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工作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所采取的一系列形式進行的。為了使教育工作取得效果,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學生集體和充分發(fā)揮集體的作用。良好的集體不僅是教育學生的必要條件,它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學生集體并不是簡單的道德說教就能培養(yǎng)和建立起來的。應當吸引全體學生參加多種多樣內(nèi)容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這些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應當有助于教育學生,有助于建立團結友愛的和富有工作活力的集體。同時,在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必須針對不同的情況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進行適當?shù)陌才拧9P者認為,建立良好的學生集體應采取以下一些基本手段和方法。
一、善于向學生提出教育要求
學生集體的建立要打基礎,基礎打得好壞,決定著是否能建成良好的集體。馬卡連柯認為,建設學生集體應該從善于向學生提出要求開始,“學校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應當教育學生有一定的行為標準,教他們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不做;什么該受獎勵,什么要受懲罰”。
對學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快速整頓學生集體的秩序和紀律,是剛剛建立起來的集體迅速走上正軌。同時,對學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激發(fā)教育過程中的內(nèi)部矛盾,促使學生集體及每個成員的發(fā)展。這是因為任何一項合理的要求都是針對少年兒童現(xiàn)有的缺點和不足提出來的,都高于他們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因而可以起到激勵學生進行自我鍛煉和提高的作用。但是,并不是任何一項要求都能取得預想的結果的,要使上述各項作用發(fā)揮出來,就必須注意向學生提出要求時的方法和分寸,所提的要求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有利于激發(fā)矛盾和解決矛盾,同時又具有激勵的性質。
例如,一個教師在初次接觸學生時就應明確規(guī)定集體中學生行為的準則,要求每個學生遵守。但這種要求不應當用聲色俱厲的教訓口吻來告訴學生,而應當采取委婉的和善意的辦法。這種要求的提出應使學生能立即發(fā)現(xiàn)他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和應有的水平之間的矛盾,從而對他們產(chǎn)生巨大的教育作用,迫使他們進行思考,并力求改進自己的行為。同時,教師在提出要求時要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能一下子提出過多要求;要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確定要求的重點;要求的數(shù)量和難度都要適中,并且不妨礙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另外,教師所提的任何一個教育要求都必須得到全體學生的支持。只有這樣,學生對教師所提的要求才更容易聽從,從而起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二、樹立明確的共同目標
集體的特征首先是有共同的奮斗目標。明確的鼓舞人心的奮斗目標好像是粘合劑,它能夠把全體成員心連心的緊緊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堅強的集體。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刺激,是明天的快樂,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所以,共同的奮斗目標是集體形成和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條件,是集體團結的基礎,前進的動力。一個集體要不斷前進和取得日新月異的成就,就必須不斷的向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提出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并使他們?yōu)閷崿F(xiàn)這些目標而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而積極努力,否則集體的發(fā)展就會停止,甚至削弱和解體。
學生集體的奮斗目標首先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方向,符合我國的教育目的。其次,要有針對性,能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的提高集體的實際水平,過高或過低的目標都不可能起到鼓舞和激勵的作用。再次,目標應具有吸引力、時代感,能鼓舞全體成員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奮斗。
實現(xiàn)目標首先要使全體成員都成為集體的主人,積極的參與制定目標,做“編劇”和“導演”,不要僅僅讓他們服從分配,被動當演員。其次,必須引導大家踏踏實實從點滴做起,當“主人”不當“觀眾”。再次,應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以正面教育打開局面,并隨時宣傳大家為實現(xiàn)目標所做出的每一點努力,使每個成員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以增強實現(xiàn)目標的信心。
三、建立一支好的學生干部隊伍
良好集體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干部隊伍的水平,因為他們是集體的領導核心,是群眾的帶頭人。學生干部應是學生中最有活動能力的、最受尊重的人。這樣的學生干部是團結學生集體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正確的識別和選拔學生干部,那么在正式的學生集體和學生干部之外就會出現(xiàn)非正式的小團體和非正式的學生領袖。在這種小團體中,起聯(lián)結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哥們義氣,個人愛憎和狹隘的小團體利益。這種小團體的出現(xiàn)對良好集體的建設是極大的妨礙。因此,必須建設一支好的學生干部隊伍,把最有威信,最受尊重的學生推選出來充當集體的領導成員。
學生干部在集體中負有領導和指揮的責任,因此,要放手讓他們挑起領導和指揮的擔子。同時,要看到學生干部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通過當干部,一要學習為群眾服務的思想品質,二要鍛煉做社會工作的才能。
1.培養(yǎng)學生干部,要有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教育干部與同學平等相處,避免產(chǎn)生優(yōu)越感。應當讓小干部們懂得,他們與群眾的關系不是命令與服從、治理與被治理的關系,應當團結全體學生為實現(xiàn)集體的奮斗目標而努力奮斗。在這一過程中,集體的每個成員既是組織者,又是執(zhí)行者。要教育學生干部通過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來樹立領導工作的威信。千萬不要讓他們沾染上對同伴發(fā)號施令、依權仗勢的惡習。發(fā)現(xiàn)學生干部的缺陷,要批評幫助,千萬不要護短,護短會使他們成為脫離群眾的“上等人”,結果必然是害了他們。第二,要耐心引導。學生干部也是學生,他們與同學一樣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出現(xiàn)一些缺點是不可避免的。千萬不要急躁,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也不要事事包辦代替,對小干部們一百個不放心。要大膽放手,培養(yǎng)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獨立的工作。第三,要注意學生集體領導機構的經(jīng)常變動,使集體中的每個成員輪流的置于領導與被領導的地位。這樣做既擴大了學生積極分子的隊伍,使更多的人有實際鍛煉的機會,同時也使學生干部具有處理社會關系的實際本領。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既影響了學生干部的多方面發(fā)展的問題,也使學生干部有可能滋長某種特殊感,把自己看作是當然的領導干部,不是為了工作的需要而使用賦予他的權利,而是用于個人的利益。因此,學生干部隊伍應該經(jīng)常變動,能上能下,既當組織者,又是執(zhí)行者。
2.培養(yǎng)健康的集體輿論。學校集體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輿論,這是集體成熟的重要標志。培養(yǎng)健康的輿論,首先要經(jīng)常進行正面教育,使學生對是非、善惡、美丑、榮辱有正面的認識。第二,要結合實際事例引導學生做出正確評價。正確的社會評價是在學生集體組織的各種實踐活動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應當使這種實踐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富有內(nèi)容,使全體學生都自愿參加,在活動中不僅使他們感到親身參加的樂趣,而且要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最終達到能夠批判地對待存在的缺點,并設法克服之。第三,要注意控制各種信息,表揚和宣傳積極地行為,對消極落后的言行,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并加以抵制。第四,要特別重視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少年兒童模仿力強,對老師最崇拜,最尊敬,某種程度上,教師在他們心目中是真理的化身,因此,教師的言行對集體輿論的建立起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為了建設良好的學生集體,使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是促使集體向前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但任何手段和方法都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為了把學生集體建設成為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場所,變成影響每個學生,使其全面發(fā)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如何營建和諧向上的班集體
時間:201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