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小學班主任更是一個復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們的不足,并幫助他改正。
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認識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育科學藝術,所以,我就從三個方面談一談。
一、班主任的主導性作用
(一)事業(yè)心、愛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如果教育沒有了情和愛,就成了無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也逃不出一個空虛?!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熱愛、關懷、相信是每一個教師在教育素質(zhì)中起決定作用的品質(zhì),也是教育藝術的基礎。”
?。ǘ﹪乐斒亲龊冒嘀魅喂ぷ鞯脑瓌t
俗話說“己不正,焉能正人?”作為班主任對學生嚴格要求,對自己更要要求嚴格,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時時、處處、事事做學生的榜樣,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如每天按時到校,學校要求在學生到之前老師也要到,這一點說得很有道理,因此,我要求自己提前到,時時注意學生的一舉一動。我對自己嚴格要求,在嚴中體現(xiàn)愛,做好一個班的舵手,要把握好班級的航向,做一個優(yōu)秀的領航人。
?。ㄈ﹦?chuàng)新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靈魂
平時,我注意觀察學生。有一個叫王新的孩子,性格非常倔強,加上父母離異后各自組成了家庭,她更加孤僻,每天形影單只,宛如一只離群的小燕子。我主動和她交上朋友后,她向我講述了她的苦惱。我告訴她,雖然爸爸、媽媽離婚了,但他們對你的愛沒有絲毫改變,加上你還有珍愛你的爺爺、奶奶,多幸福呀,你要努力,回報他們對你的愛。意識到這么多人在愛她,孩子臉上逐漸露出了笑容,學習勁頭更足了,在畢業(yè)測試中躍進年級前60名,當受到班級獎勵和同學們羨慕的目光時,這孩子笑了,笑得那么開心,那時我才發(fā)現(xiàn)她的笑竟是如此燦爛。這就是我們的學生。
二、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ㄒ唬┏浞终{(diào)動班干部的職能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
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班風。及時教育和培養(yǎng)有責任心、能力強、可以信任的,并且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學生干部,對他們進行不同的分工。上學期畢業(yè)的班長梁志杰,這學期的班長楊宇軒聰明、機靈,我對他們很信任使得他們對班級工作非常負責,無論自習課還是早讀班里學習氣氛都很濃,紀律都很好,很少有人搗亂。在他們的組織帶領下其他每個班委每人負責一項。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職能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成為老師的好幫手。這樣不但鍛煉了他們的管理能力,還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
?。ǘ┡囵B(yǎng)“特殊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阻礙其進步的心理因素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每個學生都抬頭來走路。”這就是要使每個人都看到自身的力量、價值、對未來都有希望,充滿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學生進步的動力,特殊生往往缺乏這種心理。如:犯過錯誤或經(jīng)常受到批評的學生都有一種態(tài)心理,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即使自己盡力做了好事,別人也不會說自己好,因而存在“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像這種學生我班上就有好幾個,那么,在學習上我就放低要求,只要他能盡力去完成就行了,對行為方面就要認真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苗頭,就給予表揚,倍加愛撫和扶植,這樣他們得到了老師的尊重、信任和支持,從而迸出改過自新、奮發(fā)向上的決心和力量。
?。ㄈ┳鹬夭钌?,注重差生的行為轉(zhuǎn)化工作
差生就是學習差的學生,他們往往上課不專心,不聽老師父母的話,這些學生最難教育,最容易引起學校、家長的關注,但是,我認為差生也是可以進步的,只不過比其他學生進步慢一些罷了,他們的行為需要長期教育才能矯正。作為一位班主任,平時更要貼近這些學生;我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找他們談心,努力了解每個雙差生的內(nèi)心世界,用愛的情感去感化滋潤學生的心田,逐漸消除他們不良的心理狀況,產(chǎn)生改正錯誤的動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再差的學生也有長處,班主任要注意觀察、了解,及時地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進行鼓勵、表揚,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抹掉心中自卑的陰影。
三、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相互結(jié)合
?。ㄒ唬┌嘀魅喂芾砼c學生自我管理相結(jié)合
陶行知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其思想從根本上說,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jié)合”。班級管理工作的對象是活生生的、正處于成長發(fā)展中的學生。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立行走、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及班級的建設與發(fā)展。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甚至充當“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這種管理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過多過死,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雜務,疲憊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fā)展。
(二)嚴格管理與寬松環(huán)境相結(jié)合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但“嚴”不是嚴厲、嚴酷。管理過嚴,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膽小怕事,甚至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系僵化。這既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嚴中有寬。
總之,班級的管理是一件既辛苦又充滿樂趣的工作。工作方法有成千上萬,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只要我們班主任講究方法,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出發(fā),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勤于管理,善于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定能水到渠成,讓班級集體在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進程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讓生本教育理念走進班級管理
時間:201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