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策略的思考與實踐
時間:2014/12/15
關鍵詞 化學有效教學 策略 感悟
高中化學課程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科三維目標。然而,現(xiàn)實中我們有多少是有效教學(有效指相對于學生發(fā)展和課程標準之間的距離)?有多少是高效教學?高效,這是比較性概念,高效案例確定后,隨著實踐深入開展,將有更高效案例。故實踐中有效教學比高效教學更具有指導意義。
一、有效教學的界定
從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任務出發(fā),反觀現(xiàn)實中的化學教學,許多是無效的,低效的,甚至是負效的。位于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覺得課堂時間緊張,既要落實知識及能力的培養(yǎng),又同時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的長效結果,所以往往教師會將三維目標割裂甚至在高三的教學中往往又回到了“滿堂灌”的老模式。如何在時間緊張、教學要求逐步提高的今天,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負增效就成為多數(shù)教師關心的焦點,具有較高的實踐意義。我在吸收許多成功教師的經(jīng)驗和智慧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感悟,提出化學有效教學的概念。
提出化學的有效教學,針對教學效率而言,旨在反對低效、無效、負效的教學結果,實質是依據(jù)實踐邏輯提出的,內(nèi)含否定的表達,相對教學投入,教學生成的“質”和“量”都達到了一定預期目標。
提出化學有效教學,針對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與教學價值而言,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須符合時代和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求。
二、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1、主體性策略
高一學生剛接觸高中化學,在理解和應用能力上還是有一個臺階,尤其在學習《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時,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水平一下子就拉大了差距。我曾嘗試有意識地在班內(nèi)培養(yǎng)三——五名特別有潛能的學生,讓他們在自己做好充分研究和準備的基礎上走上講臺,學做“小先生”,從開始的一道題、兩道題到后來的多題,從單一解法到多種解法,臺上臺下的學生逐漸學會了歸納總結,做到舉一反三……在學生通過實踐和反思,不斷調整提高的同時,我對其他同學進行積極的暗示,表達出對他們熱切的期待。
實踐中,每當學生學到《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課時,學生掌握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和個體之間的差異程度都加大了。這時如果采用需要投入較多時間,讓普通學生上講臺的方法,既可使所有學生保持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又可使所有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都有持續(xù)的進步,這樣的時間投入值得,對學生的終身學習也是非常有利的,要極力避免“注入式”的急功進利行為。讓學生主動學習,體現(xiàn)了學習的主體性,交將使得我們的教學更有效。
2、對話策略
對話策略就是廣泛開展學生自我對話、師生對話,開展協(xié)作理解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其中,質疑及其解決,是實施對話策略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習題教學中,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0.1mol/L和0.4mol/L。若向該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粉,則最多能溶解銅粉的質量為( )A、2.4g B、3.2g C、6.4g D、9.6g
有學生分別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和3Cu+8H++2HNO3-=3Cu2++2NO↑+H2O計算出溶解銅粉的質量分別為2.4g和9.6g,得出了兩個不同的結論。我就從學生“質疑”展開教學,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疑惑,學生思維一下子積極起來,通過激烈的爭論和冷靜的確分析,大家很快發(fā)現(xiàn)了疑點,既搞清了化學反應的實質,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又有同學質疑鈉、鎂、鋁原子失電子數(shù)多少,還原性強弱的問題,學生興奮又積極,課堂成為他們思維奔騰的疆場,分組討論點撥后,再邀學生到講臺前說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激發(fā)彼此的靈感,喚醒了潛在的悟性,不拘形式,大膽質疑,不再唱“同一首歌”。
在不斷“質疑”與“釋疑”對話過程中,還能通過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各種典型的、隱蔽的錯誤,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并恰當?shù)乩眯畔?,解決問題。
3、課內(nèi)分層策略
根據(jù)學生的智力差異和基礎差異,以及不同階段內(nèi)容的要求,每個教學過程要適當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學層面上的深度與廣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教學內(nèi)容立足于課標,有效處理教材,使其適合每個學生。因材施教不提倡分層分班教學,而是提倡“課內(nèi)分層”,這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智慧和備課投入。
由于我校為省級示范性高中,面向全縣招生,學生來自不同的初中校,學生基礎有明顯差異。為解決這一矛盾,我決定首先講授基礎知識,但講授的方式多樣化,其次,參考自己平時注意積累的“錯題集”,精心編寫所有例題、練習。從中選擇能對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且難易坡度變化較大的例題,精心設計問題,并且針對學生回答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再設問。盡管備課量極大,但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所有學生都參與了知識的探索,在不同層次的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學習。教學中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課內(nèi)分層,將學生差異轉化成學生學習資源,這是課內(nèi)分層的最大收益,增加了學生間“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的機會,大家不甘落后,你追我趕,化學學習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4、圖景化策略
化學圖景是學生由學習背景形成認知地圖的一個重要媒介,也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間的橋梁,是學生化學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一種重要載體。我們可以通過圖景(包括圖象)教學,建立由實際情景——理論模型(“建?!保聦嶋H情景(“還原”)的有機聯(lián)系,有利于抓住化學知識本質,實現(xiàn)更廣泛的能力遷移。實施圖景化策略的有效途徑是充分展示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幫助學生準確建模。教材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都是已經(jīng)選擇、壓縮、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簡約化,更具高度的抽象性。如果照本宣科,學生很難理解所學內(nèi)容。若充分利用圖形圖片、電視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再現(xiàn)”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變化過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提供信息,將化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和化學思想寓于情景的建立和分析過程中,促進學生開展分析問題的思維活動,自然地“再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規(guī)律,從而潛移默化,使學生掌握分析化學過程、建立正確化學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準確的化學模型,抓住化學學習的本質。
例如,在學習“電解質和離子反應”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強、弱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情況,及電解質溶液與電解質溶液反應時溶液中離子反應的情況,將化學反應的過程展開和學生思維深化緊密連在一起,學生很容易認識電解質溶液和離子反應的本質。
三、有效教學的實施體會
通過主體性策略教學實踐,體會到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從而提高學習化學的內(nèi)驅力,提升學習化學動機水平,這是化學有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通過對話策略教學實踐,體會到建立高密度的設疑、質疑和釋疑,培養(yǎng)學生的鉆研精神,構建“對話的課堂”,開展協(xié)作學習,是通過化學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智慧的載體。
通過課內(nèi)教學分層,體會到個性化教學設計,實施化學有效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
通過圖景化策略教學實踐,體會到化學圖景教學是化學有效教學的關鍵,有利于造就學生優(yōu)良的化學思維品質。
這些策略是化學學科有效教學需要特別強調的策略。而其他所有學科有效教學均須采用的“反饋”等策略則沒有重點闡述?;瘜W課堂有效教學的結果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的有效學習上。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策略,更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智慧把握。而教師的教學智慧需要長期積累,總結教學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心理需求,這需要教師具有高昂的工作激情,不懈追求,實現(xiàn)教育理想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