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部教學法”,抓好課堂設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教案變學案,課堂即舞臺,轉變學生觀念,增強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是他們展示自我的舞臺,是探求知識,體驗學習過程的主陣地,教師要做到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只要學生能做到的事,老師不包辦,學生做不到的事,則由教師引導去做。在課堂上,教師只是隱身于學生身后的導演,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啟發(fā)者,老師的任務是針對性的點評、追問和總結。結合新課標,就我?,F(xiàn)行的“五步教學法”而言,在課堂操作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入新課、出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提前預習和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效組織教學;引出課題:是交待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相關內容及要解決哪些的問題;出示學習目標:是為完成教學目標的重點、難點而設立,使學生自主學習更有針對性,使課堂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更加有成效。故而,教師應根據課本的重點、難點、疑點、作簡單的學法指導,讓學生把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理解的問題和習題做好筆記,通過查閱資料等不同形式,使大部分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第二步: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圍繞教師出示的“學習目標”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展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激勵學生進步,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其次要適時鼓勵學生對復雜問題要適當開展的合作學習,重視合作的必要性和時效性;最后要靈活選擇活動形式,只要達到完成學習目標即可,追求實效。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時,教師應進到各個小組,了解或參與討論及時掌握學生的討論進度和自學情況。
第三步:學生展示交流,教師點撥升華。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主要形式是老師圍繞教學重點提問檢查,學生作答,或讓學生自問自答、自導自演,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展示學習效果,感受成功體驗,愉悅課堂氣氛。教師點撥的重點是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解決學生自主學習遇到的難題,并進行及時糾正、規(guī)范。
第四步:教學小結,歸納提高。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知識歸納,形成系統(tǒng)知識,目的是使學生易于掌握易于復習,同時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更為立體的印象記憶,在應用上針對性更強,應用更準確,表達更清晰更明白。
第五步:當堂檢測反饋。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或本節(jié)課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出示相關的題目,檢驗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起到復習、強化學生學習目標,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