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性一级在线观看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在线_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fā)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yōu)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教師:在培訓中收獲幸福

時間:2015/11/2

第29個教師節(jié)剛剛過去,教師的幸福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教師的幸福究竟從何而來?有人說,在學生快樂的成長里,在自身全情的投入中。但從教師成長的角度考量,除了內源性的自我成長以外,培訓,無疑是教師在整個職業(yè)生涯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成長途徑和方式,因此,我們期待——

8月中旬的甘肅省會寧縣,早晚溫差十幾度,清早出門時還涼風颼颼,到了中午卻日頭高照,曬得人昏昏欲睡。

10日一大早,會寧縣北關小學教師劉淑萍草草地吃了兩口飯,就匆匆趕往會寧二中。按照安排,未來3天,她將和全縣各中小學選派的3000余名校長、教師一起,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圍繞高效課堂建設的暑期教師培訓。

與參加之前的不以為意截然不同,3天時間,劉淑萍被徹底“點燃”了:專家講座她認真聆聽、體驗式培訓她積極參與、分學科示范課教學她虛心學習、小組討論她大膽展示……

培訓結束時,劉淑萍在筆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從內心深處感謝這次培訓,它為我們這些在課改路上艱難跋涉的教師注入了‘強心劑’,更加激發(fā)了我們的課改熱情……”

從懷疑到接受,從接受到認可,從認可到投入,從投入到熱愛,這是教師對培訓的一般心理反應過程。

“國培計劃”實施3年,很多教師像河北省雄縣一鋪東小學教師白曉英一樣,用“累并快樂著”形容自己對于培訓的感受:“好的培訓,教師心懷的希望是新的,工作的熱情是新的,他們的夢想也是新的,所以雖然很累,但是大家的感覺卻是累并快樂著。”

事實上,教育規(guī)劃綱要頒布以來,國家對教師隊伍建設越來越重視,對教師培訓工作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各級教育管理部門,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與方法,努力讓每一次培訓更有效、更有助于推動教師成長。幾年來,以“國培計劃”為代表的各級各類教師培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所認可。

“作為教師,不僅要有對學生的人性關懷,即‘向善’的示范和引導,還要關注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質量和生命價值。一位教師,只有在培訓中充滿生命意識、生長意識,才能從中找到職業(yè)幸福感?!睍幙h第五中學教師王樂天說。

樸素的語言,道出了培訓之于教師的意義。

教師培訓走向量質并重

我國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460多萬名,分布在全國53萬所學校,肩負著2.7億名在校生的教育重任。

教師強則教育強。如何通過培訓建設好這支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教師隊伍,成為事關教育改革發(fā)展全局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2010年7月,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暨“國培計劃”正式啟動,計劃用5年時間,對全國1000余萬教師進行每人不少于360學時的全員培訓,支持100萬名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選派1萬名優(yōu)秀骨干教師赴海外研修培訓,組織200萬名教師進行學歷提升……

時任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司長管培俊,形象地將“國培計劃”稱之為中國教師隊伍建設上的“一出大戲”。

為演好“這出大戲”,教育部可謂煞費苦心。

2011年,《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出臺,明確了新時期教師培訓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總體任務。

2012年,《關于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意見》出臺,為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3年5月,《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主要目的是解決當前教師培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各地圍繞培訓關鍵環(huán)節(jié),采取針對性措施。

3年,一步一個腳印,以“國培計劃”為引領,我國教師培訓工作走得扎實而堅定。

教育部門統(tǒng)計顯示,“國培計劃”實施3年來,中央財政安排專項經費26億元,共培訓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350萬人,其中,農村教師335萬人,占培訓教師總數的96%,8.7萬名教師參加了置換脫產研修。

“國培計劃”以外,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工作也穩(wěn)步開展。

在取得面上突破的同時,各省市以“國培計劃”為抓手,紛紛構建符合本省教育實際的教師培訓模式,創(chuàng)新教師培訓的途徑與方法——

廣東省從現實問題入手,依托教師培訓“三駕馬車”,包括實施中小學教師遠程全員培訓,開展高校、市縣教師培訓機構、中小學教師工作室“三位一體”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實施“全覆蓋、大規(guī)模、高要求”的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示范學校建設工程,全面提速教師發(fā)展。

河南省啟動實施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引導發(fā)展計劃,深入推進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標準化、示范性建設。通過制定分年度、分層次的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創(chuàng)建計劃,努力打造一批具備示范性的教師學習中心、研究中心、教育資源中心和教育服務中心。

