績。
教師隊伍是有著相對知識層面而且肩負著教書育人這一特殊使命的知識群體,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感悟力和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更有著強烈的人格自尊要求。一校之長,只有認識到這一點,而且努力使自己的管理滿足教師對人格尊重的要求,才能從感情上贏得教師的尊重,喚起教師的工作熱情。但這個“尊重”必須是堅持原則前提下的尊重。
二、滿足教師對自我實現(xiàn)的要求
教師的工作成效是體現(xiàn)在學生的品行養(yǎng)成、知識增長和能力提高方面,但學生的發(fā)展參差不齊,其中除了學生本身智商智能及其成長環(huán)境大不相同之外,教師的教育教學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每個教師都有著強烈的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但由于各自在學識、專長、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個性差異,所以工作績效也不盡相同。一校之長,在用人問題上,必須做到用人之長,揚長避短,才能充分發(fā)揮每個教師的個性特長,才能滿足教師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為了有把握地做到知人善任,校領導平時注意觀察每個教師,準確地了解他們的專長和心愿,盡量地安排他們從事喜好和擅長的工作,讓他們的才能得以盡情地發(fā)揮。例如:學校有位青年教師叫孫容洲,南師大物理系畢業(yè)的高才生,參加工作的幾年來,學校安排他教過初高中物理和初中數(shù)學。孰不知他根本管不住學生,盡管他費了很大勁,教學效果仍不盡人意。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他對電腦愛不釋手,且鉆勁很足,動手能力強,就決定讓他負責學校的“機器人”課外興趣活動,這對他來說真是如魚得水,他不僅對工作滿腔熱情,全心投入,很多時候廢寢忘食,自己編程序,親手做模型,去年組織參加了江蘇省機器人大賽,一舉獲得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引起了全市同行和有關領導的高度關注,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稱贊。
教師僅有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自我實現(xiàn)的本領,那就是精良的業(yè)務水平和高度的敬業(yè)精神。為了給青年教師創(chuàng)造提高業(yè)務水平的條件,我校專門成立了教科室和青教會,采用拜師結對,壓擔考驗,實施學校提出的“三五八”成才計劃,使年輕群體得以同步提高;我們本著“教研活動在基層開展,教學水平向高層發(fā)展”的原則,緊緊依靠學校、區(qū)、市教研室中心組成員,大力開展教師基本功的演練和展示活動,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開辟了捷徑,有效地加速了他們教學能力的提高。如青年教師段凱、韓樹紅、徐秋婭、孟珅華等短短幾年就贏得了學生及家長的歡迎,很多家長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小孩要放到他們的班上。
三、適應教師對平等競爭的要求.
教師的才能各有不同,因此,人盡其才必然導致工作的量和質、得與失的不均衡,這與我們常言說的“平等”不能劃等號。但在管理者的心里,不管什么人,工作面前人人平等──分工不同,地位平等;能力不同,權力平等。我校在用人制度上最能體現(xiàn)“人人平等,公平競爭”的原則。
新一輪人事制度的改革,為學校開創(chuàng)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全校教師對改革的方案拭目以待,對新設的崗位躍躍欲試。對此,做校長的我沒有只憑自己的主觀印象,武斷地安排崗位人事,而是召開教代會擬定出各崗位人員的崗位職責,然后公諸于眾。本著“人人平等”的用人原則,讓全體教師在公平競爭的氛圍中行使自己的擇崗權力。老師們憑著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在全面分析衡量自身狀況的基礎上,慎重擇崗,上崗后心情愉快,工作投入,績效明顯。
在教師教育學生和發(fā)展學生的同時,教師更要發(fā)展.好自己。在歷年的評優(yōu)、晉級、量化考評等教師們比較敏感和關心的問題上,我們是全心為每位教師著想,對各等級教師的評審條件組織他們學習并在校園網(wǎng)上公布,讓教師們對照條件在平時的工作中就注意積累和創(chuàng)造。全體在崗教師,人人有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權力,不管在哪個崗位,只要作出突出成績,均能被評為優(yōu)秀等級,若受名額限制,我們也是在全員考評或民意測驗的基礎上公開擇優(yōu)。為了肯定許多工作實績較突出的教職員工,我們設立了“校級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并同樣給予物質的獎勵。盡最大努力調動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滿足教師對情感激勵的要求.
“情感激勵”是激勵機制中最微不足道的卻有最打動人心的方式,它不像獎金或獎品等物質激勵那么具有誘惑力,但它能從精神上催人奮進。教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表現(xiàn)在其工作成效的體現(xiàn)具有遲來效性,它不像機械工人對一個零部件的生產(chǎn)那么立竿見影,“教師的教育勞動的獨特之處,是為未來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養(yǎng)起來的,要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后才會成為一個成熟人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為了實現(xiàn)這個未來的目標,教師終日辛勤地工作──備課、講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無怨無悔。多少教師為了工作夜以繼日,廢寢忘食、苦口婆心、積勞成疾,然而又有誰去爭名奪利、貪圖物質刺激?就象一個孩子在取得點滴進步而受到老師的即時表揚一樣,做教師的能夠經(jīng)常得到領導的認可、肯定、鼓勵,哪怕是無聲的點頭、微笑,也會感到滿足,因為這是一種情感的激勵,一種精神的激勵。
我們四中校長室特別注重對教師的情感激勵,不僅經(jīng)常給予教師及時的認可,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鼓勵,還經(jīng)常充滿感激和致謝地向教師抱以點頭、微笑,更能把教師的困難疾苦放在心上,竭盡全力為教師們辦實事。例如:我們給年齡較大的老教師辦醫(yī)療保險;在教師編制計劃很緊而又遇到急盼來校工作的外地優(yōu)秀成熟教師時我們能盡全力促成,并解決其配偶的工作,這些教師能不拼命地為學校工作嗎?當年輕單身教師遇到找對象、買房子等大事時,總能出謀策劃為其節(jié)省開支;學校有一位老家在湖南衡陽農村的年輕教師凡非得,上半年他的父親因上山砍柴失手摔跤拙破小腸急需送院救治,家中來急電盼其帶錢回家,可他自己工作不久那有那么多積蓄呢,我們校長室立即研究決定預支了一筆經(jīng)費,且發(fā)動教師黨員伸出援助之手,來解其燃眉之急,小凡無比感動,至今工作勤懇,在全市初二地理會考中他所教班級取得了幾年來的最好成績。象類似這樣的事例在我們四中還有很多很多,就是由于做領導的能設身處地地為教師們辦實事,用一腔火熱的情腸去無聲地激發(fā)和調動大家,才形成了全校上下的政通人和。
凝聚教師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而科學的“人性化”管理是凝聚教師的最有效的管理方法。盡管在實施“人性化”的過程中,管理者會感到很艱辛很復雜,但看到教師們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精神振奮,盡頭十足,這種艱辛復雜之感就會化作由衷的欣慰。新學期開始了,學校大門口橫掛著“凝心聚力搞創(chuàng)建,同心同德謀發(fā)展”,相信我們的“人性化”管理定會在創(chuàng)建省示范初中的進程中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