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0年9月,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根據(jù)學校安排,我成為了一個初一新生班的班主任。
要管理好一個新班,我認為應(yīng)從關(guān)鍵的幾個學生著手。在一個班級中并沒有絕對“差生”,只要獨具慧眼,找到這些在班級中的“特殊人物”并能和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就能讓他們成為班級中真正的靈魂人物。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不管他們的成績是好是壞,他們能夠成為“特殊人物”,就代表他們有一定的影響力,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guān)注,掌握好他們就像是掌握好了一棵樹的主干,那么其他葉子也就能夠蓬勃生長展現(xiàn)出無盡的綠意來;也就像是找到了教育之門的開門的金鑰匙,能夠為今后的教育打好基礎(chǔ)。
因此,在開學的頭幾天,我一直觀察著我的這班學生們,為了找尋這些“特殊人物”。不久,我就發(fā)覺兩個學生——繆和茅,紀律很不好,上課特別喜歡講空話,而下課則在教室后面打打鬧鬧,下課和放學時常有看似行為不良的學生來找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就像是我們班最容易出“狀況”的人,如果以后我掌控不了他們的話,他們可能會為今后的教育制造出一連串障礙,于是我心里就開始盤算著怎樣收住他們的心,用他們的這種“能力”來促進班級的管理。當時我正在考慮組建班委,對每個學生進行小學里的任職情況進行調(diào)查,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他們在小學里沒有任任何班級職務(wù)。這倒給我了一個啟發(fā),何不給他們?nèi)蝹€一官半職?一方面使他們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重視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特有的閃光點,另一方面也能給予他們約束和壓力讓他們能夠在管理中體會班級管理的不易,與此同時激勵自己做更自律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優(yōu)秀的自己。盡管這兩個同學學習成績不怎么好,茅屬中下成績,繆屬班內(nèi)后面幾個,但他們都身材魁梧,高大壯實,擁有健康的體魄,也都喜愛體育。根據(jù)這些情況,我決定投其所好,任命茅為體育委員,任命繆為體育課代表。讓班級的體育在他們的帶領(lǐng)下能有好的發(fā)展。
當我把這一決定告訴他們倆時并問他們樂意不樂意干時,他們當即點頭同意。我同時發(fā)現(xiàn)他們臉上的一絲驚訝和驚喜。接著我就向他們提出了一些要求:班干部必須帶個好頭,各個方面要以身作則,不要辜負老師的信任。我故意輕描淡寫地打比方,比如上課要守紀,下課不與他人玩玩鬧鬧,不交不良朋友等等,來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他們點頭答應(yīng)著。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負責著體育具體事項。我觀察著他們的言行。確實,空話比之前少多了,表現(xiàn)上有了進步,我竊喜,嘗到了一點成功的滋味。
按照學校安排,在課間做操后,我們初一學生是繞著教學樓跑步。隊伍四列縱隊,男2列,女2列。跑時隊伍前后左右對齊,并喊 1-2-1 口號是基本的要求。我向全班說明了這幾點,并安排好了聲音響亮的一位同學在隊伍前面喊口令。但是幾次跑下來,全班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做好了,只有茅、繆等最后幾個同學的隊伍看上去就是有點零亂不齊。我想這與他們2人一向散漫有關(guān)。習慣就成了自然,可能他們都沒有意識到。
跑步后,我故意大聲地說:“同學們,跑步時我們班整體較好,特別是跑在前面的同學,步伐整齊,跑得比后面的體育委員和體育課代表還要好!”并加重了“體育委員和體育課代表”這半句話的語勢。
課后繆來找我,“ 施 老師,剛才你是不是話中有話?”我沒正面回答,我說:“我說的是一個事實,前后同學做了個比較,你說前面同學跑得好,還是你們后面同學跑得好?”他低著頭說:“的確是前面好!”我說:“其他同學都比過你們了,那怎么辦?”繆信誓旦旦地說:“我們一定會做好的,并負責叫旁邊其他幾位同學也跑好。”我說:“好。那看你們的了。”第二天跑步時,我發(fā)現(xiàn)后面的隊伍跑步情況確實也有好轉(zhuǎn)。我開心了許多。
在他們的帶領(lǐng)下,全校初一15個班級,圍著教學樓跑步時,有些老師看到我說你們班跑得最好時,這時我露出了最開心的笑容。
案例分析:
在這個案例中,對這兩個不安份學生先是安排了班干部的職務(wù),對他們有了心靈上觸動,即是一種激勵,對于他們來說,可能終身難忘,終身受益,畢竟他們之前沒有擔任過班干部。接著,對于他們的行為, 通過 老師含蓄的批評,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主動修正自己的行為,效果較好。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1.了解學生是掌握學生的一把鑰匙。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只有了解他們,才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掌握了學生思想狀況,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有的放矢的管理;只有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才能更有效,有針對性地采取適當?shù)姆椒ń鉀Q學生的思想問題,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的班風的形成。
2.激勵學生是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一種有效手段。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出他們身上積極向上的因素并積極引導(dǎo),使之揚長改過,一步一步養(yǎng)成良好習慣。經(jīng)常性贊許、表揚、獎勵等方法,不時肯定他們已初步形成良好習慣,能滿足“問題學生”積極向上和追求成功的心理需要,從而促使他們自覺養(yǎng)成良好習慣。
3.學會暗示學生是實現(xiàn)“教育無痕”的一種體現(xiàn)。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學生在其中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越大。班主任的一句簡單的話語暗示、或一個細微的動作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佳。班主任應(yīng)對學生抱有期望,尤其是學習成績差,又調(diào)皮的學生,應(yīng)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用恰當?shù)姆绞?、合適的語言傳遞、交流感情,這樣就更容易使學生接受,更容易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以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案例點評:
1、班主任應(yīng)努力提高自己的預(yù)見能力。“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在構(gòu)建新的班集體或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憑個人的閱歷或經(jīng)驗以及學生資料的了解,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心理或行為做出一個早期的預(yù)見或判斷,及時尋找對策,把有可能生成或正在醞釀狀態(tài)之中的惡苗、毒菌扼殺,確保班集體肌體的健康成長。
2、班主任應(yīng)學會“無痕”的教育。無痕”教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式的不露痕跡的教育方式。真正的教育也就是這種和風細雨式的一種需要智慧的教育,這樣的教育學生無法直接覺察到老師的教育意圖,但教育效果反而越好,學生也才能真正地接受。
總之,班主任工作要講究方法,并要做到多對學生進行觀察:班主任在使用批評時,要多一點含蓄,比直截了當效果會更好。有人說“當孩子意識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時候,你所有的教育是徒勞的。”所謂“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yīng)必速。”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切忌道理一堆又一堆,你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左耳進右耳出了,即使“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人”根本就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我們班主任時常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雨露的滋潤及澆水施肥,也要注意對他們進行科學地表揚及藝術(shù)地批評。班主任不但要用常規(guī)的教育方法處理好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各種復(fù)雜的關(guān)系,還要針對現(xiàn)代學生的特點和遇到的新問題,采用講究的藝術(shù)性教育方法,用“心”滋潤學生的心田,才能更好的達到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