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要重視自我管理
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以后,“校長處于學校管理系統(tǒng)的核心地位、主導地位、決策地位。校長的思想、行為和作風在學校工作中影響全局”(柳斌: 《學校管理研究專題)“總序言”)。學校內部每個人、每件事都有人管。校長誰來管?校內沒有哪個機構是管校長的, 也沒有哪個人是校長頂頭上司。當然,學校黨組織、教代會、校務委員會可以對校長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監(jiān)督, 但監(jiān)督和“管”有很大區(qū)別; 當然 , 上級黨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可以管,但上級組織不在身邊, “天高皇帝遠”, 鞭長莫及。如果在校長之上另設機構來管校長的話, 那就不叫校長負責制了。實踐多次證明, 那種領導體制,弊端很多。管理學也告訴我們,一個基層單位, 管理層次越多, 效率就越低。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我認為,只要強調校長自我管理, 讓校長把自己管好, 再加上有關部門的監(jiān)督,校長的思想、行為和作風就不會“出格”。
校長自我管理的內容
校長自我管理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校長要自覺履行職責 。所謂職責, 是職務帶來的責任。校長自覺地、出色地履行職責, 就是稱職的好校長, 否則, 就是失職。校長的職責是什么?國家有兩個文件可以說明。一是, 1991年6月國家教委頒發(fā)的《全國中小學校長任職條件和崗位要求 (試行 )》; 二是 , 1996年 3月 9日由國家教委朱開軒主任簽發(fā)的《小學管理規(guī)程》。這兩個文件, 對校長主要職責的表述雖有不同, 但有兩條基本上是一致的,一是全面貫徹執(zhí)行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二是全面領導和負責學校的行政工作。校長要自覺履行職責, 就要牢記這兩個“全面”。前者是校長的基本職責,后者是校長的主要任務。
自覺履行第一個“全面”, 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 1 )正確理解教育方針。例如《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提出了新時期的教育方針, 教育法也明確提出了教育方針問題。但教育法所提的教育方針增加了10個字, 這10個字要仔細領會。又如教育方針的三句話, 特別是“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怎么理解? 不要把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涵義理解得很狹隘, 也不要把教育與勞動生產相結合同師生參加體力勞動等同起來,重犯“大躍進”年代和“文革”期間的錯誤。我們強調的是, 教育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2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1 加強和改革德育工作; 2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和改善體育衛(wèi)生工作; 4發(fā)揮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培養(yǎng)學生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 5重視勞動技術教育;6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要緊密結合。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 是為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目前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目的應是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不要把“素質教育”只理解為提高學生體、音、美方面的素質。
2.校長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校長應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 )良好的政治素質 。在今天,政治素質總的要求是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 這是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問題。政治素質還包括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責任感, 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使命感。鄧小平說: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干部的政治素質呢?“為人民造福、為發(fā)展生產力、為社會主義做出積極貢獻, 這就是主要的政治標準?!薄罢螒B(tài)度好, 主要應該表現在為社會主義勞動得好, 做出的貢獻大?!?《鄧小平文選》第二卷101頁)
( 2) 良好的業(yè)務素質 。主要包括知識和能力兩方面。一是有相應的學歷、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 包括教育理論知識), 二是有管理才能。這是校長不同于教師的主要特點。只有專業(yè)知識,沒有管理才能,不可能成為一個好校長。管理才能主要包括組織能力、重視效率、發(fā)揚民主的工作作風、講究領導藝術、有社交能力等。
( 3) 良好的心理素質( 或叫思想素質、心理品質)。學校管理,主要是管人和管事。要管好人和事,首先要管好自己。因此,校長心理素質的好壞,主要表現在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別人和如何對待工作。
如何對待自己? 概括地說, 就是要嚴于律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 成為楷模; 要求教師講師德,自己要帶頭做到。如何對待別人? 概括地說, 就是要寬厚待人, 有寬容精神。這是校長團結群眾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 也是領導集體能夠團結共事的最重要一條。
如何對待工作? 概括地說, 就是要實事求是, 勇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 就是從實際出發(fā), 按實際情況辦事。鄧小平說: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所謂勇于創(chuàng)新, 就是敢于沖破舊的觀念, 敢于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創(chuàng)造、求新。這是現代校長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
( 4) 良好的身體素質 。中小學校長責任重大, 任務繁重, 沒有充沛的精力不行。充沛的精力來自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來自飲食起居要有規(guī)律,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鍛煉身體。這樣, 既可不斷增強自己的體質, 還可為廣大師生樹立榜樣。
3.校長要努力學習, 提高領導水平。學習內容不外兩方面:一是學政治。如學習1997年4月黨中央頒發(fā)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試行)》, 以免在校長崗位上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又如,認真學習黨的十五大文件,認清形勢, 擔負起歷史賦予自己的偉大使命。這樣的學習,便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二是學業(yè)務。首先要學習自己的專業(yè)。校長只有精通自己的專業(yè), 才有領導教學的發(fā)言權。其次要學習教育科學, 特別是學校管理學。要使自己成為學校管理的專家, 從而遵循教育規(guī)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校長自我管理的方法
校長用什么方法來進行自我管理呢?校長自我管理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校長加強自我修養(yǎng)的問題。自我修養(yǎng)有以下幾種主要方法:
1. 內省法( 內心反省 、反躬自問)。古人常用這種方法來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 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0?,F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倡這種方法。1942年,他在育才學校創(chuàng)辦三周年大會上發(fā)表講演,題目是/ 每天四問0, 他要求全校同學每天問自己四個問題: 1 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o 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 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以督促學生不斷上進。大文學家魯迅經常/ 嚴于解剖自己0, 也屬于這種方法。我們不妨也來個/ 每天三問0: 我今天是否自覺地履行了校長的職責?我今天在提高自己素質方面有沒有進步?我今天在學習方面有沒有收獲?
2. 格言( 名人名言) 鞭策法。古代、近現代乃至當代, 都有許多“有志者”經常用這種方法來鞭策自己, 以實現自己的志愿。《孟子》有兩段話:“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薄肮侍鞂⒔荡笕斡谑侨艘?。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边@些話, 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中的精華。又如, 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明末顧炎武的“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都有類似警句。馬克思有一段名言曾經鼓舞著許多科學工作者奮勇前進, 從而在事業(yè)上取得輝煌成就: “在科學上面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 只有那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 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校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名人名言, 作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座右銘。
3. 行為規(guī)范法。 我國為了加強法制教育, 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規(guī),也有不少行為規(guī)范出臺, 校長心中也應該有個“校長行為規(guī)范”, 用來約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使自己不違反黨紀、國法、政紀和職業(yè)道德.特別是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社會上有一定聲望的校長, 更要嚴格自律, 廉潔奉公, 淡泊名利, 潔身自愛.不要獨斷專行, 假公濟私.有的人本來是個好校長, 優(yōu)秀校長, 由于忘乎所以, 濫用職權, 最后害了自己.
4. 實踐鍛煉法。有些事情光看書學習還不行, 還要參加實踐鍛煉。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有兩句詩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當然,“事必躬親”不可取,但“躬行”的思想必須有。例如, 班主任工作很辛苦, 但到底有多深多淺, 不妨親自試一段時間,以取得第一手資料。又如, 學習教育科學怎樣才能達到提高領導水平的目的?要有一些硬措施、硬指標。有的校長規(guī)定自己每年讀幾本書, 每年思考幾個重大的理論問題, 每年寫幾篇文章, 每年參加一兩次學術研討會,產生的效果就很顯著。這也是一種實踐鍛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