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名利?名者,指精神領域的,聲名遠揚;利者,指物質領域的,得到好處。提到名利,人們總是榮于“淡泊名利”,恥于“追名逐利”。其實,追逐名利乃人之本性。古人云:“食色性也?!泵侨耸成缘囊旰蜕A。魯迅在談到人的本性時說:“人的本性一要吃飽,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因此,人們追逐名利乃正當要求。人連名利都不需要了,不追求了,那么他心就死了。古語云:“哀莫大于心死?!币虼?,可以說,不追求名利的人是難以想象的。世上沒有不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只有追逐名利,人們才會給自己確定追求的目標,才會不斷涌現(xiàn)工作的激情和催人前進的動力。
國家管理教師的諸多手段其實正是承認人追逐名利的本性而為。如教育部2月5日發(fā)布的《關于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績效考核結果要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jù)。對履行了崗位職責、完成了學校規(guī)定的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的教師,全額發(fā)放基礎性績效工資;對有突出表現(xiàn)或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視不同情況發(fā)放獎勵性績效工資。要根據(jù)績效考核結果,合理確定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等次,堅持向骨干教師和作出突出成績的教師傾斜,適當拉開分配差距。同時指出,績效考核結果也要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崗位聘任、職務晉升、培養(yǎng)培訓、表彰獎勵等工作的重要依據(jù),以激勵先進、促進發(fā)展,鼓勵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從中不難看出教師績效考核的諸多“名利”因素。
既然名利的追逐是正當?shù)?,所以有人說:人是利益的動物,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學校的管理要在教師的“名利”上下功夫。干好干壞一個樣,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你好我好大家好,過去在經(jīng)濟建設中出現(xiàn)諸多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沒有正視人們對“名利”的合理要求所造成的。經(jīng)濟工作是這樣,教書育人工作亦如此。
倘若沒有生死,倘若沒有名利,混沌之中誰能清醒?有許多學校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滿足于現(xiàn)狀,碌碌無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其深層次原因就是學校沒有良好的“名利”激勵機制。也許在學校的管理層面有教師考核、獎勵等制度和方案,有的可能沒有落到實處,有的可能根本就不能解決教師的“痛癢”。教師踮起腳伸著脖子努力摘取的果子只有芝麻大,那是根本沒有吸引力的。人是有惰性的,當果子與果子之間沒有或者只有微小差別的時候,又有誰會那么苦苦追求呢!
我曾在幼兒園的一次調研活動中,觀摩一個中班的跑步比賽。老師首先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了一個大小基本一致的蘋果,剩下的三個又紅又大的蘋果放在主席臺上,老師還在這三個蘋果的旁邊各放了一朵大紅花,教師準備把蘋果和大紅花獎勵給三個小組中最快跑到終點的小朋友。比賽開始了,盡管每個小朋友手里有一個蘋果,但他們不滿足,個個努力向前沖。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在第一組中跑了第二名,她就對老師說剛才沒跑好,要再比賽,她肯定是最快的。我從中不免想到我們對教師的激勵措施:教師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什么“不努力向前沖”?是不是沒有那個誘人的蘋果和紅花?這值得我們的學校管理者深思!
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至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至4倍。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領軍人物,只有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學生才有希望,學校才有希望。激勵教師的關鍵是建立教師合理追求名利的機制,要在學校管理制度上濃墨重彩地寫上名教師、高利益的價值取向,形成教師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實惠。要在人本原則的基礎上,打破待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拉開收入差距,激勵教師合理地追求名利,樹立“我是教師,那么我就要在教育領域出名,要做骨干教師、特級教師、名教師,同時也因此獲得合法應得的利益?!弊尳處熢诮虝说膷徫簧夏軌蛲ㄟ^勤奮努力、拼搏進取成名得利,讓名教師能夠成為他人“眼紅妒嫉”的靶子,形成人人爭當名教師的氛圍。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當我們的教師都在“名利”的激勵機制下,有著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有朵鮮麗的紅花在心中開放,那一種奮斗就是一種喜悅和幸福。
既然每個人都有追求名利的欲望,那我們的校長就要趁勢點燃教師的欲望之火,讓教師大膽地去追名求利,并且設置名利讓他們去追求。只要是對學生的一生快樂有好處的名利,只要是對學??焖侔l(fā)展有好處的名利,只要是對社會多數(shù)人的一生快樂有好處的名利,我們就要,也應該理直氣壯地鼓勵教師去追求。用它來追求能力、追求業(yè)績,這名利的本身,也就是人生和社會的價值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