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班級德育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16/3/28
關鍵詞:高中;德育教育;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171-01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工作內(nèi)容,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工作。中學生處于人格、思想上的成長時期,可塑性很強,但也容易為外界的不良習氣所影響,因而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時期,在針對高中班級的教學與管理工作當中有責任和義務對將德育教育滲入其中以求完善學生的人格。
一、輿論引導,樹立正氣
在集體中,健康的輿論能扶正壓邪、鼓舞人心,反映著班集體的利益及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風氣:精神飽滿、積極向上、人人爭當先進。因此班主任必須針對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恰當而又靈活地采取有效途徑培養(yǎng)正確、健康的輿論,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首先,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資源的教育功能,如精心布置教室,有意識地裝貼相關名言警句,開辟學習、評比專欄,做到藝術性與教育性融為一體,既美化環(huán)境又熏陶學生。把黑板報辦成引導教育學生健康成長的輿論宣傳陣地,既鍛煉學生又教育學生。其次,及時組建優(yōu)良的班委會和團支部,讓那些品學兼優(yōu)、集體榮譽感強、做事認真負責的學生擔任班(團)干部,為學生起模范帶頭作用,協(xié)調(diào)師生關系并切實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再次,建立激勵機制,賞罰分明,獎懲有度,從多方面引導鼓勵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形成“事事有人做,個個都爭先”的良好局面。
二、制定富有人文氣息的班級制度,讓學生成為班級小主人。
“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是班級建設的核心要求。班級制度需要在每個學生充分發(fā)展的同時形成一個平等、民主、寬松的班集體,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小主人。我進行了如下嘗試:班級公約制定好后開始實行,需要由值日班長監(jiān)督與檢查,而值日班長也是由學生自薦擔任。我根據(jù)他們各自的能力分配工作,對某一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相應的加分,表現(xiàn)不好的則扣除。學生每天積累自己的分數(shù),達到一定分值便可獲一個水娃卡通造型,將水娃卡通造型貼在“看一看我最棒!”上,得到七個不同水娃造型的同學即可獲得一個“二小”徽章并贈送表揚信。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激發(fā),每天都有學生在榮譽榜下數(shù)著自己獲得的“水娃”,也確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行為誘導,融洽師生關系
為了學生能朝著好的方面發(fā)展,學校有許多規(guī)章制度要求學生遵守。在當今社會現(xiàn)象、家庭狀況與學校教育存在一定矛盾的情況下,光靠苦口婆心地說教顯然太蒼白無力?!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老師應該給學生介紹、樹立一些榜樣。班主任生活在學生中間,是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最好榜樣。因此當好班主任的有效辦法就是身體力行,要求學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如開會時與學生坐在一起聽會,做操時站在隊伍后面一起做,而不是在前臺閑逛閑聊,也不是躲在遠處偷偷監(jiān)視;勞動時親自動手,而不是只做“甩手掌柜”;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的行為習慣,自己就該對人有禮貌、談吐文雅、外表端莊、衣著整潔。如果老師以身作則,學生就會模仿,并下定決心去做好,同時還能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融洽師生關系,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如果班主任只滿足于說教,不僅效果極差,還會使學生懷疑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和教育工作的要求。
四、真誠關愛學生,尊重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值得我們予以同樣多的精力去關注,善于在學生細微的舉動之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情感與心理變化,及時給予關注。莊子曾說:“真者精誠所至,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對待學生也是如此,要付出真誠的關心與愛護,認真負責又耐心地進行教育。多表揚,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表揚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信心,讓他們更好地揚長避短。另外,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予以幫助和解決。同時,尊重與信任學生才能與學生獲得良好的溝通,因此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在處理問題與解決問題時也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他們的能力與判斷。學生獲得尊重感與信任感也是他們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方面。
五、心理疏導,消除心理障礙
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身心正處于迅速發(fā)展階段,在心理上表現(xiàn)出半幼稚、半成熟狀態(tài),再加上家庭過分溺愛,社會不良影響,大多好逸惡勞,自我意識過重,心理素質(zhì)較差等。面對著學校嚴厲的規(guī)范要求,沉重的書包,飽和的時間安排,有些學生往往會走向極端:過份服從依賴,唯恐做得不夠,整天機械式地埋頭苦學;認為自己無法成才,成功無望,對老師的教育反抗仇視,為所欲為,大有“唯恐天下不亂”之勢,學習上只是敷衍。這些都是學生不良心理品質(zhì)的表現(xiàn)。班主任應及時順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個別談心,開展集體活動等各種方式進行引導和調(diào)適,并適當教給他們一些心理保健知識,不斷提高學生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對外來刺激的忍受能力、對心理活動的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否堅持“導”關鍵在于班主任的愛崗意識和敬業(yè)精神。只要我們堅持了“導”就能建立良好的班風,樹立老師的威信,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素質(zhì)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真正達到“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目的。
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我們在具體教育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不斷的對教育方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滿足時代的要求。雖然目前我國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