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良好班風、良好學風的形成。
班主任每天要面對幾十位學生,而這些學生尤其是中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階段,他們分辨能力差,模仿性強,容易躁動,自我控制能力不高。班主任要把他們管好,形成一個良好的整體,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絕大部分班主任的工作責任心是很強的,主觀上都希望自己所帶的班級工作好開展,學生聽話,家長放心,但往往事與愿違,“恨鐵不成鋼”人心渙散,工作被動,班主任的指揮棒不靈了師生關系也不融洽,特別是有些年輕班主任,血氣方剛,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鍋頭無蓋氣沖天”,學生一有缺點,就整頓、訓斥,以此來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怒氣,這樣,學生的逆反心理便滋生了,久而久之,故意搗蛋,對抗班主任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搞得班主任焦頭爛額,無所適從,從而產(chǎn)生了企盼學期早點結束,自己才好解脫了之。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很多,但我認為,這與班主任的情緒激憤,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密切相關。班主任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往往會因小失大。一個人犯錯,全班挨整,未犯錯誤的學生心里肯定有意見,師生關系定然不好;班主任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批評學生不講究方法,也很容易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心里對你這個班主任不是敬畏,而是仇視的。
作為班主任,要真正搞好班級工作,除了要講究方式方法外,還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心理學觀點認為:情緒并不是不可控制的,遇到學生犯錯或發(fā)生了特殊事情要三思而行,不要讓不愉快的情緒填滿胸腔,要用理智和意志去控制情緒,或做一些與產(chǎn)生情緒不相干的事就能收到良好效果。人皆有情緒,關鍵的是把握“度”。不愉快的情緒隨時表現(xiàn),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影響,而且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大影響。因此班主任的情緒變化要適度,對學生的一切行為變化較為敏感,做出必要的表情,都要流露出愛憎的傾向,而且要巧妙地駕馭自己,使自己的情緒變化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班主任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心理學觀點認為:最可靠的控制激情的方法,是加強個人的思想修養(yǎng)和意志力的鍛煉,養(yǎng)成涵養(yǎng)謙虛的態(tài)度,處理問題謹慎、冷靜,培養(yǎng)“五講四美”的良好品德,才能有效地防止激情,防止過火的行為發(fā)生。具體而言,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一、加強自身素質(zhì)的修養(yǎng)
班主任要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祖國和人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熱愛本職工作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斷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管理學》的理論,并在理論指導下開展工作,還要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個性特點,采取切實可行的較為有效的工作方法,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課堂上,運用豐富的知識,生動的講演使學生折服,課外對他們的說教才有好的效果。二、熱愛學生,態(tài)度謙遜
贊可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zhì),就是要熱愛學生。師愛是理智的愛、無私的愛。班主任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學生看作是朋友、是兒女,就會把學生的缺點、錯誤看作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點小疵,就會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地說服他們,教育他們。遇到問題就不會沖動,就不會呵斥、謾罵拍桌打凳,甚至推搡學生。正因為愛,即使不愉快的情緒涌上心頭也會降下溫來。初中語文教材《我的老師》一文,講述了蔡蕓之老師擎起了教鞭最終沒有打下去,并贏得了學生尊敬的事,為我們每一位班主任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正因為愛,遇到犯錯誤的學生,叫到跟前,就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連續(xù)幾個為什么的質(zhì)問,而是態(tài)度和藹地先了解情況,然后再分析錯在何處,如何改正,使其心服口服。特別是對等差生,更要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決不能用壓服的方式。如果自己的情緒不善于控制,采用的又是粗暴的做法,這無異于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三、處理問題要謹慎、冷靜
新時期的學生,違犯校規(guī)校紀或觸犯法律的現(xiàn)象也不鮮見。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雖然弄清楚了,但處理時也不能情緒憤激,草率了事。應該謹慎、冷靜,遵循“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從方方面面去考慮,諸如會不會影響其本人今后的學習、今后的成長?學生家長中的影響如何……總之,謹慎處理好每件事,就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就不會留下隱患,才有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建設。班主任要懂得“憤怒會吹熄智慧之燈,也會燃起復仇之火”的道理,教育學生不要簡單粗暴,遇事要冷靜,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生才會服你,才會聽你的話,自己才能出色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