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教育家聶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鳛橐幻處?,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重視心靈的溝通,用愛去點亮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做到心中有愛。
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是師生情感互相影響交流的過程。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為一只幼猴做一個金屬假母猴和一個絨布假母猴,并在金屬假母猴身上裝了奶瓶,幼猴餓的時候才去金屬假母猴處,其余時間都緊挨在溫柔、綿軟的絨布假母猴邊,顯露出親熱依戀的表情。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fā):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如果態(tài)度冷漠,缺乏愛心,學生對教師就會“敬而遠之”,師生情感難以交流,直接影響學生接受教師的教誨。
1、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道德的教育是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的,是在教師和學生平等的心靈溝通中進行的。過去,我們的德育工作分工太明確,認為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其實,在知識方面,教師也許會比學生豐富些,但從道德的角度而言,教師和學生在道德方面更應該是平等的。甚至有些學生的品行還會超過教師。
學生們最不滿意在課堂上和辦公室里用兩種聲音說話的教師,最不滿意用那些連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來征服學生的教師,最不滿意那種盛氣凌人,以教育者自居上午教師。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他們歡迎沒有教育痕跡的交流,歡迎沒有距離的對話,歡迎促膝談心的氣氛??傊?,他們希望老師成為中間人,引導者,商討者,喚起者,成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老師成為間隔者,強令者,教訓者,監(jiān)督者,成為自己的“先生”。在德育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和學生有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從而一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德性。
2、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寬容和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
德育尤其需要一種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huán)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為即使是教師偶爾也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成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表揚和鼓勵,表揚和鼓勵的力量遠遠大于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贊賞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yōu)點,對自己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yōu)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3、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德育工作還有必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去,我們經(jīng)常把學生的品行問題和心理問題混為一談,兩者固然有密切的關系,但是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錯誤往往被看作是德性問題,實際上卻是心理問題。如學生拿別人的東西,一直被看作是品德問題,其實,許多都是一種心理障礙問題。因為學生根本就不缺少這些東西,但是,他通過拿別人的東西而獲得一種滿足感。如果把這些由于心理問題而犯的錯誤暴光與大庭光眾之下,以品行敗壞為由進行處理,則會大大地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發(fā)展。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等角度正確分析學生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這就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普遍地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
總之,在數(shù)學教學中,只要教師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力求用和謁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熱烈的情緒去感染學生,學生就能在“愛”中學習,在“愛”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