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校管理要求校長要有駕馭知識的力量,把握規(guī)律,總攬全局,達到科學決策和民主管理的和諧統(tǒng)一。要做到這一點,校長就必須把握好活、謀、善 “ 三字 ” 經。
“ 活 ” 在決策知人善任展其才
校長應具有靈活冷靜的頭腦,能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力求透過現象看本質,不為浮云遮望眼,不能只顧眼前,要著眼于長遠利益。一切有效的領導活動,都是正確決策的結果。正確的決策來源于正確的判斷,而正確的判斷來源于校長豐富的學識,多年的辦學經驗以及正確把握政策導向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把創(chuàng)造性思維運用到學校工作中,就能幫助校長揭示和掌握學校管理工作的本質和規(guī)律,預見學校工作的進程,并對學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全面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有效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領導活動,其起點就是對未來科學的預測。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活 ” 的校長要學會依據事物發(fā)展的多種可能性預見未來。只有在決策前做到一個 “ 活 ” 字,才能處亂不驚,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人的能力因人而異,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在領導工作中,用人所長,就是使具體的職位、工作與人的具體特長彼此對應。能否正確用人,是衡量領導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校長不能自我封閉,更不能嫉賢妒能,而應廣泛納賢,知人善任,并根據各人不同的專長,靈活地分工,使其樂意去做自己擅長的工作。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校長在發(fā)現人才、任用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同時,其責任就是使人的長處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人的短處能得以有效克服。如果責短舍長,以短掩長,就會目空一切,無可用之人;而如果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就會人才濟濟,到處都是可用之人。
“ 謀 ” 在攻心民主管理促發(fā)展
實施民主管理,就是要集中群眾的智慧,增加心理認同,培養(yǎng)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校長的工作目標要成為教師的共識,因此,實際工作要落實民主管理思想。一是擴大參與決策面。凡重大決策交校委會、黨員會討論后再決定。二是定期召開教職工大會。尊重和維護教職工在學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虛心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建議和批評,實行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以教代會為實行機構的 “ 校務公開、民主管理 ” 制度得到落實。三是依法治校。要制訂健全的學校規(guī)章制度,讓廣大教師,特別是行政領導有章可依,按章辦事。四是多渠道溝通校長與群眾的關系。開展家長參與教學活動,符合家長希望了解孩子的愿望,提供家長直接了解孩子學習的機會,為家校協(xié)同教育作好準備。五是善于把握契機,激勵教師的士氣。六是充分發(fā)揚民主,在創(chuàng)建安全文明校園中,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建文明校園新格局。
“ 善 ” 在待人提高素質挖潛力
現代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離不開用人。用人是領導者的一項重要職責,而用人的基礎在于待人。校長要熟悉每一個教師的心態(tài)及性格特征,其待人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在以誠待人的基礎上,必須做到因人而異,確定好內容,安排好時間、地點,選擇好方式方法。充分展示其靈活性,有的要提前打招呼,有的要感情溝通,有的要個別交談,有的要含蓄委婉,決不能呆板地用單一的方式去與眾多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教師進行溝通,否則就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
為教師學習提供機會。校長應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學習進修,并在學習進修的時間、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在校內實行教師結對子,師徒制,傳、幫、帶等活動,互幫互學,或開展教育教學的研討活動等。
營造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調整學校人際關系,減輕教師工作負擔,改革教師評聘制度、方法,營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消除環(huán)境中容易發(fā)生沖突、挫折和過重壓力的因素,使廣大教師置身于一個和諧、奮發(fā)向上的戰(zhàn)斗集體中,從中不斷吸取力量。
激發(fā)教師的科研熱情。在教師的心底蘊含著進行課程改革,爭做 “ 學者型 ” 、 “ 科研型 ” 教師的強烈愿望,校長必須創(chuàng)設條件,挖掘他們的潛力,將他們的成就需要引發(fā)為動機,輔助他們走向科研之路?;谶@一認識,要采取多種形式,多渠道培養(yǎng) “ 名牌教師 ” ,要讓教師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鼓勵他們努力獲取成功,進而更好地推動教學。
校長應該是一個教育改革的探索者,這樣才會引導教師去探索創(chuàng)新。校長要善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要勇于實踐,勇于改革,把握正確的改革方向。引領以人為本、和諧育人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