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進即墨二十八中,美麗的校園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靜立的雷鋒又一次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駐步于雷鋒像前,一種崇高和敬畏感油然而生?!案哔F的單純,靜穆的偉大”,18世紀德國著名藝術史家溫克爾曼的格言,是對雷鋒——這位偉大的平民英雄最好的詮釋。然而,在社會轉型期的今天,當人們淡忘雷鋒時,二十八中不僅開展學雷鋒活動,而且將學雷鋒活動“課程化、系列化”,并制定學雷鋒三年和諧推進計劃,使學生從七年級到九年級,雷鋒精神年年都有新要求,年年都有新主題,常學常新。更重要的是,二十八中進一步將“雷鋒精神”提升為校魂,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愛心、責任心,以及在學習上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
于是,今天的二十八中更像一個精神特區(qū),雷鋒精神顯性的物質文化和隱形的人文精神,共同構建了一本鮮活的校本教材,讓雷鋒精神成為一種自然的存在。為了更好地延伸教育效果,二十八中也逐漸將雷鋒精神滲透到課堂中來,滲透到“和諧互助”課堂教學中來。
1、將“雷鋒精神”延伸到課堂中
即墨二十八中連續(xù)16年中考創(chuàng)全市最優(yōu),全市考入北大和清華學生中,該校畢業(yè)的學生占2/3以上。學校先后獲得青島市教育教學十面紅旗單位、中央教科所教學科研先進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先后承辦了青島市初中教學工作會議暨課堂改革現(xiàn)場會、青島市教學管理現(xiàn)場會等多項教學活動……作為一座城區(qū)劃片學校,即墨二十八中緣何能在不傾斜師資配備、不加班加點的前提下,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呢?
“內因是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二十八中最大的人文是激發(fā)了每個學生強大的情感內驅力。追本溯源,還在于“雷鋒精神”重新建構了學生的價值觀,引爆了學生內在的生命活力。采訪中,主管德育的副校長吳越這樣說:“雷鋒精神所蘊含的愛心、責任心、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經過學生內化,形成了學生的內在素質,并最終激發(fā)學生向上的決心和意志?!?
在二十八中的發(fā)展進程中,雷鋒精神代代傳承,其內在的人文精神也深深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締造著二十八中一次又一次的輝煌。尤其當前,基礎教育已經進入了以新課程改革為載體的從傳統(tǒng)教育向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嬗變,二十八中人更是以此為契機,將雷鋒精神延伸到課堂中來,推動教學改革。
“和諧互助”中蘊含著深刻的雷鋒精神,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學生互助結對,師徒共同和諧并進。具體體現(xiàn)為:通過學生幫助學生,通過“學生教學生”、“學生練學生”,最終實現(xiàn)了學生之間的雙贏。該模式體現(xiàn)了學生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師生互動,精講多練,當堂鞏固的和諧教學理念,便于教師操作,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和諧互助”的課堂以師徒互助貫穿始終
自2007年9月起開始,二十八中的課堂教學改革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學校在各學科全面推進“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也就從那時起,許多老師開始有了共同的體驗:學生們動起來了,教學效率高了。課堂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學生的成績提高了,上課時眼睛活了,睡覺的沒有了,而且敢說感問,連平時最內向的學生都敢走上講臺作展示了?!倍酥形锢砝蠋熽惐@樣評價“和諧互助”課堂。
被老師們普遍稱道的“和諧互助”課堂模式到底是怎樣的呢?二十八中校長李志剛介紹,這樣的課堂是以師徒互助學習貫穿始終,共有5個環(huán)節(jié),即“交流預習”、“互助探究”、“分層提高”、“總結歸納”、“鞏固提高”。那么,這種看起來一目了然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如何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而且能學好的效果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走進了數(shù)學課《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的課堂。
上課的老師江朝霞在導入新課以后,就讓學生們“交流預習”。老師始終穿插在各對師徒之間,觀察、答疑、抽查、詢問。后讓師徒上講臺就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為全班講解。
“互助探究”時,師徒共同學習例題。之后,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習題,師徒各自獨立做題,互相糾錯,徒弟會的先讓徒弟講,徒弟不會時師傅給徒弟講,徒弟會了再給師傅聽,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師傅向其他師傅請教后給徒弟講。教師點撥。
“分層提高”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不同難度變式題,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選擇放棄1—2道基礎題,擠出時間做難題。之后,集體交流,訂正答案,基礎題讓徒弟講給師傅聽,徒弟解決不了的題讓師傅幫忙解決,較高難度的題經老師點撥后小組討論,分層練習。
“總結歸納”時。師徒交流、總結知識點和解題方法。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點評、提升。課堂最后環(huán)節(jié)“鞏固反饋”,老師出示兩個典型題,讓學生當堂限時完成,并讓師徒互批,教師總結提升。
這就是一節(jié)完整的“和諧互助”課堂教學過程。上課的江朝霞老師說,以前完全是自己講,而且是一講到底,現(xiàn)在她覺得自己僅僅是一個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調控者。
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看法,我從三個級部中找了幾個師傅做談。七年級的一位小師傅非常興奮的搶過話筒說:“在‘和諧互助’課堂上才知道什么是責任,看著徒弟學習進步我自豪,享受成功喜悅我自豪,成為二十八中學生我自豪,連媽媽都說我仿佛變了一個人!”
