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能把工作當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那我要說讓學習語文的學生享受語文,這樣的學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讓學生享受語文,就是讓學生享受語文中語言的優(yōu)美;享受語文中參與的樂趣;享受語文中習作的快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溫馨。所以,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我總是時時處處讓學生盡情地享受語文。
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都是經(jīng)過精選的,而每一篇好文章,總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摯的情感來打動讀者,從而激發(fā)讀者心靈深處閃光的東西,使讀者的感情受到共鳴而得以升華,變得更加純潔、高尚。老師對經(jīng)典名篇名詩示范美讀背誦,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聽覺和想象力,在頓挫有致、聲情并茂中,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情到深處,先聲奪人。同時再隨著語言基調(diào)的不同變化,急與緩、輕與重、長與短、快與慢等,力求使變化的語言去真實、清晰、明白 、親切地表達好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在讀中突現(xiàn)詩歌語言的凝練,小說語言的生動,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戲劇語言的傳神,相聲語言的風趣……
在一遍遍的閱讀中,我總是努力讓學生看得見花開花落,聽得到潺潺流水,悟得到燦爛人生……篇篇課文,段段文字,讓學生一遍遍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荒蕪的心田,讓他們的心胸慢慢被一種叫做享受的東西填滿。不是嗎?《桂林山水》告訴了人們桂林有多美,《西湖的綠》告訴了人們西湖有多美;《燕子》告訴了人們春天有多美;《第一場雪》告訴了人們冬天有多美;《林?!访?,《草原》也美;《荷花》美,就連《墨梅》也美……一本語文書就是一個美不勝收的世界。漫步其中,不僅享受文章中顯現(xiàn)的美、蘊含的情,更重要的是享受著探索語文真諦的樂。伴著淙淙的流水聲與動聽的樂曲,朗讀一段《可愛的草塘》,你心中自有一絲愜意;欣賞著大屏幕上播放的五彩池的神奇風光,聆聽著畫外音的朗誦,你心中自有一些快意;目睹著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動畫演示,品味著老師精美的誦讀,你心中自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滿足。
陶行知先生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shù)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shù)人之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到最高峰”。尊重每個學生,搭建民主平臺,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在教學中盡量把講臺讓給學生,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成功自我的平臺,把我自己定位為一個他們學習活動的服務者。
學習一篇新課文,首先讓同學們匯報預習的情況,展示搜集到的各種資料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后讓同學們結合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共同解決這些問題;最后讓同學們自己總結,一起完成課后的練習。這其中,老師只是在他們表述不清時加以示范,在他們思維受阻時加以開導,在他們碰到疑難時加以幫助。我努力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chuàng)精神,只要是學生切身體驗,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對那些所謂的“差生”,給予特別的關愛,哪怕他們有些許的進步,我都讓他們一樣享受成功的欣喜,收獲的喜悅。
讓學生享受語文,就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民主、和諧、溫馨的人文環(huán)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fā)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孩子們成長的心靈雞湯,讓孩子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著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是一種收獲,一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