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學校=好老師=好成績”的量化標準到“成長環(huán)境影響孩子一生”,學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越來越豐富。作為多次教改的參與者,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從自身的經(jīng)歷中領悟到,開放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可持續(xù)學習能力比眼前的“好成績”更能為孩子帶來好未來?;蛘哒f,一個獨立、開放的自由成長空間,是好學校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的第一項重要內容。每當一年一度小學招生、小學生升入初中的時候,一些大城市就面臨擇校難題。許多家長焦慮:怎么才能讓孩子進入心目中的好學校?許多校長困惑:面對超出學校接收能力的需求,應該怎么辦?
“教育是為了孩子一生的幸?!薄昂⒆拥某砷L比成功更重要”“讓孩子在成長中體驗快樂”“辦喜歡的學?!薄陙?,這些令人振奮的口號和認識令人們對教育多了一份期待和些許盼望。因為,如今孩子們不喜歡學校、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學習的事例太多太多,不喜歡的理由太多太多,且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不斷增加。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這是按照這一年齡階段兒童少年身心成長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對地方政府履行職責的要求。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二者是統(tǒng)一的,那就再好不過了。但現(xiàn)實中學校存在著差異,擇校問題就此產(chǎn)生了。
我們解決這一難題的思路是,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切實縮小區(qū)域內學校之間的差距,一方面持續(xù)規(guī)范入學行為,重點治理擇校亂收費。與此同時,持續(xù)宣傳“適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能提供適合教育的學校就是好學?!钡睦砟钜仓陵P重要。
這就涉及“什么是好學?!钡膯栴}。
是歷史悠久的名校?是升學率高的學校?是教學設施好、教師水平高的學校?
可是,問題出現(xiàn)了。盡管一所學校符合上述“好學?!钡臈l件,但它的教學方式更適合自學能力強的學生,那么它對于自學能力暫時不強的學生就未必是“好學?!?;盡管一所學校符合上述“好學校”的條件,但它的教育方式更適合某種性格的學生,那么它對于另外性格的學生就不一定是“好學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币凰鶎W校不可能適合所有學生,但會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每個孩子也是不同的,他們需要適合的學校提供適合的教育。這才是教育均衡實現(xiàn)后的“最高境界”。
我們雖然沒有靈丹妙藥一下子實現(xiàn)這個目標,但教育部門在努力、學校在努力!于是,我們看到了各種改革與嘗試:
有的學校要求“教師到每一個學生家家訪”,有的學校嘗試“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有的學校立足于“以孝為魂”、“以禮為先”,有的學校探索“學校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育人”、“讓每一個學??臻g學生都喜歡”,還有的學校堅持做到“學生可以隨時找校長”、“家長參與教育管理”,還有的學校做了“一個班不止一名班主任,同時配備學業(yè)班主任、心理班主任、體育班主任”的嘗試……
各地區(qū)也行動起來了,有的實施“一長執(zhí)兩?!?,有的嘗試給每個班級甚至每個孩子確定學習的路線圖和學習方法食譜,有的提供條件讓老師們在學校間主動交流起來,帶出所有學校的優(yōu)質和特色。
令人欣喜的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北京中關村第四小學的家長說,大校有大校的規(guī)模,小校有小校的精致,老校有老校的歷史,新校有新校的活力與潛能,可以說是各有優(yōu)勢與特色;遼寧省大連市第七十一中學的家長說,孩子的作品在班級隨處可見,她能夠面對幾十名參觀者從容自如地介紹班級文化,我時常感覺自己也在和孩子們一同幸福成長;浙江省嘉善縣第四中學的家長說,有太多的不可能,在孩子的身上變成可能;上海的家長說,新的學校教育理念真的讓我們感動——“不一定第一,但你是唯一”,“不一樣的生命,一樣的精彩”,“把百姓的孩子高高舉起,一個都不放棄”……
校長和老師們也感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他們說,“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工作動力過,為了能給孩子們提供適合的教育,政府和學校真是把我們老師素質的提高看得比天還重,我們有機會去學習,有人來關心,有政策作支持,最重要的是辦學條件均衡了,資源共享了,生源正朝著科學的方向配置,這是我們期待的理想的人生舞臺。”
其實,這正是教育規(guī)劃綱要吹響的新一輪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沖鋒號,也是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戰(zhàn)略性任務劍鋒所指。均衡發(fā)展是面旗幟,也是一個好的載體,均衡的不僅僅是教室、宿舍、操場和實驗室,也不僅僅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好的老師,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孩子都有適合的教育,讓提供適合教育的學校離家門口更近,讓近的學校更好。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 "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良好的校園生活質量必將使學生身心愉悅、內心充實、充滿成就感,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飛速提升,使學生學習的興趣迅猛增長。
不可否認,雖然經(jīng)過多年的建設和整合,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但同一地區(qū)、同一層次的學校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一般學校與名校、重點校還有著一定的差距,這是客觀事實。從這一點上說,家長們擇校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于不一定名校就適合自己孩子的成長,不一定重點校就絕對能使自己的孩子成才,而進了一般學校,就一定不適合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成不了才。因此,家長如果要給孩子擇校,也要會擇,而不要盲目地跟風,以免既耽誤了孩子,又浪費了金錢。毋庸置疑,擇校是一門學問,既需要研究學校、老師,也需要研究自己的孩子。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孩子成長與發(fā)展的學校,使孩子得到快樂成長的空間,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不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其中的道理基本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