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十中:把“教”還給教師
時間:2014/10/10
準確定位教和學的關系
在阜陽十中七年級(2)班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參加課改不到一年的初中一年級學生在講臺上進行著小組展示。他們一個個落落大方,講解規(guī)范,邏輯清晰,頗有小老師的風范。
記者發(fā)現(xiàn),在這節(jié)課的大多數(shù)時間里,教師汪麗都放手讓學生自學和討論,有問題盡量讓他們自己解決。
但作為教師,她并沒有袖手旁觀或退居幕后。在遇到學生容易忽略的重要細節(jié),或當學生為一個問題相持不下,或學生展示有錯誤而全班學生都未能發(fā)現(xiàn),或遇到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點時,汪麗總能及時介入,指出問題關鍵所在,進行引導、點撥、指正,或予以補充、深化、拓展等,使得學生的學習得以繼續(xù)下去并得到提升。
課的最后,汪麗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及時反饋和總結。問學生這節(jié)課有何收獲和疑惑?學生在指出優(yōu)點的同時,也提出了問題和疑惑。
整節(jié)課學生都非常投入和專注,沒有睡覺或開小差的現(xiàn)象。
在阜陽十中的課堂上,給記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師對自己的角色把握得恰到好處。他們知道自己的工作是為學生的學服務,既不能只顧自己教而無視學生,也不能在學生需要幫助時袖手旁觀。
在當前的課改中,一些學校對教與學關系的把握常常出現(xiàn)偏差,把教和學對立起來,認為兩者是相互對立、此消彼長的關系。為了把學還給學生,讓學生更多地學,很多教師不敢教了,甚至干脆退居幕后,完全“放羊”。從原來的“滿堂灌”到現(xiàn)在的“大撒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原來的教師控制一切,到幾乎完全喪失自己作為教育者的專業(yè)職責。
如今,越來越多的教育者認識到,教育要從過去教師的教更多地轉向關注學生的學。早在數(shù)百年前,現(xiàn)代教育的奠基者夸美紐斯就曾經(jīng)提出,“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蔽覈逃胰~圣陶也指出,“教是為了不教”。
然而,“少教”并不是“不教”。在“教是為了不教”里,“為了”一詞顯示“不教”是將來時態(tài),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為了將來學生不需要教,現(xiàn)在教師還需要教,只是要“少教”,以讓學生“多學”。
作為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教”是教師的天職,是自己職業(yè)的責任和尊嚴所在。課改絕不是不需要教師的教,而是對教師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既不能越位,自己代替學生學,也不能缺位,喪失自己的教。而目前很多學校的課改,教師仍然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
這反映了教師對于教和學關系認識不清。事實上,教和學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合理的教學關系不是“此消彼長”,而是“教學相長”。一般來說,作為專業(yè)工作者,教師在學科知識和教學上比學生有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理應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敖獭笔菫閷W生的“學”服務,當學生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的適時介入必不可少,它一方面促進了學生的學,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這就是“教學相長”。
因此,在強調“把學還給學生”的同時,不能忽視的是,還要把教的權利還給教師。
在教與學的關系上,阜陽十中的準確定位值得肯定。
以制度促進教師發(fā)展
在學習洋思、東廬、杜郎口、昌樂二中等學校課改經(jīng)驗的基礎上,阜陽十中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探索出了“四步十二式教學模式”,四步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點評—反饋總結。它以“教學內(nèi)容問題化”為主線,以“開放和生成”為特征,打破了以往教師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思考的空間留給了學生。
為了讓教師在課改中準確把握自己的角色,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學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教師業(yè)務學習和培訓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研評課制度、推門聽課制度等。校長倪士昌經(jīng)常親臨教學第一線,推門聽課,并參加評課活動。
學校每周四召開課改研討工作會,及時反饋課改情況和信息,研究對策,明確思路。學校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座談、教師座談等活動,及時了解課改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不定期召開課改推進會,落實學校課改的各項政策、措施,督查課改落實情況,對課改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反饋、調整。
“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我們特別注重課堂教學的反思,特別是針對常態(tài)課堂教學中呈現(xiàn)出的問題的反思,這些問題都是最真實的課堂問題?!蹦呤坎龑τ浾哒f。
為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成立了阜陽十中學科專業(yè)委員會,在學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引領和輻射作用。
學校還通過評價引導教師,在教師教育教學業(yè)績評定標準、教學工作綜合考核中,加強了課改方面和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考核。
為了讓教師更準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學校針對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情況,在每個班級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讓學生為教師打分。內(nèi)容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情況,教師對小組討論的組織情況,教師對展示內(nèi)容的分配是否合理,對學生點評不到位的地方教師的追問、點評、補充、總結情況,等等。
收獲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轉換了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們收獲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轉換了。教師由原來的主講者變成了組織者、合作者?!睂W校教科處主任楊燕槐說,“課改使得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特長得到發(fā)揮,才能得到展示。教師已成為學生最真誠的合作者、最謙虛的傾聽者、最具慧眼的‘伯樂’。”
課改使得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轉變,由傳授者向促進者轉變,由管理者向引導者轉變。這種悄然的轉變還體現(xiàn)在,教師由以往的單兵作戰(zhàn)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為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囿于教材向開發(fā)課程資源過渡。
教師面對學生的問題,并不是把現(xiàn)成的答案捧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和求異思維品質。