上海市積極創(chuàng)新見習教師規(guī)范化培訓機制,初步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見習教師培訓范式:規(guī)范而富有特色的創(chuàng)新保障機制、系統(tǒng)而豐富多彩的貼心課程架構、智慧而相互影響的導師帶教團隊,以及多元而個性的靈活培訓方式。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qū)通過建設全員培訓平臺、深化校本研修平臺、打造優(yōu)師培養(yǎng)平臺、培育教育科研平臺、搭建學歷提升平臺等措施,為教師培訓提供支持。

北京市朝陽區(qū)教委打破管理常規(guī),按照干部教師的發(fā)展階段和崗位類別,設置不同的培訓項目,形成干部專業(yè)管理培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訓、班主任專業(yè)研修培訓、干部教師基本素養(yǎng)培訓4支骨干力量,形成了多元化的培訓體系。

……

伴隨著《意見》的出臺,我國教師培訓工作正式從規(guī)模發(fā)展邁向了質量提升的新階段。

培訓,猶如“冬天里的一把火”,點燃的是區(qū)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熱情,照亮的是教師未來成長的道路。

培訓必須“以師為本”

3年的培訓實踐,帶給教師的,有成長,也有反思。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接觸最多的培訓是寒暑假的脫產培訓、學區(qū)教研活動以及校本研修,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學方法及策略、班主任工作及課堂教學管理等方面,總體而言,層次不高,類型單一,針對性不強。

而山東省煙臺市教科院針對全市教師專業(yè)培訓現狀的調查顯示,除了缺乏整體規(guī)劃、培訓內容發(fā)展性不足、培訓效果評估缺失以外,教師自我專業(yè)發(fā)展意識淡薄也是目前教師培訓實效性不強的重要原因。

“現在的培訓,大多數都是‘聽聽感動、想想激動、回家后一動不動’?!庇羞^多次培訓經歷的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楚才小學教師桂光明談起當前教師培訓的問題,顯得很無奈。

內容泛化,手段單一,脫離實際;

組織松散,課程設計不合理,培訓者自身能力有限;

教師培訓制度不夠完善,培訓機構種類繁多、魚龍混雜;

……

廣大教師對現有培訓的詬病,正可謂“愛之深,責之切”。

上海市虹口區(qū)教育局局長常生龍分析指出:教師的個性需求得不到尊重和滿足,培訓資源不夠豐富且手段單一,培訓內容缺乏整體設計、沒有形成漸次提升的培訓課程,等等,導致了培訓的低效、乏味,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而且引起了許多教師的倦怠乃至排斥。

其實,在大多數教師看來,培訓本身的立意是好的,但由于沒有“真正觸到痛處,搔到癢處”,影響了教師對培訓的期待。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培訓中,教師真正的“痛處”、“癢處”又在哪里?

“傳統(tǒng)培訓,教師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被學習、被培訓,主體地位喪失,重蹈了學生‘滿堂灌’學習方式的覆轍?!焙幽鲜∴嵵菔薪逃指本珠L田保華認為。

“目前的教師培訓,除了一些既有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忽視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王琦表示。

用江蘇省興化唐劉學校教師薛茂紅的話說,就是“目前的教師培訓還沒有‘接地氣’”。

為了讓培訓更加“接地氣”,今年5月,教育部專門出臺文件,從8個方面給出指導性意見,比如強調要“按需培訓”,培訓內容要“貼近一線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強化培訓自主性,等等。

與此同時,很多地方也在探索更貼近教師的培訓模式。比如浙江、廣東等地推出的“自主選學”教師培訓模式,它改變了過去補償性、運動性、被動式的教師培訓方式,構建了“菜單式、自主性、開放式、網絡化”的教師培訓自主選學平臺,未來,有望成為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方式。
  為了更好地“接地氣”,站穩(wěn)培訓市場的腳跟,傳統(tǒng)的師訓部門也開始積極探索。

遼寧省沈陽市教育研究院從轉變教科研工作方式入手,在服務形式上采用更加貼近基層學校實際、有利服務教學一線的新模式,自主選擇、定單服務成為最大亮點。

福建省教育學院作為省級中小學培訓主要基地,不斷加強培訓能力建設,各培訓項目對接教學、對準問題,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的疑惑、教材的困惑為中心,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陜西省咸陽師范學院專門成立了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一批教授常年奔走在學校課改一線,為一線課改人提供量身訂做的培訓和課堂指導,讓培訓實而有效。

……

可以期待,伴隨著教師培訓模式的不斷完善,教師在培訓的這場“旅行”中,一定會遇到更多、更美的“風景”。

培育培訓源動力

新課改,如今已進入第二個十年。

以學校個體的自我意識覺醒為特點的“單兵作戰(zhàn)式”改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區(qū)域整體推進”所取代。

