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差,越來越難教”成了科任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口頭禪。這個問題引起了我較長時間的反思。教師未能真正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是造 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的確,實施素質(zhì)教育,要求我們切實更新教育思想,轉(zhuǎn)變教育觀念,特別是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體現(xiàn)富有時代感的育人觀尤為重要?,F(xiàn)在的學生是不是很難教呢?我認為完全不是,而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仍在老師們頭腦中作祟,這必然導致為師者不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發(fā)現(xiàn)和挖掘?qū)W生們身上的發(fā)展?jié)摿Γ荒芡耆澜處熍c學生間永遠是人與人心靈的對話。為此,要完全徹底地改變當前這種教育現(xiàn)狀,教育者必須貫徹“尊重、滲透、傾聽、溝通、賞識、激勵”等富有時代信息的育人觀。
第一,要尊重學生,正確樹立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長期以來,老師們都認為他們要尊重學生的前提條件是學生必須先尊重老師,這種求全責備的想法是不全面的。教育者既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們因受年齡、知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表現(xiàn)欠隹的成因,更要考慮到為師者教育是否得當。只在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尊重學生的目的。如有的老師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睡覺、搞小動作等不良作為,馬上在全體學生面前怒發(fā)沖冠,毫不留情地橫加指責,甚至向其班主任、家長“告狀”,而不能意識到自己“填鴨式”的陳舊教學方法已遠遠不能適應“見多識廣”的當代學生了。如有學生為維護自己的人格稍加爭辨時,老師們則有他們振振有辭的解釋:學生不尊重我的勞動成果,我怎能給他臺階下。這樣勢必造成惡性循環(huán),其教育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為師者只有親其生,全方位地尊重他們,才能信你道 。
第二,教育 者不能有急功近利思想,成功的教育來自于教育者對學生長期的有效滲透。如有的班主任為傳達學校的“男生不得留長發(fā)、染發(fā)”等精神時,只在課堂上生硬地、空洞地宣布這不準、那不行,否則后果自負。其整改結果總是“門庭冷落鞍馬稀?!逼鋵崳嘀魅沃灰綍r與學生接觸發(fā)現(xiàn)問題時,心平氣和地單獨做其工作,既尊重了他們,又讓他們發(fā)現(xiàn)老師無時無刻地關注著他們的言行舉止。又如,今年上半年我校為迎接市一級學校的評估,作為高三班主任的我向?qū)W生布置完教室要徹底打掃的任務后,只見大多數(shù)人很隨便地應付著,我并沒有去責怪他們,而是親自下手把最臟、學生認為不可能掃凈的地方弄得一塵不染,使得就手旁觀的學生很不好意思地對我說:“老師,剩下的由我們搞掂”。我說:“沒關系,只要大家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再大的困難我們也是能克服的”。這種對學生潤物細無聲式的思想滲透,其效果遠遠在大于平常的空洞說教。
第三,教師應善于傾聽學生的呼聲,搭起與他們溝通的橋梁。一個在家庭、同學中尋找不到情感溫暖的人,他最后的希望就是老師。如果教師對學生向自己表示出的期望不予重視,那么學生的心靈大門也就對世界關閉了。事實上,學生對教師的期望反映出了他們心中的美好愿望。當一個學生對教師說:“老師,你應該講理呀”,這其實反映的是學生理性的追求;當一個學生對教師說:“老師,我有話對你說”,這其實顯示出他們強烈的尋求心靈溝通的愿望。善于傾聽學生心靈的呼聲,多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有效碰撞,往往能使工作“柳暗花明又一村”。如開學初,我校從衛(wèi)生安全及讓不良習氣遠離學生考慮要求學生在學校食堂統(tǒng)一就餐。我發(fā)現(xiàn)有位姓沈的同學無視學校的這一規(guī)定,班主任多次找他談話,仍不奏效。開始,我也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他,他抵觸情緒很大,埋怨老師不了解他的實際情況,甚至說硬性要他這樣做,他干脆不讀書了。我心里想,離高考只有半年時間了,他可是成績前幾名的人。于是立刻改變工作方法,讓他把自己的苦衷全說出來。事后才知道他得了一種難言之隱的病,醫(yī)生囑咐他要注意飲食。只顧師道尊嚴而不容學生爭辨,我真感到自己工作的簡單粗暴。通過這件事,我真正體會到,有些遺憾對于老師們來說可能是一時痛苦的自責,可能也還會有補救的機會,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遺憾就會給學生造成終生的傷害而無法彌補。
第四,賞識與激勵永遠是教育的主旋律。“不求完美,但求實破”、“進步就是優(yōu)秀”等先進教育理念不應只停留在每位教育者的頭腦中,而應落實到每天都進行著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然后適當?shù)谋頁P與鞭策,對學生成長幫助是很大的,甚至可影響他們的一生。如我的一位姓肖的學生,平時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且學習成績較差,可以說是老師們心目中的“雙差生”??晌野l(fā)現(xiàn)他對體育情有獨鐘,就以此作為切入點,肯定他在這方面的優(yōu)勢,鼓勵他向這方面發(fā)展,同時共同找出存在的差距,經(jīng)過他的努力,如愿以償?shù)乜忌狭梭w育學院。這個成功的事例,使得家長及以前帶有偏見的老師們大為鎮(zhèn)驚。的確,從教者在遇到教的學生而感到惱火時,應想一想陶行知的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扮P除惟一正確,留給學生一個正確域”、“不讓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帶著遺憾坐下”應當成為當今教育者的指南。
事實證明,不轉(zhuǎn)變觀念的教育者在日新月異的教育百花園中已沒有立足之地,學生選擇適合他們教育的老師已為期不遠。當然,實現(xiàn)教育觀的轉(zhuǎn)變并不那么容易,師生均有適應過程,有可能遇到挫折,暫時的挫折還會嚇住一些人,困難也會擋住一些人,改變觀念需要勇氣和毅力。與時俱進的教育觀,才能使德育工作出成效,這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已經(jīng)認可的客觀事實,且已有不少人已嘗到了由此所帶來的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