“在教學中我們深深感到:當我們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講臺還給學生,把書本還給學生時,課堂便會出現(xiàn)敏銳的思維,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迸發(fā)創(chuàng)造的靈感?!睏钛嗷闭f。
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動手操作的機會,為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供空間,并且在操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活動中動手、動腦、動口,運用多種感官感悟知識,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年級級部主任董麗認為,課改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以前教師只需要按照教材教案教,現(xiàn)在除了需要研究教材和教學以外,還要更多地研究學生?!?br /> “以前90%的學生不知道教師在講什么,更不知道應該掌握哪些。學生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么?!苯炭铺幐敝魅螀蝿倮f,“課改以前,教師不管學生是否能聽懂,只管按照自己的計劃講。課改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讓他們對自己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br /> “我們感到教師不僅在考慮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而且正在思考為什么教的問題?!睏钛嗷闭f。
副校長桂濤告訴記者,課改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教師的理念、方法都有很大改變,教師去閱覽室學習的多了起來?!敖處煾鲃拥貙ψ约旱慕虒W進行探索,更多地去了解學情,讓自己的教更好地為學生的學服務?!?br /> 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升
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的轉變,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以前老師講什么聽什么,現(xiàn)在老師鼓勵我們自主學習,我們可以很自由地學習,感覺就不一樣?!币晃粚W生對記者說,“現(xiàn)在的課堂,教師能夠針對我們感到困惑或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講解,而不再把時間浪費在我們已經(jīng)會了的內(nèi)容上?!?br /> “以前學生不會自學,現(xiàn)在他們學會自學了,學習方式變得豐富多彩,課堂氣氛很活躍。”八年級語文教師夏莉告訴記者。
如今阜陽十中的課堂洋溢著激情。教室里沉悶的氣氛不見了,質疑、爭論的聲音響起來了,昏昏欲睡的學生不見了,課堂充滿活力。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由單一轉向多樣,更多地體現(xiàn)出個性化色彩,學生從中獲得到了成就感和快樂。
“新課改實施以來學生最大的變化是,學習行為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睏钛嗷闭f,“新課改使課堂氛圍變活了。學生們感到學習有趣了,師生間的關系平等了,學生越來越自信了,學習態(tài)度越來越主動了,學生之間學會合作了,與眾不同的見解越來越多了。”
經(jīng)過一年多的課改實踐,學生已掌握了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自主地展開預習,學會邊看、邊學、邊想,在書本上做適當?shù)墓串嫼团ⅲJ真做好預習筆記。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課改大大提升了學校的升學率。但學校的目標遠不止于此,而指向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是判斷課改成敗的重要標準。新課改的一個主要出發(fā)點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1世紀需要的不是應試高手,而是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課改以來,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了,突出表現(xiàn)在:學生的閱讀能力、交流和表達能力、質疑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睏钛嗷闭f,很多教師滿懷信心地告訴他,“課改這樣搞下去,學生將來不得了!”
高一語文教師劉薈薈說:“經(jīng)過課改,中下層的學生獲得了明顯提高。能力比成績更重要,我們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上大學,但可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力都得到提升。”
一位學生說,以前教師講,成績中下等的學生不能理解,現(xiàn)在通過小組討論,他們成績提高很快。課改以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很自卑,老師經(jīng)常忽視他們,課改之后師生之間的距離更近了,老師對他們更加重視,他們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有的敢于到辦公室去問老師了,不僅增強了自信和勇氣,人際交往能力也獲得了提升。
在記者和學生座談時,一些學生在肯定學校課改成績的同時,也對學校的課改坦誠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建議。其中一位學生認為,課改讓少數(shù)人受益,因為上臺展示的學生太少。另一位學生隨即對此進行了反駁,他認為通過自學和小組討論及展示等,大部分學生都在受益,他們不僅僅學習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能力。
或許,這種爭論正是學校課改效果的最好說明。在和記者的座談中,學生們都很大方自然,就像平時上課時一樣自然而真實。
記者手記:
“現(xiàn)在我們?nèi)匀挥泻芏鄦栴},學校經(jīng)常開反饋會,發(fā)現(xiàn)越改問題越多,我們在不斷發(fā)現(xiàn)更多深層次問題?!蹦呤坎f。
這種對課改的清醒認識和不斷改進的認真態(tài)度,是阜陽十中留給記者最深的印象。我以為,這也是這所學校最可貴的精神。任何改革難免都會遇到問題,有問題并不可怕,有問題卻沒有發(fā)現(xiàn)才是最大的問題。阜陽十中正是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進課改的。
在阜陽十中采訪的過程中,我常常被感動著。一間大約20平方米的辦公室,擠著十幾位教師。在這炎熱的夏季,辦公室沒有空調,有的教師頭上冒出了汗珠。但教師們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仍然堅守著自己的職責,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并在不斷思考和研究如何改進與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
在和學生的座談中,一個看起來很文靜的男生對記者說,在阜陽十中,他學會了自學,提高了自我表達、合作、人際交往的能力,增強了自信和勇氣。“以后即使我沒有考上大學,但能力培養(yǎng)出來了,將來進入社會,在工作中我有探索的方法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我相信仍然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br /> 從他平靜而自信的表情看得出來,這些話完全發(fā)自他的內(nèi)心??吹竭@樣一個普通中學生眼神里透出的自信和對未來的樂觀,記者心里頗為感動。我們的教育不正是要培養(yǎng)這樣的學生嗎?基礎教育目的不只是讓多少學生考上大學,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這樣自信而樂觀的學生,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和成長,培養(yǎng)基本的能力和素養(yǎng),他們將來進入社會,無論做什么,都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