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是學校發(fā)展的第一責任人,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校長對教學方向的引領,對教學管理指揮權的把握,走入教學第一線進行調研、分析的能力和由此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態(tài)度,是促進教學工作深入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校長應從以下幾方面抓好教學工作:
校長要正確引領教學的方向
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需要對教學工作準確定位,并預設教學質量愿景,領導教師以研究者的工作姿態(tài),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引導教師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實課程方案要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校長要采取有效措施,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管理、調控,實施有效的評價,使其明確各課程承載的育人功能和具體目標,自我規(guī)范教學行為,創(chuàng)出教學特色,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2.引導教師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走出“耗時低效”的教育教學誤區(qū),不斷走向“低時高效”的教育教學境界。校長既要自己精通教育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又要大力引導教師潛心研究教育教學規(guī)律,做一個規(guī)律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在工作中,遵照學生生理成長、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的特點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效益。校長要在制度上逐步規(guī)范,采取諸如不無故加課時、限制作業(yè)量等措施,讓教師把精力和智慧放于課堂,增強教師從教的教科研意識,讓“向課堂要質量和效益”成為教師的追求和向往。
3.建立教學質量愿景。校長要把學校明晰的辦學思想落實在教學工作之中,引導廣大師生確立并形成科學的教育觀、教學觀、教育價值觀、學生觀、評價觀、管理觀、質量觀。在此基礎上,建立教學質量愿景,發(fā)揮學校教學指揮系統(tǒng)的作用,引領和促使廣大教師朝著這個被廣泛認同的、期望的目標,主動地逐步接近。
校長要把握教學管理的指揮權
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者,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需重點抓好科學管理與人文管理的“韁繩”,搞好指揮、評價和改革工作。
校長應堅決摒棄只聽教學管理人員報告或簡單過問了解表面現(xiàn)象的做法,要深入教學管理工作中,把握指揮權,促進教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序列化,推動教學管理向縱深發(fā)展,向教學管理要質量,要效益。
1.建立、健全教學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校長不一定親自去編制相關教學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但必須親自審定,保證學校的辦學思想、管理理念能夠體現(xiàn)在制度之中,并審查制定的教學管理制度是否與學校的其他規(guī)章制度內(nèi)容與要求相容,構成一個相容的制度體系。校長督促建立、健全教學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促進教學各項工作的制度化,這是以法治教、以法治校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之一。
2.完善和落實教師教學評估體系。為了進一步落實教學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細化和量化教學各項工作的要求,校長要與教務主任等教學管理人員一起建立完善教師教學的評估體系,制定教學評估方案。這樣橫向使教師明確了教學管理的全部和管理的重點,縱向使教師明確了各個管理的環(huán)節(jié)、過程的評價要求。教學評估方案要盡可能形成“板塊”,能夠“自由”拆卸、組合,以便用以評估整個學期的不同時期、不同指標的教師的教學工作。校長要在工作中既能根據(jù)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的新要求有目的地調整教學評估方案的相應標準和內(nèi)容,又能突出學校在教學管理中的主體性,更多地從本??偨Y、提升經(jīng)驗,完善教師教學評估體系,不斷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管理風格。
3.突出教學管理的“有序”性。校長要根據(jù)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和教學活動的階段性特點,對教學管理進行“序列化”安排,提高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初期的規(guī)劃性管理重在要求教師學會“規(guī)劃”,制定各項計劃,明確任務和要求,預設教學進度,整體把握學期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部結構及其在整個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學期中教學過程的調控性管理重在“檢查”,要督促教學管理人員依據(jù)教學評估方案中相應“板塊”要求去檢查,并及時反饋意見,提出改進的要求和措施;學期末終結性管理重在“總結”,要促使教師對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完成的情況、計劃落實情況、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等進行分析和評價,找出下階段教學工作的努力方向。
校長把握教學管理的指揮權,還體現(xiàn)在對教師和學生的人文關懷上。校長要關注教師的工作、教學狀態(tài),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使他們幸??鞓返貜氖陆虒W和學習。特別是在評價教師教學問題上,校長要參與進去,在定性與定量評價、自由與規(guī)范、標準與個性化等關系上,要高瞻遠矚、以人為本,立足教師發(fā)展,關注教師思想和情感,解決評價中的相關矛盾,讓評價充分發(fā)揮促進教師發(fā)展和工作發(fā)展的作用。把“冷冰冰”的科學管理與“暖融融”的人文管理處理得相得益彰,這是校長應該努力追求的藝術。
校長要走入課堂教學的前沿
校長要引領教學的方向,把握教學管理的指揮權,必須深入基層,蹲級包組,最重要的是必須走入課堂教學的前沿,去認真地聽課和分析課。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對一個有經(jīng)驗的校長來說,他的注意和關心的中心就是課?!捎趯W校領導人對課進行深思熟慮的分析而使課堂教學得到不斷的改進,就能提高學校整個教育過程的水平。……只有當學校的領導人掌握了足夠的事實和進行足夠的觀察時,才能在教學和教育過程的這個領域里達到工作的高質量。經(jīng)常聽課和分析課的校長,才能了解學校里在做些什么?!M管學校領導人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而聽課和分析課卻是應當擺在首要地位的工作。”蘇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和精神更值得校長去學習,他說:“我給自己定出一條規(guī)定:如果我沒有聽過兩節(jié)課,我就認為今天我在學校是什么事也沒有做?!毙iL要把聽課和分析課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走入課堂,深入師生。在工作中,校長不能僅為了完成上級規(guī)定的聽課任務而去聽課,也不應僅把聽課定位在教給教師一些方法和技巧,提一些建議。作為學校的教育者,校長聽課,要重在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抽取與本學科或與整個學科教學關聯(lián)性大的問題作為教科研課題,深入探討和研究;要重在研究和發(fā)展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推廣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變?yōu)槿=處煹慕虒W財富;要重在營造教師成長和專業(yè)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對迫切希望指導的教師,校長的任務是幫他“登高”;對盼望展示自己才華的教師,校長的任務是給他們“搭臺”;對害怕聽課的教師,校長的任務是為他們“加油”。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校長要緊緊抓住這個中心,明確在教學及教學管理中的職責,真抓實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