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雞尾酒文化的思想與構建
時間:2014/4/24
21世紀的到來使得學校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終身學習體系?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新課改的實施?校本培訓的推行等,更新教育理念順應社會發(fā)展,學校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社會發(fā)展對新世紀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了新的要求,終身學習體系及學習型社會的構建要求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及組織學習的觀念,這是建設學習型學校組織的基礎與關鍵?因而,學習型學校組織不但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智力的開發(fā),更強調教師的合作學習和組織智力的開發(fā),教師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及合作方式再次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2005年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及新世紀校本培訓的推行同樣對學校提出了重構建教師文化的要求,即建構新型教師合作文化?新課程倡導在學校內部及學校與社會間營造和諧的合作氛圍,以期為學校的發(fā)展及師生的成長提供最優(yōu)質的教育環(huán)境?再如課程改革中基層校擁有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權力,對這一權力的合理使用顯然只有在教師群體的協同合作下才可能順利達成;而新課程所倡導的課堂民主教學及探究性學習也都將“合作”這一能力置于重要地位,它既包括師生間也包括教師指導學生間的互動合作?課程改革的順利推行更需要教師文化的革新,需要確立開放的?合作的教師文化,而這種新文化的確立,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因此,教師文化的重建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課題?
二?教師雞尾酒文化:概念的提出與定義
1.教師雞尾酒文化的提出
雞尾酒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酒或由酒滲入果汁配合而成的一種飲品?具體地說雞尾酒是用基本成份(烈酒)?添加成份(利口酒和其他輔料)?香料?添色劑及特別調味用品按一定份量配制而成的一種混合飲品?雞尾酒經過20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不再是若干種酒及乙醇飲料的簡單混合物,而是由各個調酒師精心設計的飲品,調酒師以個人的知識經驗根據不同原料和配料的特性,將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調制出圓潤?協調的味覺,再用考究的盛載物,飾以簡潔妥貼的點綴,由此產生風味獨特,色?香?味兼?zhèn)涞娘嬈?綜合不同成份是雞尾酒的最大特色,這樣的包容性就有如學校所聚集的各個教師,而且為了挖掘每個教師的潛力,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小到備課組長?年級長,大到一校之長都必須努力成為一個成功的“調酒師”,即深入了解每個教師的個性特長及優(yōu)缺點,精心調配各個層級的工作組,從而充分發(fā)揮個人及集體的工作效能?
2.教師雞尾酒文化的定義
由雞尾酒的調制過程我們聯想到了學校教師文化的創(chuàng)建,進而思考尋求一種新的教師文化的構建,這種教師文化應具備如下功能:打破教師個人主義藩籬,使教師們逐漸相互融合于學校內部的各級組織,共同合作既是組織的引領也是教師個人的需要,教師與學校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這里所提出的教師雞尾酒文化有別于哈格里夫斯提出的人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相反地,它是二者的有機滲透與融合?學校在此擔負著總設計師的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在于先行設計本校教師合作活動的總體思路和框架,這一框架的設計者是什么人并非問題的關鍵,可以是高校教育專家或是學校領導層,關鍵在于這一框架應該始終處于開放的形態(tài),即它最終應在本校全體教師的深入參與下不斷發(fā)展?有別于以往簡單的行政控制,學校應把引導教師關注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作為首要任務,引領教師完成思想轉變,使教師將參與合作活動視為個人內在需要,在此基礎上開展校內合作項目?
由此我們可以將教師雞尾酒文化理解為教師文化理想模式的基本設想,旨在尋求一種反映時代需求的教育理念?它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首先,它指的是教師間相互關系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在學校及教育部門的共同引領下,教師間具有高度的合作精神,共享資源,共同學習進步,教師成為終身學習的典范,學校及教育部門成為真正的學習型組織?第二,它是一種建構在教師合作?資源共享基石之上的新型教師合作文化?第三,指的是一種“超越論”的教師文化觀,即對教師個人主義文化的超越?
