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標確立為 “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鬃拥摹爱斎什蛔尅?,孟子的“舍我其誰”,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李大釗的“鐵肩擔道義”,不僅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信仰,更是他們崇高歷史責任感的人生實踐。
責任教育的實施依靠社會、依靠家庭、更主要依靠學校,依靠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教育。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覺任重而道遠。面對剛剛升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滿懷著興奮、好奇、渴望來到學校,我們把他們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學生,什么樣的國家建設和發(fā)展的接班人,這是我們始終研究、探索的課題。社會的進步要求我們將責任教育貫徹到班主任的實際工作中,我在嘗試進行責任教育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天,我真誠地和他們說:“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脫離他人脫離社會而孤立地存在。我很高興將和你們共同度過三年的學習生活,我們班是一個集體,只有我們才可以賦予班級生命,你們的成長、榮辱和班級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我們人人是主人,人人要關心班級的每一件小事。我們現在是中學生,責任心應比以前更強。有句話大家都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我要說:‘班級興旺,我的責任’。希望我們都盡到‘我’的責任,大家共同把我們的班級建成整潔、溫馨的學習大家庭?!贝蠹衣牭煤苷J真,但我知道他們并不知道這其中的內涵,他們只是對責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以身示范,付出耐心、愛心、責任心,喚醒他們的責任心、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
案例①:運動會事件
在運動會中,我班學生組織井井有條,參賽同學奮力拼搏,負責通訊的同學認真寫稿,負責后勤衛(wèi)生的同學盡職盡責的做好衛(wèi)生。每位同學各司其職,運動會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這都是因為學生的心中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度的集體榮譽感。
案例②:粉筆頭事件
青少年學生效仿性、可塑性較強,好的榜樣對他們的思想言行具有重大影響,特別是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的直接工作者,身教更重于言教??鬃犹岢把员匦牛斜毓本褪歉嬖V我們:說話要講信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蔽乙郧翱傁矚g吩咐學生做這做那,“你去把地上的紙揀起來”“去把黑板擦了”,看到和我要求不符的現象,就吩咐學生去做,學生雖然去做了,但不是心甘情愿地做,因此下次他不會主動去做,沒有認識到那是他的責任,他該主動去盡責的。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班里強調不可以扔粉筆頭,見到粉筆頭要主動撿起。要求之后,我特意每次走進教室,先看看地上是否有粉筆頭,遇見了便撿起,一次、兩次是我撿,三次、四次就有學生撿,五次、六次有更多的學生撿,慢慢地,不需誰再開口,誰見了誰撿,而且地上的粉筆頭越來越少,直至沒有故意扔在地上的粉筆頭。
案例③:關燈事件
有一次課間操,我班因為沒有關燈而受到學校的通報,我問同學們?yōu)槭裁礇]有關燈,有的同學說不知道該誰關燈,我沒有批評他反而問他:“你是這個班的人嗎?關燈是這個班的事嗎?”同學們默然無語。這樣的事再沒有發(fā)生過。每個學生都認識到班級的每一件事與“我”有關,是“我”的責任。
有了“講責任”這種思想基礎,我班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關心:每個同學主動值日,幫助沒做完值日的同學;自習課不用班主任在班里,同學們都能安靜地上自習,主動學習;學習不好的同學也不影響其他同學,盡自己所能為其他同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實這就是責任教育的結果。責任是社會對個人的一種規(guī)定、一種使命,相對個人則是一種無可推托、必須完成的“任務”。人對自己選擇的行為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否定責任也就意味著否定了選擇,否定了權利和義務,或者從本質上說,這就意味著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價值。自我責任心是一個人的靈魂,自我責任心的培養(yǎng)規(guī)范了學生行為中的自我責任意識,如認真聽課意識,獨立學習意識,守紀意識,和睦相處意識,自我改變意識等。自我責任感的培養(yǎng)也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強化了班級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