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陽光國際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下設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部,學生2675人。寄宿制學校與走讀制學校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學生在校周期長,課余時間多,生活集體性強,自理能力要求高,根據(jù)這些特點學校長期以來堅持以“三全”(全員育人、全程關愛、全面服務)為工作方針,以“日常工作精細化,德育工作活動化,公寓管理優(yōu)質(zhì)化”為工作目標,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做到日常工作精細化。
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先導。各學部學生處根據(jù)三個學部的實際情況細擬了相關教師的工作職責和各類制度。首先健全年段長、班主任工作制度。把那些隱形的考評方法,變成可以明確、一覽無遺的操作程序,通過開學初針對性的培訓讓每一位年段長、班主任在開學初就可以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具體安排。其次規(guī)范例會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井然有序。每大周三個例會:年段長例會、班主任例會、生指教師例會,做到時間、地點、人員、內(nèi)容四落實。再次進一步完善各種工作管理制度,如:班主任績效考評制度,班級量化評比制度,周末假期留校值班制度,導護師值日制度,“一崗雙責”制度等,并狠抓這些制度的落實,年段及團、隊各項檢查評比力求規(guī)范化,每天巡視檢查并及時通報。每月按常規(guī)積分高低,各年級評選出2個獲得流動紅旗的班級,使全校形成班班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從細節(jié)入手、注重養(yǎng)成教育。學生的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學生品德與行為的發(fā)展也是在不斷地受到小事的影響。因此,我們重視細節(jié),防微杜漸。將“德育”具體化、細微化、可視化,將德育內(nèi)容、要求不知不覺地溶化于學生生活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細節(jié),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細節(jié)中喚醒自身成長的自覺性。學生處利用開學初培訓機會對相關老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如接送車工作、教師值勤工作、月優(yōu)勝班級評比細則等培訓,讓所有老師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做到心中有數(shù)。俗話說:良好的習慣將使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加強學生的常規(guī)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石。因此從細節(jié)入手、抓養(yǎng)成教育,是學生處工作的重點。學生處提出十個好習慣,分別是:一聲問好;兩個輕聲:(走路輕、說話輕);三處整齊:課桌、教室、宿舍;四項自覺:自覺排隊、自覺就餐就寢、自覺勞動、自覺作業(yè)。為切實落實到位,學生處于期初對年段長、班主任進行培訓,明確要求,年段加強督促管理班主任訓練到位,并將十個好習慣列入年段班級評比,師生每日值勤檢查跟上,學生處隨機抽查通報,力爭使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上一個新臺階。
二、加強公寓文化建設。
各學部從05年就開始了以《如何構(gòu)建快樂公寓》為子課題的研究,并把公寓文化建設作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主要做法簡述如下:
1、環(huán)境文化是公寓文化建設的基礎。
我校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新鮮,曾被評為“福州市十大優(yōu)秀景觀之一”,并且為不斷完善公寓的環(huán)境建設近幾年加大投資力度,如:為防止蚊蟲叮咬安裝了紗窗,為讓學生在公寓能睡得安穩(wěn)2006年夏天全校宿舍全部安裝了空調(diào)、太陽能熱水器等。生指組根據(jù)學部的風格、學生的特點合理增加公寓文化色彩。例如:在公寓的適當位置上增設黑板報、櫥窗、宣傳畫廊、宣傳標語、畫像、學生習作等,有的同學還自己動手折千紙鶴,剪各種各樣的圖案裝扮寢室,走進各學部學生公寓你能深切地體會到每一面墻都在說話,每一處文化設施都能傳遞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本學期公寓文化布置,在美化的同時還營造了書香的氛圍。
2、完善的制度是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
公寓文化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規(guī)范學生在公寓的行為,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要發(fā)揮公寓文化的這樣一種功能,自然離不開制度。通過公寓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產(chǎn)生強大的約束力,但這種約束不是要把學生捆實綁牢,而是在規(guī)章制度里加入更多的正確引導和不至的關愛。首先開學初,生指組要根據(jù)學校的辦學特點及要求,制定一些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或激勵機制。如:《作息制度》、《寢室管理制度》、《衛(wèi)生輪值制度》、《家校聯(lián)系制度》、《公寓五項達標評比制度》等,通過系列制度和激勵機制來規(guī)范師生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們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其次,耐心細致的指導及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制度深入人心。根據(jù)小學生生理特點和自理能力的程度,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各種競賽,如內(nèi)務整理評比、文明餐桌評比、文明就餐班級評比、“文明宿舍”、星級公寓的評比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又促進了他們自理、自立能力的提高。
