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以師為本,此乃辦學者的共識,大凡名校,無一不是名師云集的地方。鄧小平同志曾說過:“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而在改革開放、市場經(jīng)濟沖擊的今天,作為經(jīng)濟相對滯后的中小學而言,要建設和管理好一支適應學校發(fā)展的教師隊伍,確非易事。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辦好一所學校不可回避的主題,師資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先導。師資管理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校的盛衰存亡。當然,師資管理并非學校一家之責,筆者在此只就學校校長如何進行師資管理談一些看法。
一、用“人格”的力量去凝聚教師
常言道:“人格的力量是無窮的”,雷鋒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有高尚的人格,周恩來之所以為世人所敬仰,更離不開他人格的魅力。一個學校校長“人格”的優(yōu)劣,是決定教師向背的關鍵因素。作為校長要對教師實施有效的指揮,就必須修煉良好的“人格”。王安石曾曰:“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天下。”為政于知識分子云集的學校,立志修煉身心,磨練眾人仰慕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校之長,必須做到法紀觀念強烈,道德情操高尚,言行舉止文明,生活作風正派,具有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平靜的心境、健康的情緒,才能影響和凝聚你周圍的教師。
校長為人處世的言行舉止都在教師的監(jiān)控之中,你要教師心向于你,你就得處處心向教師,方能產(chǎn)生向心力?,F(xiàn)在也有不少校長,在家大聲吆喝,不干實事,外出大吃大喝,作風浮夸;有的甚至打牌賭博,違法亂紀。這樣你就無法凝聚教師在你身邊努力工作,也就無法管理好學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作為校長時刻不可忘記。當然,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專業(yè)水平,也是“人格”魅力不可缺少的。
二、用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教師
“公正”二字,說來容易,做來難,現(xiàn)實中,沒有哪一位校長說自己辦事不公正,待人不公正。但事實上真正辦事公正、待人公正的校長不多。此處所說的“公正”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待遇上的公正。待遇包括政治待遇和經(jīng)濟待遇。對待教師,政治上要平等,無論是入黨提干、評職評先、進修學習,乃至會議上的表揚、批評,都要以無私的政治眼光對待每一位教師。不可任人唯親,隨心所欲。學校利益分配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民以食為天”,錢,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是人生存的需要。經(jīng)濟待遇是否公正,這是教師評價校長好壞的直接因素。利益的分配,決不可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只顧領導,不顧百姓;只顧少數(shù),不顧全體。但公正的分配不等于平均攤分,要體現(xiàn)教師勞動的優(yōu)劣,要有利于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現(xiàn)在教師的待遇在政府的關懷下在不斷地改善,學校的經(jīng)濟實力也在逐步增強。秉著實事求是、按勞分配、公開公正的原則,分配好學??捎糜诮坦じ@呢斄?是校長管理好教師的重要方略。筆者認為,在利益分配上,校長不要老大自居,寧可負己,不可負人,方能贏得民心。
二是教師使用上的公正??茖W、恰當、公正地使用教師是一門學問,也直接顯示校長的管理水平。首先校長要花氣力去全面地了解每一位教師,從教師的家庭狀況到個人生活,從學識水平到性格氣質,從組織能力到教學水平,都應該了如指掌。其次要知人善用,不要因偏信和陳見而用錯人。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自己的才能被重視;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自己的才能被埋沒。我國歷史上此類實例比比皆是。“士為知己者死”,諸葛亮因得到劉玄德的高度賞識而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便是最好的證明。賞識、激發(fā)教師的熱情是十分重要的。還有在工作量的分配上也要一視同仁,誠懇老實的不能吃虧,刁鉆狡猾的又不能沾光。每期的教學人員安排,校長不可不管。公正、合理地使用教師是保證學校工作順利開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三是情感分配上的公正。人是有血有肉的,既要經(jīng)濟上的支持,更要情感上的撫慰。尊重、信任教師,關心、愛護教師,和教師交朋友,是校長的一項基本功。知識分子重感情,重友誼,只要領導能盡心盡力關心愛護他們,即使生活清貧些他們也不會計較。作為校長要以同樣的態(tài)度,同樣的熱情,同樣的行動對待每一位教師。濟貧助困、噓寒問暖要一視同仁。打個比方,某教師生病了,你去看望了,別的教師病了,你同樣要去看看。對待教師戴有色眼鏡,此熱彼冷是管理不好教師的。拉幫結派、搞小圈子,更是校長之大忌。
三、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吸引教師
優(yōu)良的教學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是每一個教師所向往的,改善環(huán)境是校長管理教師的一個重要因素。環(huán)境太差,人心不向,教師的有序管理就無從談起。
一所學校,要有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首先必須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良好的社會效益。而這地位和效益是由教學質量來決定的,這是校長們的共識。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成了校長們的自覺行動,這一點是可喜的。但如何重視學校多方位的建設,發(fā)展就不平衡了。
一所學校,從現(xiàn)在的形勢看,一般來說,經(jīng)費都不是很寬裕,作為學校的指揮者,在考慮教師的個人利益的同時,一定要花氣力,花資金,盡力改善學校的教學和生活環(huán)境。一是學校硬件的建設,二是校園文化的建設,三是學校教學氛圍的營造。三者缺一不可。
學校品位的提升,環(huán)境的改變,固然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有學校的每一位指揮者都能有所認識,不懈努力,才能實現(xiàn)。湖南有名的重點中學長沙一中、常德一中,只要你一踏進他們的校門,就會感受到學校教學和生活環(huán)境的舒適,就會被濃厚的校園文化氣息所吸引,有誰又不想在這樣舒適的環(huán)境中工作呢?作為校長,要立志向他們學習。
四、制定科學嚴格的制度規(guī)范教師
不依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所學校的教師多則幾百人,少則幾十人,不制定一套科學而嚴格的管理制度,也是管理不好的。作為校長,在制訂制度前,要有全盤的考慮,全面的了解,廣泛征求意見。制訂的規(guī)章既要科學又要嚴格。此處所說的科學,就是要符合黨的政策,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更要符合本校實際,且具有可操作性;所謂嚴格,就是要行為規(guī)范到位,獎罰制度落實,揚抑條款分明。不可統(tǒng)而言之,要沒有隨意性。
制度的制訂是為了規(guī)范教師而不是為束縛教師。要在制度允許范圍之內,留有讓教師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其次要達到規(guī)范的目的,不能讓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只有落實才談得上規(guī)范,才能真正管理好教師。校長與教師間一定要約束與激勵并舉,服從與協(xié)調共存,求同與存異同在,這樣才會彼此信任,為共同的事業(yè)而努力工作。
眾所周知,作為一名中小學校長,管理好自己應管理的教師是一項常規(guī)工作。但實質上又是你能否管理好這所學校的關鍵。我信奉“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愛因斯坦說:“學生尊敬教師的唯一源泉是教師的德和才。”我想改一下,教師尊敬校長的唯一源泉是校長的德和才。作為校長,要在管理實踐中,不斷地積聚自己的德和才,對教師實施有序、有效的管理。我堅信:“能力出自公心,人格能凝聚無窮的力量。”只要你用心參與,教師的管理就一定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