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二類高中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學習基礎差,言行習慣差,抗干擾能力不夠,個人英雄主義嚴重,言行不計后果,卻有較強的表現欲,他們想努力擺脫家長、老師、班干部的束縛,肆意妄為,天馬行空,這既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隱患,更是讓班級管理麻煩不斷,而我校又是以班級管理為實體的管理模式;因此,作為班主任管理好自己的班級便責無旁貸了,下面我將自己班級管理中的不成熟的做法與(領導和)同行們進行交流,不妥之處敬請領導和同行們批評指正。
1. 學生在高一正式開學后,我明確提出班訓-------- 明是非、辨美丑、慎言行、會感恩,充分利用班會和班級活動時間分小組討論接受入學教育的真正意義------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做人是放在首位的,人做好的,事做好了,學習成績也不會差,即便是學習成績差一點,把人做好了也是一種成功,我告訴全體學生,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濃縮版,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杰出貢獻的畢竟是少數人,國家和社會大量需要的是符合道德水準的普通勞動者;
2. 把校紀校規(guī)上升到法紀法規(guī)的層面上去理解,去解讀,因此在落實校紀校規(guī)時同樣需要強制力,學校三令五申,嚴令禁止的規(guī)章制度就好同高壓線,誰違反了就視同觸犯了刑法,絕大多數學生在高二下學期已是成年人,而非未成年人,他們已具備了承擔民事、刑事責任的能力,這樣既能保證校紀班規(guī)有效落實,也能讓學生提前知法、守法;
3. 未雨綢繆,多觀察,多分析,多印證學生的心理活動,盡量先一步把學生心中的“小算盤”撥拉響,提前預警,不給學生留空子。誠然,要做到這些,先要盡力做到課堂、課外,班級工作的各項建設事必躬親,這樣既能找到學生的閃光點,也能發(fā)現學生的軟肋,用一句及不恰當的話說-----我要學生輸的心服口服,忽悠學生也是要掌握第一手材料的;
4. 因勢利導,配合學校的管理節(jié)奏,發(fā)揮有限民主的作用的同時原則問題不容置疑。
5. 集體班會多批評,單獨座談多鼓勵,引導學生在心態(tài),學習生活習慣,學習生活技巧做出盡可能有效的調整。
在今后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力求進退有度,把機會和希望留給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和寬容的心懷從嚴治班,善待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