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地理需要興趣。要想使學生獲得持續(xù)學習地理的動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并使它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持續(xù)動力,正是趣味課堂教學考慮的核心問題。
課堂教學有無趣味性,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方面,恰當?shù)募{入趣味性內容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針對不同內容,我采用了以下一些趣味教學法,對增強教學效果起到了良好作用。如何進行趣味教學呢?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
實踐與體會,可以進行以下教學:
一、運用課堂導入法
1、詩詞導入法
從某一方面來看地理與語文的知識聯(lián)系非常密切,地理中所蘊含的一些知識,完全可以通過古代詩人的詩詞進行表達,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可以搜集幾句與課堂所教授知識相關的詩句,在課堂伊始進行朗讀,如我在將地球的公轉與自轉這一部分的知識時,一上課我就在黑板上寫下毛澤東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此詩句反映的是哪一部分的地理知識,從而引導學生對這一詩句做自由的討論和解釋,最后再由我給出正確的解釋,同時借由這句詩,引出地球自轉方面的知識。
2、俗語、諺語導入法
俗語和諺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所總結出的一些常識,通俗易懂且具有趣味性,生活中常見到的俗語、諺語中關乎地理知識的有很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俗語或諺語來導入新知識,如“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一俗語就形象的表述出了以我國新疆地區(qū)為代表的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中溫差大的氣候特點;“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句俗語就準確的表明了冷暖氣團的移動所形成的鋒面性降雨,春雨是暖氣團過境,特點就是氣溫上升,而秋雨則代表著冷氣團
過境,氣溫下降。這些俗語和諺語大多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的,因此,利用這些通俗易懂的俗語和諺語進行課堂知識的導入,可以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排斥感和陌生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直觀教學法
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觀察是學生學習地理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尤為重要,可以使靜態(tài)變動態(tài),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遙遠變咫尺,大大增加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數(shù)量;可以使學生原先很難或無法得到的抽象知識,通過媒體作用而取得,擴大學生的感知空間和時間。同時,配合動感的圖像,使學生對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獲得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講授“地球公轉”時,教材中的“地球公轉示意圖”、“地球自轉示意圖”等等,都是以靜態(tài)形式出現(xiàn),缺乏直觀性、生動性,而將多媒體引入地理教學中后,運用二維、三維動畫就能把這些靜態(tài)圖變成動態(tài)圖,使學生獲得直觀、形象、連續(xù)、動態(tài)的感性材料,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既有聲、光、色感官的刺激,又有思考、說話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多種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fā)了學習興趣?,F(xiàn)代媒體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實現(xiàn)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地理教師要盡可能地將電教、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中實踐應用,發(fā)揮其良好的輔助教學作用。
三、結合社會自然現(xiàn)象
地理學是在前人不斷探險、考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科學。既然是科學,就不是光背背礦產(chǎn)、山河等。對學生來說,掌握復雜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是比較困難的,也容易由此產(chǎn)生不愿學的想法。教學中,應盡量結合實際,使學生感到身邊有很多地理現(xiàn)象,孕育著地理原理。如講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提出學生們熟悉的,但又解釋不清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如:晴朗時天空呈藍色,陰天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時又為什么呈紅色?指出這是由于大氣對波長不同的太陽七色光散射,吸收狀況不同而造成的。波長較長的紅、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夠傳播較遠的距離。這也正是紅、橙色光作為停車信號的道理,它使人們在較遠處就可看見,以減少交通事故。在講氣旋、反氣旋,氣團和鋒面活動時,在講清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觀云看天的諺語和天氣預報及當?shù)氐奶鞖庾兓?,叫學生觀察、分析,用所學知識解釋,得出結論。這些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的必要,同時結合這些實際,學起來會覺得并不難學,從而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和學好地理的信心。
四、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地理課外活動是一種比較容易激發(fā)和形成學生興趣的情境,特別是對于中學生來說,年齡特點更容易使他們能夠在主動參與的操作環(huán)境下形成學習興趣,因此為配合課堂教學,有必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積極組織與地理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比如讓學生參加野外觀察、地理調查或參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認識地形、氣候、居民點、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交通等等地理要素的技能;組織愛好地理的學生進行各種地理實踐活動;建立天氣預報小區(qū)、地址小組、地震小組等等;組織愛好地理的學生進行地理教育宣傳活動;黑板報、壁報、廣播等等;指導學生自己組織地理課外集體活動;制作地理教學用具等等。同時,還讓學生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看報刊,手機摘錄地理知識,開展收集地理知識的評比活動等等。
總之,學生時代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過程最為珍貴、不容忽視的內部動力,引導得當,并不斷給學生以學習的樂趣的體驗,若最后能深化為志趣,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因此,地理興趣的激發(fā)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關鍵。
談趣味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1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