無論是河南省鄭州市的新道德教育行動,還是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享受教育”的課改理想;無論是山西省探索多年、自成體系的“問題導學”教育模式,還是區(qū)域課改剛剛起步,尚在摸索中的甘肅省會寧縣、陜西省戶縣……

無數實踐證明,課改,是推動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綜合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深入推進課改,必須通過培訓,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yè)化水平。

但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

課改伊始,有專家引領、統(tǒng)一行動,廣大教師的參與熱情較高。而一旦延伸到日常工作、深入到實際操作,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沉下心去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時,一部分教師就會停頓下來。再加上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尚未建立,最終導致一批教師在區(qū)域課改的戰(zhàn)斗中“敗下陣來”。

培訓,不是“陪著訓”,而是從內心激發(fā)教師課改的源動力,這是推動區(qū)域課改的關鍵,也是區(qū)域教師培訓工作中首先應該考量的目標。

同樣是剛剛過去的暑假,陜西省戶縣和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都進行了區(qū)域課改的整體培訓。組織者深諳“點燃”之道和展示之功,4天的培訓,除了分班學習和體驗式培訓外,參訓教師以學校為單位分組展示,巧妙將學習的新理念、新方法嵌入,不管是歌舞、三句半,還是快板、小品,都非常精彩。

更令人稱奇的是,洪山區(qū)教師自編自演的《射雕新傳》,從教育者的視角,重新解讀郭靖學武與比武奪親的故事,背景分解了江南七怪授徒填鴨、照本宣科等傳統(tǒng)方式,對照周伯通傳藝采用獨學、質疑、對學、群學、展示、反饋等新方式,相當形象生動,笑翻全場。

這樣的培訓和展示,讓洪山區(qū)教育局局長楊海松很感動,他說,與教師學員們相比,走上講臺的他,“感到黯然失色”。其實,區(qū)域教育管理者的“黯然失色”,正是培訓成功的最好證明——沒有心動,就不可能有行動,再好的課程設計,都需要教師真正動起來。只有教師表現得更精彩,才有區(qū)域課改的好未來!

“課改對于每一位教師而言,都是一個修行的過程。教師應樹立自我成長的意識,勇于探索,積極實踐,當新課改的理念實施發(fā)展到新課改的文化構建時,教師就實現了實質性的成長?!标兾魇∠剃枎煼秾W院副教授、陜西省校本研修專家?guī)煳瘑T胡鳴煥如此評說課改對于教師自我成長的意義。

“教學相長應該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終極目的?!背I埍硎?,當教育者不斷感受到自身的變化和成長時,學生的成長一定正在實現。這樣的師生相長,不僅讓教師感受到自身成長的喜悅,更收獲著從教的職業(yè)幸福。

除了教師內源性的自我成長意識和需求,區(qū)域課改實踐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思路、推進課改的整體策略,以及相應的管理評價機制等,都對教師培訓的質量起著重要的影響。

北京市啟動高中新課改時,前期有干部培訓和教師培訓,暑期有全市近9000名新高一教師的學科培訓;開學后,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繼續(xù)組織專家,深入各中學具體指導?!皬呐嘤柗绞娇?,專題講座、對話交流、案例分享等創(chuàng)設了多種對話交流,使培訓愈加民主;從培訓內容看,課程理念、課標理解、評價監(jiān)測等都納入進來,使培訓愈加系統(tǒng)……”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王海燕總結說。

“全過程”培訓觀、“三研一體化”教研觀的確立,為鄭州市新道德教育的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叭幸惑w化”強調,要把課堂中那些有價值的真問題作為課題,實施課題帶動,實現校本教研、校本研修(培訓)、學??蒲械摹耙惑w化”。

陜西省寶雞市,從2009年開始整體推進課改,目前已成為陜西省甚至西部地區(qū)課改的領頭羊。談起自己的發(fā)展經,寶雞市教育局局長蘇永興將其歸功于“雙線、三層面”推進策略:“雙線”是指“培訓線”和“指導線”?!芭嘤柧€”由市教研室、市教育學院、市小教中心負責,“指導線”由市縣兩級教研室負責,分3個層面對市級試點校和市縣教研員、縣區(qū)實驗校和其他學校進行培訓。

當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對培訓的重視程度,也決定著培訓實施的效果。

以“高考狀元縣”甘肅省會寧縣為例。雖然以前吃到了很多傳統(tǒng)教育的紅利,但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如何走出一條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新路子,卻是困擾他們的最大難題。為此,會寧縣決定推進全縣課改培訓,整個培訓過程,不僅有調研式的測查,也有千人大隊伍千里赴課改名??疾鞂W習的“壯舉”,不僅規(guī)模大、層次高,教師出勤率高,更有鄉(xiāng)村教師清晨帶著饅頭咸菜趕赴會場的生動……