3、公寓活動是公寓文化建設的突破口。
公寓是學生放松的地方,休整的港灣。公寓活動要集趣味性、知識性、教育性于一身,這對于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師范教育全校近百名的生指老師來說的確是有困難的。但是她們不畏困難,仍然堅持學生公寓活動的開展,學生處也盡可能地對公寓活動的開展給予指導。首先通過開設一系列知識講座及“小例會”、“互學互助”等活動,全面提升生指教師的素質(zhì)。如:開設的《如何上好生活指導課》、《如何與學生交流》等講座,深受生指老師的歡迎。其次,借助網(wǎng)絡資源全面收集公寓活動的素材,為公寓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再次,生指組通過每月兩次的評比,促進公寓活動的開展。生指組每大周以年級組為單位提早準備,通過競賽、表演、累計積分等形式,將公寓活動的開展真正落到實處。為了迎合我校上課時間周期長(10天)這一特點,各學部每大周特別安排了一次的快樂公寓活動時間。這一天晚上同學們可以完全放松身心,在生指老師的組織下開展形式多樣的公寓活動。如:“杯水車薪”、“口吹乒乓球”等游戲都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公寓活動是同學們最向往的日子,這天晚上,校園的各個腳落都回蕩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通過長期的堅持,公寓活動的開展已步入正軌。走進公寓時??吹胶⒆优c生活指導老師談心、嘮家常、訴委屈、撒嬌的情景,真可謂其樂融融、親情洋溢。
4、教師的關愛是公寓文化建設的保障。
公寓文化建設既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更要讓學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學生在家庭中需要父母之愛,同樣在學校里也需要教師之愛。因此這更加需要學校管理層及生活指導老師、任課教師傾注大量心血與汗水。生指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體現(xiàn)在日常的點滴中。天氣發(fā)生變化了,督促學生及時增減衣服;下雨了提醒學生要帶雨具;身體不舒服了,帶學生及時去醫(yī)務室;扣子丟了,及時幫忙縫上等等。學部還定期組織生指教師進行學習,開展各種文體、心理以及外出活動,讓她們以陽光般的心態(tài)關愛每一個孩子。
公寓是學生交流的平臺,是學生的又一個‘家’。各學部努力把學生公寓建設成為一個“文明、和諧、溫馨、快樂”的公寓。
三、寓德育于活動中,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1、在常規(guī)德育活動中,各學部重點抓好每周的升旗儀式、晨會活動、周末活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將“十大好習慣”培養(yǎng)、學會做人、學會勞動、學會審美等滲透在每一項活動中。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從旗手的挑選到國旗下講話都精心準備,努力把升旗儀式建設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學部都成立了心理咨詢室——陽光小屋,每周開放6次。學部還購置了適合學生閱讀的心理健康教育圖書,與陽光學院心理系共建,開展各種素質(zhì)拓展活動;并以健康課、主題班會、講座、錄像等為載體,通過對話、談心、答題、家訪等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溝通,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緩解學生的競爭壓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親子活動是小學部傳統(tǒng)并有特色的活動之一。每學期小學部開展以此為主題的大中隊活動。家長會上親子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深受家長的歡迎?!稅蹮o止境》主題大隊會獲省少先隊活動銀獎,《照片里的故事》主題中隊會獲省少先隊活動銅獎。3、給學生提供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舞臺是德育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小學部還堅持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寫會背一百首古詩詞、寫一手好字(硬筆字、毛筆字),會一種樂器,說一口常用英語,有一項美術(shù)技能。經(jīng)過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家長會上口風琴表演得到家長的嘖嘖稱贊;《我們愛古詩》主題大隊會獲少先隊活動金獎;參加“全國寫字教學小學生硬筆書法”比賽有475人獲獎,小學部獲最佳組織獎;參加“福建省迎奧運書畫”比賽活動9人獲獎,參加全國中小學生書畫大賽9人獲獎,參加全國中小學生優(yōu)秀美術(shù)作品大賽10人獲獎,參加福州市中小學生書法比賽2人獲獎。每年的校園文化科技月更是學生彰顯個性的舞臺,孩子們在這片個性的舞臺上,學生們憑借自己的實力,從各個方面展現(xiàn)自我,體驗成功,張揚自信。
目前,各學校還將通過各種活動努力打造書香校園,比如:今年的家長會主題,擬定為“沐浴書香,快樂成長”,取得較好的效果,并以此來推動各學部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上一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