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根本就沒有什么“問題學生”
時間:2014/10/9
應當承認,在應試教育尚無法改變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在考試面前,可能取得好成績,也可能取得差一些的成績,人人都獲得好成績,只是一種理想。退一步說,如果人人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么考試也就沒有意義了??荚囍贫葟乃逄瞥霈F(xiàn)以來,其最本質的意義是選拔,而不是用來把學生分成優(yōu)良中差的。自古以來,那些金榜題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如今有幾人我們還知道他們的名字?倒是名落孫山的蒲松齡,憑一部《聊齋志異》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沒能金榜題名的曹雪芹,更是創(chuàng)作了不朽名著《紅樓夢》。
今天,教育成功與失敗的標尺不應當僅以能否考上大學來衡量,而應當是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百年樹人。沒有培養(yǎng)出一位大學生,而培養(yǎng)出一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也不枉費老師們的一片苦心和耐心。據(jù)報載,我國的一個運動隊到美國鹽湖城參加冬奧會,受邀到該市一所小學參觀。臨別時,我駐美使館的一位官員希望把兩個運動員背包送給該校最優(yōu)秀的男生和女生。該校校長一時語塞,之后他告訴這位官員,該校從1960年創(chuàng)辦,從未評過最優(yōu)秀的男生和最優(yōu)秀的女生,因為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是最優(yōu)秀的。那兩個背包,最后被放在該校的榮譽室里。我讀了這則報道深受感動,我真心地希望,我國的中小學校長們,也能理直氣壯地說出這樣的話:孩子們都是最優(yōu)秀的。
另一類“問題學生”,他們逃學、打架、賭博、偷竊、敲詐勒索、毀壞財物、損人,可謂“惡貫滿盈”,而且不僅自身有學習問題,其行為還影響了其他同學,有的違反校規(guī)校紀和法律,這類學生應當是學生中的極少數(shù)。對這些學生,也不應當永遠帶上“問題學生”的標簽,而應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教育他們改正缺點,通過適當?shù)奶幜P給他們警醒。
實際上,很多“問題學生”的問題并不是僅僅是學生的問題,它反映出的是學校教育問題、家庭教育問題和社會教育問題。所以,促使“問題學生”的轉化,往往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協(xié)調合作。在美國,如果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會和中國老師一樣,給孩子的父母打電話,老師和家長一起幫助孩子。如果還不能解決,校長就會出面,三方一起努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