七年級有一位小師傅這樣告訴記者:“和諧互助的課堂上,我成為一名小師父,課堂上,我收獲了徒弟信賴的目光;平日里,我達到全面發(fā)展。老師們?yōu)槲覀兞可矶ㄗ龅倪@套“衣服”,穿起來不僅漂亮,而且讓我們更有精神。
八年級一位小師傅說:“三年的和諧互助,我?guī)н^好多徒弟,每一個徒弟都和我建立深厚的感情。同我一樣,全班已形成了一張‘師徒網’,交叉間,全班形成了一個團結友好的集體,師傅徒弟互相把對方成績看成自己的責任,全班同學的向心力、上進心打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樣的集體里,我們收獲的不僅是成績,還收獲了如何做人。相信,有了這些收獲,在人生的任何考場上,我們都將一往無前!”
還有一位小師傅別出心裁的用記者手記撥通了他爸爸的電話,讓我聽聽他的意見,這位家長告訴記者:“如今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高分低能’現(xiàn)象讓我們家長感到十分矛盾,而二十八中卻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全面發(fā)展’尋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契合點。孩子變了,變得有責任心了,學習之余經常幫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績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進步迅速。感謝二十八中的領導老師,你們?yōu)楹⒆?、為家長提供了更高的期望!將孩子送進二十八中,是我最明智的選擇。”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課堂教學朝著理想的方向轉變,二十八中把激勵機制引入了“和諧互助”課堂。要求老師在課堂上善于鼓勵表揚,對學生的優(yōu)點點評到位,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課堂上一直處于亢奮狀態(tài)。課堂上還有物質獎勵,各學科每月發(fā)個本子,蓋上學校的獎章,學生會非常珍惜。徒弟有了較大的進步,師傅、徒弟都受獎。師徒的合作意識增強了,互助學習也就更投入了。
其次,開展評選“和諧互助之星”活動。班級開展“班級和諧互助之星”和“名師”活動,班主任通過“日匯總,周總結,月評比”的方式,協(xié)調任課教師對師徒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進步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并記入學生的成長檔案和素質評定手冊之中,每月評比班級“優(yōu)秀師傅”、“優(yōu)秀徒弟”。還讓“徒弟”們在“師傅”中民主評選班級“名師”,那些講題水平高、責任心強、幫助徒弟進步大的“師傅”成了“名師”,那股子高興勁就甭提了,“為師”的熱情也就更高了。級部開展“級部和諧互助之星”,每學期中評選出級部之星,將開展的評比過程作為教育過程。學校每學期末評選全校的“和諧互助之星”,雖然每學期只評一次,但整個活動歷時近三個月,先后經過自主申報、審核遴選、輿論宣傳、競選演說、民主投票、公開表彰等環(huán)節(jié),由于準備充分,謀劃精心,事跡鮮活,人人關注,由此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和諧互助教育場”,影響帶動了一大批明星師徒。
3、“和諧互助”要注重培養(yǎng)小師傅
“剛開始,我們感覺上課時間不夠用,原因主要是師傅沒有培養(yǎng)起來,他不會給徒弟講?!闭Z文老師陳小青說。據(jù)了解,二十八中對于“師徒結對”和小師傅的培養(yǎng)都經歷了一個過程?!伴_始,我們依照學習成績將學生分成了兩波兒,但涉及到哪個師傅和哪個徒弟組合是否最有效,我們出現(xiàn)了困惑?!苯虅罩魅沃芫暾f。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二十八中在師徒配對上逐漸找到了一條清晰的思路。“誰是‘小師傅’,誰是‘小徒弟’,不是單憑入學考試成績來確定的。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起,我們就開始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與性格品行逐一進行了解,再通過半個學期的觀察、交流、學習,才把他們粗線條地劃分成四大類: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弱。同位之中,一個成績優(yōu)秀些,是為‘小師傅’;一個成績比較弱,就是‘小徒弟’?!狈止芙虒W的副校長孫甲誠介紹說。
“當然,師傅、徒弟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實行的是動態(tài)管理。經過一段時間,個別‘師傅’會因為勝任不了而被老師調整為‘徒弟’,而有的‘徒弟’會因為進步比較大升為‘師傅’。一個班級由班主任負責,協(xié)調任課老師,根據(jù)各學科的實際情況可對師徒做一些微調?!钡乩砝蠋熇钗滠娺M一步補充。
師徒配對作為基本前提滿足以后,對小師傅的培訓就成了關鍵工作?!昂椭C互助”課堂上,教師的任務,不但要面對全體學生教學,還要對“小師傅”進行培訓,讓他們會講,善講,成為名副其實的師傅。
