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基本形態(tài)淺析
時間:2014/7/25
經驗管理
經驗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中低級形態(tài)。管理者憑借自己長期工作積累的經驗開展管理活動,能取得一定的管理效果。
辦學目標:強化應試教育,注重學生應試能力的提高,強調升學率,追求區(qū)域內的升學影響力。
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是英雄,實踐出真知。管理者認為,管理閱歷和管理經驗是寶貴的財富,能否管理好的前提條件是管理經驗的多少;實干可以興校,要讓會干事、愿意干事的人干事。
基本的教育理念:苦學是成功的保證。管理者認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學習的過程是艱苦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取決于教師的經驗和工作態(tài)度。
主要領導的素質:校長有從普通教師到中層干部再到校長的經歷,是優(yōu)秀教師。學校高層中不乏教學骨干,部分高層成員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由于重視教師的教學經驗,因而大部分教師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教學能力較強。
管理方法和策略:⑴注重發(fā)揮典型的帶頭示范效應。善于發(fā)現(xiàn)工作實績突出的典型,樹為標桿,激勵和帶動全校教職工,起到典型引路作用。⑵相對固定教職工的工作崗位。每名教職工至少要在一個崗位工作3年以上,取得成功經驗后或許考慮換崗,一般不施行教學循環(huán)。⑶重獎重懲。對工作實績突出的教職工實施重獎,對有過錯或成績低下者采取調離、換崗、阻攔晉升等措施給予懲罰。⑷突出教育教學的中心地位,特別是對教學質量、升學特別重視,實行政策、資金、人力等多方面的傾斜。⑸憑借經驗。校長和教師注重應用已有的經驗來開展工作,校長憑眼光和已有經驗判斷和決策,教師憑感覺和經驗開展教育教學。
學校表征:⑴重視實踐經驗。學校注重通過經驗總結會、印發(fā)經驗材料等方式總結推廣經驗。學校定期編印優(yōu)秀教案集,學校和教師都建有資料庫,教師善于積累資料,對各種教學資料有獨特的眼光。⑵校長注重與骨干教師建立密切的人際關系,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支撐。⑶校長深入教學一線,經常性地指導教學。⑷一般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訓教師。⑸評價教職工的主要指標是工作成果,特別是升學率。⑹學校形成以校長為核心、以教學骨干為主體的權力團體,校長有一批擁護者,學校工作靠校長協(xié)調推動。⑺教學能抓住重點,但有較多疏漏,應對考試喜歡猜題押寶。⑻學校建有規(guī)章制度,但執(zhí)行力度不大。⑼教師專業(yè)素質單一,專業(yè)化程度較低。部分教師有教書育人的成就感,部分教師無歸屬感,感覺人際關系壓力太大。⑽學校教學質量特別是大型考試成績忽起忽落,不穩(wěn)定。⑾教師墨守成規(guī),具有較強的排他性,不愿意開展教育教學改革。⑿領導班子成員各自與部分教師結成利益或學術小集團,在學校形成多個陣營。⒀“眼光+運氣”是決策的主要特征。
科學管理
科學管理是較高形態(tài)的學校管理,是在科學、民主思想支配下的管理。
辦學目標:建設科研型學校,實現(xiàn)學校工作的科學化、數字化,建設國內知名學校,注重選擇一兩個特色項目做大做強,發(fā)展學校特色。
基本的教育理念:科研興校,人才強校,民主治校。
基本的管理理念: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相結合,實施全面管理。
管理遵循的原則:學校的一切問題都可以用科研的方法解決。
主要領導的素質:校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思維縝密;學校高層大多具有承擔課題研究的經歷,或是教育科研骨干、學術帶頭人,重視學術建設。由于重視教育科研,部分教師承擔過或者正在承擔著課題研究的任務,部分教師取得過科研成果。
管理方法和策略:⑴工作系統(tǒng)化。建立保證學校工作正常運轉的各工作系統(tǒng),分工明確,制度完善,條理清晰。⑵科研先導。注重采用科研的方法推動學校發(fā)展,解決實際問題。一般采用“發(fā)現(xiàn)問題——制訂對策——組織實施——效果反饋”的循環(huán)策略破解難題和解決實際問題。⑶理性化。注重學校管理的科學化運作,凡事都講求有根有據。⑷民主決策。學校決策大多有“ 議 題——論證——咨詢——再 論 證——決策”的過程,注重收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集中集體的智慧。⑸強化考評。注重通過量化考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工作,并通過與個人獎金、福利、職評、評先評優(yōu)等切身利益掛鉤的方法來運用考評結果。⑹注重現(xiàn)代化建設。不斷更新理念和方法,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設施,建設數字校園。