三?建構教師雞尾酒文化的實施策略
如前文所述,教師文化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思想理念層次;二是價值體系層次;三是行為模式層次?長期以來,學校建設教師文化時往往只從教師文化的第三個層次,行為模式層次入手,以行政命令推行校內教師合作活動,忽視對教師個體內在需求的挖掘?教師個體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對于教學經驗和技能多采取自給自足的方式,他們很少進行互相的交流和合作?在校內合作活動的組織安排下,在不同的群體和集團中教師們看起來互相敬重,互謙互讓,還不時地進行經驗座談?上公開課?讓教師互相聽課,合作交流的大環(huán)境非常濃,但實際上收效甚微,他們也并不因此而加大合作,仍是貌合神離?教師個人主義文化無疑是有害的,然而“偽合作”的教師合作文化的出現對學校教學的發(fā)展則是利大于弊,我們要從對它的研究中找到學校教師管理的有效途徑與策略?
根據教師文化的三個層次特性,學校在創(chuàng)建教師雞尾酒文化時可據此規(guī)劃本校的教師文化發(fā)展藍圖?
1.思想理念層次
思想支配行動,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人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動?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行動,有積極的思想才有積極的行動?為創(chuàng)建新型教師文化,不管是學校的領導者還是普通的教職員工都要改變自己舊有的思想觀念,要求學校的領導都要承認并充分發(fā)揮所有教職員工的主體地位,同時教職員工也要有管理的主體意識和自主管理的意識?廣大教師的全方位參與為其最廣泛的群眾基礎,也使廣大的教師自然地成為學校的主體?這樣,教師的任務不再停留于從前意義上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的角色也由從前的單一型向多維型轉化,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反思者?創(chuàng)新者?合作者?開放者與服務者?
2.價值體系層次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即共同愿望的景象,是能感召組織成員的共同目標?學校建立共同愿景就是將學校的全體教職工?包括學校的領導者的個人愿望整合為學校的愿望,教職員工個人的愿景經過彼此交流?碰撞?協同和融合形成學校發(fā)展的動力與合力?確立全校共同的價值觀是增強學校全體成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團結一心?共同發(fā)展的驅動力;唯有如此,學校的發(fā)展才有生命力?對于學校發(fā)展來說,調動廣大師生員工中參與學校發(fā)展積極性,制定和完善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是形成和達成學校發(fā)展愿景的重要舉措?在學校組織內部,則需要進一步建立科學與民主相融的管理體制與機制,以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的方式討論決定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
引導教師確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是系統思考的承繼和具體化,是個體追求卓越與提升的重要前提?每一個教師必須明確學校是由若干個體合作而成的群體組織,學校管理者和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學校管理者和各類員工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都是一個合作?共榮?共生的關系?沒有個體間的合作,就沒有集體的發(fā)展和利益?一方面要求學校的教職工在學校共同愿景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個人愿景,明確自己的行動;另一方面,教師應盡快從自我封閉的象牙塔中走出來,不僅要面向校內的所有同事開放以取長補短,更要面向社會各界?尤其是其他學校和學術團體開放以獲取豐富?鮮活的社會資源,以外交家和開放者的姿態(tài)積極走出去,在開放中開拓自己的工作?
3.行為模式層次
長期以來學校內部開展的教師合作活動形式日趨豐富,然而對于此類活動的配套機制的建設卻仍未得到重視,活動效益低下?教師間的合作潛力能否挖掘出來,最根本的條件是有一個供教師合作的機制?構建這種機制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l)科學的用人機制?在用人上注意考察教師的合作精神,注意重用那些有才華且合作意識強的教師?(2)廣泛的民主機制?在校內實行廣泛的民主,讓每個教師都有陳述自己的意見與要求的機會,且大家都能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見與要求,實行經常的?真誠的平等協商?(3)倡導和諧的競爭機制?教師間的教育教學與科研競爭是學校工作不斷進步的動力?但競爭只是手段,共同發(fā)展才是目的?競爭是暫時的?局部的,合作才是永恒的?全面的?學校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引導教師進行和諧競爭,做到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使二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4)合理的獎罰機制?拿獎勵來說,盡可能以團體而不是以個人為對象實施?事實上,在一個團體里,很多榮譽,即使是個人榮譽,大多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5)全面的評價機制?將合作意識與能力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納入對教師的考評,確保評價結果客觀公正?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社會進入了全面轉型的新時期,由此,學校組織的發(fā)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教師文化的建設決定著學校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通過重構現代學校文化,建構教師雞尾酒文化,才能營造學校變革與發(fā)展的深層底蘊?教師合作文化的創(chuàng)建工作牽涉學校管理?教學的方方面面?我們期望,教師文化的發(fā)展最終能夠促進教師成為一個教育變革?課程變革的主體?發(fā)起人,而不是變革的抗拒者或者被動的實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