老師的培訓主要有課堂培訓和課后培訓兩種方式:
第一、課堂培訓。課堂培訓又分集體培訓和個別培訓兩種情況。
集體培訓一般是老師示范,學生模仿;或者學生當堂講題,其他同學補充、糾正、點評,統(tǒng)一認識后,再給自己的徒弟講。個別培訓是老師與學生一對一或一對幾的培訓。在學生互助學習過程中,老師要不停地巡視,或者參與學生的互助活動,了解學生如何講題,方法、路子是否正確,發(fā)現(xiàn)問題,老師要及時糾正,并適時鼓勵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第二、課后專題培訓。老師利用課間或其他時間對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培訓。如:重點培訓幾個“高明”的師傅,讓他們在課堂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有效地培訓使小師傅對小徒弟施教變得游刃有余,徒弟在師傅的正確引導下,進步迅速:九年級20班的張承林說:“看著我初中前一半時間的成績,我父母經常說我無藥可救,因為我上課時總是犯迷糊,不用心,可到了初二下學期,我攤上了一位好師傅常登科,他認真負責,他的鼓勵和幫助,引發(fā)了我的上進心,上課時我認真聽師傅講解,積極參與討論,成績提高很快,我對前途充滿希望!”
八年級的孫建說:“我的師傅總是對我的缺點和錯誤能夠一針見血的提出,因此,我上課自覺了很多,成績也提高了許多,師傅的鞭策不但沒有引發(fā)我任何不滿,相反,現(xiàn)在我們成了好朋友!”
七年級的杜尚業(yè)說:“我的師傅姜帆,雖然是個女生,可我很佩服她,甚至有點怕她,我的任何錯誤都休想瞞過她的眼睛。這不,這個星期六她還打電話問我媽媽我在家的表現(xiàn)呢!我比她大半年,可是在我眼中,她卻是我的一個盡職盡責的姐姐,我幸運剛進初中就碰到這樣一位好師傅。”
受上次采訪師傅時的啟發(fā),我讓一位小徒弟打電話給他的家長,這位家長非常莊重地對我說:“我是一名警察,我的妻子是一名醫(yī)生,由于工作忙,孩子由老人撫養(yǎng),老人的嬌慣使孩子變得任性而又頑劣,我雖多次教導,卻變化不大,剛上二十八中時還經常惹禍,可現(xiàn)在卻像變了一個人,能夠自覺的學習,能夠自覺地處理自己的事情,我得感謝二十八中的老師,感謝他的小師傅矯乾,是老師們好的教學方法讓孩子發(fā)生轉變,是矯乾同學的認真負責使孩子獲得希望?!?br /> 4、科研走在前面,領導個個帶頭,教師人人過關
在二十八中這樣一個大規(guī)模的學校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談何容易。然而,二十八中人卻找到了可行的推進方法:科研走在前面,領導個個帶頭,教師人人過關。
分管科研的姜冬慧主席介紹說,學校為了深化課題研究,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學校建立健全了教科研網絡,由校長任總課題組的組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的所有主任任組員,下設多個中心實驗小組,授課主任擔任中心組組長,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根據(jù)學科特點,開展獨立研究。
3年前,數(shù)學老師時紅霞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互助”學習模式,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數(shù)學組的老師開始自發(fā)地學習這種辦法,也非常有效。之后,李校長帶領全校業(yè)務干部抓住有效時機,組織數(shù)學組骨干教師全面深入課堂,對這個本土化的課堂進行總結提煉,構建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之后,逐步在全校推廣,并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和諧互助教學。學校組織骨干教師制作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備課模板并共享,形成二十八中統(tǒng)一的和諧互助備課平臺。網絡備課使“和諧互助”的課堂變得更加有效、高效。
3年過去了,二十八中的課堂教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振興教育之路越走越有希望。對于未來,剛榮獲“山東省2008年度教育創(chuàng)新人物提名獎”的校長李志剛,以一種銳意改革的精神深情地說:“這只是第一步,接下去還有很多步要走?!?他還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話對本土化的“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提出更高的追求:“不是錘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觀點:2008年10月24日,“青島市初中教學工作會暨課堂教學改革現(xiàn)場會”在即墨二十八成功召開。青島市教育局王金生局長在大會總結講話中這樣評價二十八中:“即墨二十八中課堂教學改革對五百多人的與會者是個震撼,它給人以新意,讓入會者收獲頗豐,對青島的教育改革方向是個啟發(fā),希望在座的大家借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然后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好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他對“和諧互助”課堂模式作了重要點評:有利于全面培養(yǎng)合格學生;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多了成功的體驗。這種教學模式是被實踐檢驗了的、行之有效的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來學習,來推廣。