“有這樣的精氣神,再加上教育主政者的支持,課改難有不成?!笨吹綍幙h學校相對簡陋的硬件條件和教師們的敬業(yè)精神,一位參觀教師感慨地說。

“真”培訓才能有真成長

古希臘哲學家說:對精神的追求,必然通向幸福。

發(fā)現職業(yè)價值,享受職業(yè)樂趣,感悟職業(yè)魅力,這是師之為師最大的追求。

而培訓,在引導教師走上這條“對精神追求”的路上,大有可為。

上海市虹口區(qū)北虹初級中學教師楊俊,在2012學年見習教師規(guī)范化培訓的開學典禮上,拿到了一張與眾不同的“課程表”。

“課程表”上,圍繞見習教師入職期面臨的典型問題,設置了涵蓋課堂教學、課堂管理、學生指導、教師發(fā)展4大領域的22個“如何”問題,構成了區(qū)級培訓的“如何”系列課程,并邀請上海市學科、課程專家,上海市、各區(qū)縣教研員、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擔任“如何”課程的主講人。

為期一學年的見習教師培訓結束后,楊俊在他的培訓手冊中這樣寫到:每一個“小”而“精”的微型課程都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者區(qū)內最具經驗的導師講授,使我們對“如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何撰寫教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控制自身情緒”等問題有了更為直觀感性的體驗??梢哉f,這是一個從理論認識到實踐學習,再到理論內化與吸收的提升過程。

“沒有人會拒絕成長,只要精心調配好培訓這道‘大餐’,教師就一定會愛上培訓?!焙鲜g陽市沿溪鎮(zhèn)梓山完小教師王輝慶說道。

其實,區(qū)別于以往培訓對“解釋問題”的高度關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對“解決問題”的培訓需求更高,更加期待“基于教學現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huán)節(jié)。

培訓者的能力水平、素質修養(yǎng),對培訓效果也會產生影響。

據了解,目前區(qū)域課改過程中,教師培訓工作主要是由課改專家,一線課改做得好的校長、學科教師,以及專家型的教育行政管理者等完成的,也基本滿足了區(qū)域課改對培訓者的要求。

“隨著課改的深入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需求的增強,針對具體問題的專家報告,分階段、分學科的課程培訓,將對培訓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备拭C省會寧縣教育局副局長王謙說。

但是,伴隨著大規(guī)模、全員化教師培訓的進程,教師培訓市場的混亂與無序,給處在發(fā)展中的教師培訓工作帶來一定隱患。

一位校長曾向記者抱怨,學校曾與某社會培訓機構合作,結果,錢收了,就幾個所謂的專家到課改學?!白唏R觀花”地轉了轉,就算完事了。一年之后,教師們的學習熱情不僅沒有被激發(fā),反而有了抵觸情緒。

更有教師發(fā)來郵件,指出個別公司通過所謂的高規(guī)格會議和全方位打造學校和名師的策略,積累財富。

“如果傳統(tǒng)培訓機構和師范院校不能跟隨時代的發(fā)展與新課改的要求,改變培訓方式、深化培訓課程、創(chuàng)新培訓思路,必然會給社會上各種不正規(guī)的培訓機構留下空間。最后受傷的不僅是學校,更會破壞教師渴望發(fā)展和追求成長的積極性?!币晃徊辉竿嘎缎彰慕逃珠L表示。

只有進一步規(guī)范教師培訓市場,改善培訓模式,才可能為“真”培訓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

盡管培訓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不可否認,教師,是培訓的受益者。

“教師的魅力,在于像導游一樣,把學生領到充滿‘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的知識殿堂,讓學生體驗那‘御風而行’的快感,體驗那‘山登絕頂我為峰’的成就感”;

“別樣的培訓,收獲別樣的精彩。好的培訓,是一次頭腦風暴的革命,是一次課堂的盛宴,是一次歡樂的大會,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一次心靈的交流”;

“我華美隱身,你精彩上線”;

“雖然我的經驗還不成熟,但在用心去做;我的操作還不完善,但在盡全力實踐。培訓,為我們的課改奏響了‘協(xié)奏曲’”;

……

這些,既是各地教師實踐新課改過程中的體悟,也是教師培訓最寶貴的成果。從中,我們分明感受到了教師們那“穩(wěn)穩(wěn)的幸?!?。

培訓,為教育人點亮了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