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化是一個同心圓--由三個圓組成。外層圓是物質(zhì)文化,中層圓是制度文化,內(nèi)層圓是精神文化。我們學校沒有經(jīng)濟基礎,不便談物質(zhì)文化,在制度文化方面,各校也是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因此我只能談談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我簡稱為"三民",即關心民主、關注民生、關懷民情。
(一)民主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前提和基礎。
民主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形成凝聚力,增強向心力。在民主建設方面我一直堅持三個觀點:
1、干部的職責是管理。幾千年前,大禹采用疏導和理順的方式治理了大水,流芳百世;而其父親鯀卻采用管和堵的方式,不僅沒有治好水,反而導致殺身大禍??梢姡芾淼闹匦膽撝乩磔p管。
2、校長的職責是當好"仆人"。只有當好公仆,才能做到公正,進而為群眾所公認,正如魯迅所說:"甘愿為人民作奠基的人,人民會把他舉得高高"。
3、教師的職責是服務,是通過教師自身的文化為學生提供最優(yōu)的服務。
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實施民主建設的理念,更是我校實施以人為本,形成凝聚力的保障。為此,多年來,我們?nèi)鎸嵤?凝聚工程",即以品牌發(fā)展目標凝聚教職工,以校園精神凝聚教職工,以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凝聚教職工,以職工當家作主的民主氛圍凝聚教職工。我們十分注重發(fā)揮學校黨支部、工會、團支部等群團組織的作用。一方面通過教代會、行政辦公會等各種會議的形式討論研究學校文化建設的方案,向教職工反復宣傳、灌輸文化建設的思想和理念。另一方面,學校黨團員積極帶頭付諸行動,自覺做思想的先鋒、行動的表率、廉潔的楷模、群眾的公仆。
比如:每學期,我們要公開評議一次全體黨員和干部,公開投票、唱票、公布結果。雖然有時很難堪,但我們用行動證明:我們的管理是文化的管理,是民主的管理,這種民主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是人人遵循的天條。
再如:工會舉行郊游,地點是江西龍虎山。工會是這樣設計人性化的邀請書的:如果你想尖叫而辦公室里不允許,如果你想牽漂亮MM的手而又找不到借口,如果你想忘記無處發(fā)泄的郁悶和不快,那么請你參加我們組織的龍虎山之旅吧!備注:如果你想每天不吃不喝,你可以不帶一分錢。
又如:去年五月,我校黨團員26人到市野外生存訓練中心開展拓展訓練活動,在進行"背摔"這個項目時,有一位教師"卡"住了,不敢背摔下來。當時天下起了雨,為了不放棄一個戰(zhàn)友,不落下一位同事,全體黨團員在雨中伸著雙手等候著,等候著這位教師完成訓練后再避雨休息。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就這樣伸著雙手一直等了四十分鐘,大家沒有一句喪氣的話,沒有一個埋怨的詞。最后這位教師終于戰(zhàn)勝了自己,完成了訓練。她被大家的信任和鼓勵感動了,全體訓練中心的訓練員們被我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感動了,就連老天也感動得淚水越下越大。
曾經(jīng)有許多人問我:你們學校是怎樣完成各方面工作的?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答案:一句廣告詞--我相信群眾。
有了民主管理,就有了群眾基礎,就有了凝聚力,就有了團隊精神,何愁事情辦不好呢?