即墨市教體局副局長蘭克庭說:“教育要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即墨市現(xiàn)在正在組織“教育教學新異獎”評選活動,即墨二十八中“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無疑是最好的。學校把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碰到的問題作為課題來進行研究,經過長期探索終于獨創(chuàng)出一種更高效的教學模式。全市各學校都要向即墨二十八中學習,深入研究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即墨市副市長李杰聽了稱贊說:“這種嶄新的嘗試非常有實效,為即墨市教育教學改革增加了新的氣息,青島市課堂改革現(xiàn)場會在二十八中召開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二十八中給即墨市爭了光,我代表市政府感謝二十八中”。
市北區(qū)數(shù)學教研員陳憶這樣評價二十八中的課堂:
“(1)這是非常務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2)教師在課堂上側重方法的指導。(3)學生交流的激情高漲?!?
萊西市教體局教研員總結了二十八中課堂教學的三個亮點:(1)全面貫徹素質教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充分給學生互助學習的空間,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而且密切了師生、生生關系。(2)教學活動“收”“放”有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3)運用“和諧互助”,加上深入探究,成功解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
青島22中鐘校長現(xiàn)場評課時這樣說:“這次會議對我的感觸非常深、非常大。步入二十八中,看了二十八中的學校管理和榮譽室、教學展廳,不由得從心里引發(fā)一種很大的震撼。但更大的震撼是第二次,是在課堂上。深刻體驗到二十八中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課堂魅力。(1)課堂上老師教得很愉快,很幸福,很輕松。把數(shù)學課上得如此輕松,老師們一定是提前做了大量的細致的艱苦的工作。這讓我作為數(shù)學同行發(fā)自內心的震撼,發(fā)自內心的羨慕。(2)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體現(xiàn)落實到位。(3)這種教學模式很好地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一再倡導的探究式、合作式學習方法。當前全國各個學校都做了很多的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現(xiàn)在看來,我們做的有點片面了。二十八中把我們大家都能做到的但卻沒有做好的做到了,做好了。我們敬佩你們的大智大勇、認真踏實!”
山東平陰校長們用“驚嘆”做出了高度評價:“貴校先進的理念、務實的創(chuàng)勁、高效的課堂、精細的管理、濃厚的文化、周密的組織、周到的服務,我們6位校長只能用“驚嘆”來形容我們內心的感受,我們走了那么多學校,到了28中才真正看到了什么是大寫的素質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和諧教育?!?
東營市墾利縣教育局高局長說:“28中是有氣質的,氣質就凝聚在李志剛校長身上;28中和諧德育是有靈魂的,雷鋒的魂魄就凝聚在28中身上,28中“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是有生命力的,高效的課堂以“師徒”為主體的學生身上。”
內蒙古科左旗校長們參觀后感慨:28中打造精神特區(qū),內化雷鋒精神,踐行和諧管理,追求教育無痕,實施和諧互助,打造有效課堂,經營和諧品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希望與28中結成手拉手兄弟學校,將28中這一青島地區(qū)龍頭學校的新理念、新課堂、新教育傳播到科左旗。
……
另外,參加會議的校長們紛紛打電話或發(fā)短信表示祝賀,暢談自己的收獲。他們用的最多的詞匯就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