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說:“管理是集體的骨架。”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頭有緒,集體就會像一架機器健康而有序地運轉。在學校這個集體中,是做“牧羊人”還是“領頭羊”呢?
簡而言之,牧羊人管理的是一群羊,只要帶領著它們找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讓它們長的彪悍強壯。牧羊人與羊,因為一個是人而另一個是羊,很難親近在一起。而且,牧羊人眼里的只是羊,而不是有思想有行動的人,自然不需要更多復雜的管理。當羊群不聽話的時候,只要牧羊人揮兩揮鞭子就可以解決問題。
領頭羊,首先是把自己作為羊來看到,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高等動物,拉近了與“羊”的距離。只是“領頭羊”而已,其余的羊會心甘情愿的跟著前進。而牧羊人拿著鞭子在揮舞,永遠也比不上一起前進的領頭羊,領頭羊精神所體現的是一種以身作則,共同進退,榮辱與共。
在學校里,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人的時候,管理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由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事情組成的。當我們的下屬對上級的管理不滿意的時候,如果采取強硬措施只會使事情更加惡化,不會有任何的轉機。因此,在管理人方面,不能采取暴力而是要以身作則、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與想法溝通,才能贏得下屬的心。如果領導只會在泥潭旁邊大吼應該應該怎么做,而不是脫掉鞋子挽起褲腳一起行動,一起體驗工作的艱辛,老師們會干的那么高興嗎?
因此,在學校這個團隊里面,領導者要做“行動的巨人、說話的矮子”,這要求廣大領導干部高標準處世、低調做人,不等不靠,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同時要明確“干部就是服務”的理念。只有干部把教師當作家人來看,老師才會把學校的工作當作自己的事來做。干部脫離群眾就是離開領導崗位的開始,管理的真諦在于發(fā)揮人的價值和潛能。
“學校一盤棋,人人都重要”,教育的成功靠的就是這樣一支上下齊心、團結和諧、吃苦耐勞、師德高尚、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在學校管理中,作為學校基層領導的我們,作為校長的助手,要做與羊零距離的“領頭羊”,而不做揮舞鞭子的“牧羊人”。工作中更要重“德”, 要以德待人,要善待每一個教職工,尊重大家的人格,關心大家的生活。要不遺余力的為教師服務,讓教師在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下工作,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激發(fā)教師愛崗敬業(yè)的熱情,營造學校的和諧氛圍,為教師的良性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