(二)關注民生是文化建設的關鍵
構成一所學校至少有三個要素,即學生、學術和學者,學校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應在于這三要素。
"不放棄一個學生,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以學論教"等等都是我們"以生為本"的作法。尤其是今年我們開展了"認識100名學生"系列活動,要求每位教師走進學生家庭,走進學生心靈,熟悉、了解、見證百名學生的生活、學習。許多老師每天雞叫出門,鬼叫才回家,累得渾身骨頭都軟了,可是還不能休息,他們還要寫好教育敘事,整理好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的這些舉措,得到了老師家屬的理解和支持:我們是一所薄弱學校,我們只能多辛苦一些,只有更多地主動地走近學生,才能較好地實施教育。劉愛蓮老師的愛人每天晚上騎著摩托車在人事局路口等待家訪后回家的妻子,劉小蘭、鄧亮、黃燕、高穎花等許多老師許多時候家訪到晚上10點……。這項旨在關愛學生的"認識100名學生"活動得到花湖地區(qū)家長的廣泛贊譽,也得到了新聞媒體的特別關注:每位教師家訪本上密密麻麻的家長的感謝和希望便是很好的見證,下學期電視臺將對此做專題報道,我校教師博客群已經(jīng)上傳四百多篇教育敘事,中國教育人博客網(wǎng)已經(jīng)有幾千人留言和評論。
老師們,學校文化的發(fā)展離不開學術的發(fā)展。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把教科研作為學校工作的重心,其特色體現(xiàn)在"三個三",即:建立三個檔案(科研、業(yè)務、師德),開展三項活動(每周一次才藝展示、每月一次百家講壇、每月一次課例研究),以鍛煉教師的學功、教功、寫功、說功、備功,實施三層管理(行政辦公會、年段組、工作室),這些措施有效地推動了學術的發(fā)展。
有這么一句話:如果你想讓車提速10公里,只需加一加馬力,如果你想車速快一倍,你就必須更換鐵軌。這個鐵軌就是學校的學者--教師。于是,"更新觀念、增強緊迫感,強化培訓、提高戰(zhàn)斗力"就成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內(nèi)容。
為了實施學校的"長項論劍",我們推出了教師品牌戰(zhàn)略。我們提出了"三雙"要求(雙學歷、雙學科、雙證書),實施了"兩項工程"(青藍工程和名師工程)。在我校,"教師第一"的思想已得到扎根,我校的名人名言都是教師的名人名言,我校的名人名畫都是教師的名人名畫。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楊貴仁司長到??疾旌髮Υ擞枰粤顺浞挚隙?。今年,省教科所葉平所長來校視導,提出一個問題:"你們把優(yōu)秀教師語錄搬上名言墻,這我可以理解。可是為何把普通教師的語錄也搬上去呢?"我立即回答:"學校是靠優(yōu)秀教師推進的,但學校是靠平凡的教師頂住的。在我的眼里,我的老師都有潛力。"我們采用師徒結對,同伴互助,專家引領,外出培訓,考核獎懲等措施,抱著"有旗必奪,有一必爭"的勇氣,把學校最大的福利變成教師的培訓,培養(yǎng)了2名省級骨干教師,3名市學術學科帶頭人,12名黨員,3名校級干部,6名市級優(yōu)秀教師,承擔市級以上課題10個,多個學科獲得市級以上比賽一等獎等等。
這些成效與我們的辦學條件、辦學規(guī)模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這也應證了高金英老師的一句話:"沒有音樂照樣跳舞"。
(三)關懷民情是重點
教師是人,對"人"我的看法是:人是互相支撐的結構,只有你幫我,我?guī)湍?,才構成為人;同時人有成功之喜,必然有下滑之憂。這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
業(yè)務上嚴格要求教師,同時,我們也十分注重關懷教師的思想和生活,急教師之所急,想教師之所想。我們的做法是八個字:"站著做人,跪著做事"。站著做人指做陽光人,做大寫的人,做文明人,做文化人,跪著做事指教學就是服務,教學首先是學習,教書必須育人,育人先育自己,"站著做人,跪著做事"體現(xiàn)在"尊重、信任、溝通"三個方面。
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職業(yè)和事業(yè);信任教師,信任每個人的能力和潛力;與教師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疾苦和要求。這樣和諧的校園才能形成,積極的學校文化才會產(chǎn)生現(xiàn)實的影響。
現(xiàn)在,教師中談論最多的是書,看到最多的現(xiàn)象是教師輔導學生,聽到最多的是家訪中的故事。我常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有什么不快活,一旦跟他講起班上的學生,他一定會眉眼舒張、開顏為笑。許多教師感慨地說:"歲月使我變老,教育使我年輕?。?
在學校工作中,廣大教師求同存異,班級之間競爭協(xié)作。如今年許多教師每天主動義務幫助其他教師輔導學困生,大肚子教師臨產(chǎn)不下課堂,課上暈倒仍不請假等等感人事跡至今歷歷在目。
平時生活中,教師的文化和修養(yǎng)也能體現(xiàn)出來,如每年元旦會餐的情景:上桌看四方,夾菜手不慌,吃肉不啃骨,飯前先喝湯。
老師們有了這種精神,有了這種文化,學校各部門更加關懷教師。如教師過生日送蛋糕,送賀卡,送鮮花,甚至送雞蛋,送排骨;教師生病住院,全校上下上門看望;教師紅白喜事,全校上下一齊幫忙。記得一位教師生孩子,其尿布、奶瓶都是老師們買的,許多年青教師結婚,邀請我作證婚人或主婚人,每次我都煞費苦心,搜腸刮肚,原因就是我曾答應過老師,每次賀詞都不重復……
老師們,學校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學校文化的競爭。然而學校文化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僅是你個人修養(yǎng)和文化的體現(xiàn),更是你所在學校、所在單位、所在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體現(xiàn),因為窺斑可以見豹,因為細節(jié)決定命運,因為一滴水就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