學校表征:⑴重視教育科研。學校建立了教育科研工作系統(tǒng),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科研模式,承擔有較多的教育科研課題,教師全員參與教育科研或教研教改。學校教育科研活動頻繁,科研成果較多。⑵學校工作條理清晰,每周有明確的工作指令并傳達到每位員工,非常規(guī)工作均有較為翔實的工作方案。⑶重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建有覆蓋全面、暢通的信息渠道,各方面都安排有專人收集、整理信息,校長和干部處理信息的能力較強。⑷定期召開各類會議,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布置工作。⑸校長經常深入課堂和教學,研究教學,與廣大教師探討教育教學,幫助解決實際問題。⑹學校定期開展民主對話。⑺重視科學決策。決策前聽取師生特別是專家的意見,一般不會盲目或沖動作出決策。⑻教學質量較穩(wěn)定,師生情緒較穩(wěn)定。⑼特色發(fā)展較明顯,有一兩個特色項目。⑽教師專業(yè)化程度較高,有教書育人的快樂,善于總結、反思。⑾育人環(huán)境較優(yōu)化,學校無明顯缺陷或問題。
精細管理
精細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高級形態(tài),是在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fā)展形成的,管理全面、細致,效率較高。
辦學目標:具有國際視野,建設世界名校,培養(yǎng)與國際接軌、走向世界的人才,彰顯辦學特色。
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位師生,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每個教師都可以獲得成功。
基本的管理理念:細節(jié)決定成敗,做好每一項工作,抓好每一個細節(jié),不放過任何問題。
管理的基本要求:無漏洞教學,無漏洞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實施者。全面提高素質,形成整體效應。
管理者的素質:學校主要領導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術能力,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家。學校高層成員是思想政治工作、德育、教學、科研、教師培訓、后勤服務、安全保障等某一方面的專家,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務。由于管理者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因而教師專業(yè)素質較高,屬于復合型人才,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組織能力、實施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機關人員的政治紀律素質、科技人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教師的奉獻精神。
管理方法和策略:⑴落實是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落實的方法是過關。⑵善于抓好計劃的管理,重視過程管理。⑶建設團隊精神,發(fā)揮團隊的整體效應。⑷剛性管理與人性管理相結合。⑸在抓好宏觀管理的前提下,注重細節(jié)管理。⑹無縫隙管理。⑺推進人文化、人性化管理,管和被管達到高度融合、和諧,心理無障礙。⑻建設學習型學校,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得到教學、科研和經營管理的能量,錘煉全新、前瞻、開闊的思考方法,全面更新教育、教學、科研和經營管理的思想、內容、方法和技術,全力實現(xiàn)知識的創(chuàng)造、傳播和運用。
學校表征:⑴教學質量穩(wěn)定性較高。⑵學校、校長和教師有工作日志,記載比較詳細。⑶每天都要總結工作,分組或者集中總結,匯報工作情況,交流成功做法和心得。⑷教職工工作比較緊張,忙忙碌碌但精神狀態(tài)較好。⑸教師工資和福利待遇較好。⑹特別重視每個學生學習過關,要求學生學習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⑺各項工作都有較為翔實的工作方案,并對每個細節(jié)做精細地設計和演示。⑻校長和管理人員深入一線,與教職工一同工作,隨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