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之行,短短九天,聆聽教誨,收獲頗豐。
我本是一凡夫俗子,我不喜歡苦行僧式的生活,所以我始終把教師工作看成我的職業(yè),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對于工作我只要求自己安分本分,盡心而已??傻搅宋髂希覅s發(fā)現(xiàn)迎接我的不僅僅是重慶39度的高溫,還有同學們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對教育深深的熱愛。同學們私底下無時無刻不在談論著教育,談論著學生,仿佛教育就是他們生命的全部,他們把教育當成了自己的事業(yè),而不僅僅是職業(yè)。他們?yōu)榻逃冻隽藷o數(shù),甚至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但他們卻樂在其中。這種對教育的執(zhí)著和熱愛深深地感染著我、打動著、熏陶著我,使我認識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也激發(fā)了我向他們學習的熱情。專家們的講座更使我意識到了自己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鄒教授的《教育倫理與師德師風建設》的講座使我認識到師德是事關人類靈魂的工程,倫理的義務是雙向的,但道德義務是單向的,學生不認真學決不能成為教師不認真教的理由,做人要守住底線,追求境界;而李大圣教授的講座更讓我受益匪淺。教育要保持謙卑,虛心學習;要敬畏教育(根上著力,不可重復);要接近宗教(誠心誠意,道義擔當);要強化專業(yè)精神:定型不等于成熟,習慣不等于正確,敬業(yè)不等于專業(yè)。班主任要做有文化的人,要建設一流的班級文化。一流的教育是:很高的立意,很低的起點(南開的四十字寶)。班主任要注意教育的方式與教育的力量。(最受歡迎的教育方式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工作機構組織了一次國際中小學教師、學生聯(lián)歡活動,共12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10名教師、學生參加。中國選派了9名教師和9名學生參加了這次活動。
主持人設計了一個問題,就是評選最受歡迎的教育方式,要求所有教師都做簡單回答。這個問題是:
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孿生兄弟,14歲,正在學校讀書。他們每天開車上學、回家。這兄弟倆由于晚上貪玩,好睡懶覺,經(jīng)常遲到,雖經(jīng)多次批評,還是我行我素。有一次上午考試,盡管老師事先警告他們不許遲到,但他們還是遲到了30分鐘。老師查問原因。他們謊稱汽車在路上爆胎,到維修店補胎誤了時間。老師悄悄地檢查了他們的汽車,發(fā)現(xiàn)輪胎都蒙了厚厚的灰塵,沒有被拆卸的痕跡。很明顯,補胎是他們編出來的謊話。
問:假設你是杰克兄弟倆的老師,你將怎樣處理?
主持人經(jīng)過認真分析整理,歸納出主要的方式:
中國式的處理方式:一是當面嚴肅批評,責令寫出檢討;二是報告家長。
美國式的處理方式:幽他一默,對兄弟倆說:“假設今天上午不是考試而是吃冰淇淋和熱狗,你們的車就不會在路上爆胎。”
日本式的處理方式:把兄弟倆分開詢問,對坦白者給予表揚獎勵,對堅持說謊者嚴厲處罰。
韓國式的處理方式:把真相告訴家長和全體同學,請家長對孩子嚴加監(jiān)督,讓全班學生討論,引以為戒。
新加坡式的處理方式:讓他們自己打自己的嘴巴10下。
俄羅斯式的處理方式:給兄弟倆講一個關于說謊有害的故事,然后再問他們:近來有沒有說過謊。
以色列式的處理方式:提出三個問題,讓兄弟倆分別在兩個地方同時作答。三個問題是:A .你們的汽車爆的是哪個輪胎?B.你們在哪個維修店補胎?C .你們付了多少補胎費?
之后,主持人請學生們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處理方式。結果91%的學生選擇了以色列的處理方式。
主持人說,絕大部分學生喜歡的方式,就是批評教育的最好方式。以色列的方式為什么受歡迎?因為它的批評教育帶有游戲性質(zhì),學生不怕,不難堪。
可見,最受學生歡迎的教育,應該是在游戲之中的教育。隨后我到三個班級給孩子們講了這個故事,并做了一個簡單的調(diào)查,看我們的學生最喜歡哪種教育方式,結果是以83%,85%,79%的比例贊成以色列的教育方式??磥碜钍芎⒆觽儦g迎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聯(lián)想到自己和自己身邊的教育方式,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是否有些許感觸呢?是否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批評的藝術呢?)當然教育還必須要依法執(zhí)教,要尊重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要有科學的教育觀。
這次西南之行不但讓我得到了靈魂的提升、思維的觸動,更讓我學會如何做一個更專業(yè)的教師。對于班級建設由最初的權威管理、情感管理、制度管理,轉而追求更高的文化管理,要尊重、相信、依靠、發(fā)展學生。班級管理要采取自主化管理,既要有機制,又要按制度辦事,而且要追求細節(jié)的完美。主題班會既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又是班主任技能的核心內(nèi)容,更是打造班集體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隱性德育課程資源,所以班主任要做到“四個一”的積累原則(一個貼身的本子,一個電子文本的文件夾,一個數(shù)碼相機,一個專門的案例集),依據(jù)計劃性、針對性、整合性的原則,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班會,哪怕是一節(jié)微型班會。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心靈問題。對待學生的行為干預與個別教育,我們首先要讀懂學生,其次要擺正心態(tài),不要期盼學生的完美。老師要謹記:“教師不是神,學生不是人。”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完善的群體,正是因為孩子的不完善才有了教師這個職業(yè)。是缺欠成就了我們的職業(yè)。對于學生行為良好的干預要素是:平和、尊重、同感,要學會面對、評判、導訓、處理學生的行為。要教會學生很好的控制情緒,讓他們認知改變非理性的想法,要讓他們學會情感宣泄,更要有很好的行為控制方法。對于青春期的心理問題,要讓學生知曉道德底線,學會情感升華、行為自制,懂得愛需要責任,愛需要尊重,愛需要能力。當然學生的成長還離不了家長的配合,所以辦好家長學校、開好每一次家長會,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就很重要,這需要老師精心的設計與準備,并追求每一個細節(jié)的完美。對待家長要有禮、有信、有據(jù)、有數(shù)、有趣、有度、有心。
西南培訓優(yōu)秀教師之間的交流,使我深刻的意識到,要想做好教育事業(yè)必須要懷揣教育的夢想與激情,教師要善于學習與總結,要用心去從事教學,才能教好學!
國培班,讓我獲得了靈魂的提升、理念的更新、智慧的火花、方法的多變;國培班,讓我在學習、交流、分享、總結中提高!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新加坡教育部部長委任狀的內(nèi)容,讓我們謹記教育的責任與使命。“你的手中是許許多多正在成長中的生命,每一個都如此不同,每一個都如此重要,全部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夢想。他們都依賴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為最好的個人和有用的公民。”
“國培計劃”培訓總結
時間: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