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學習成績不好而又不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差生雖然只有少數(shù),但他們的活動能量大,對班風的形成產(chǎn)生負面影響較多,對差生處理不當,不但可能毀其一生,而且還可能給社會治安帶來危害。因此,轉(zhuǎn)化差生是班主任必須面對的課題。筆者認為,轉(zhuǎn)化差生應遵循以下三條基本原則:
一、關愛學生的原則愛是轉(zhuǎn)化差生的基礎。心理學家認為,每個學生都有愛的基本需要,由于差生往往受到家庭、社會、學校各方面的壓力,有強烈的自卑感,所以差生更需要得到老師更多的愛,只有愛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要主動接近差生,與他們建立感情,不要對他們有任何偏見,更要注意仔細觀察差生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適當、及時地肯定,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即使他們做了錯事或違反了紀律,也要和藹地對待、耐心地教育、誠心地幫助。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必能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從內(nèi)心產(chǎn)生克服錯誤的強烈愿望和力量。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將愛的天平傾向于差生,起到了很好的轉(zhuǎn)化效果。
二、平等尊重的原則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可能地要求一個人,也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對我們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strong>差生在感情上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行動上表現(xiàn)出不合作的態(tài)度。因此,尊重差生,是轉(zhuǎn)化差生的前提條件。我在做差生思想工作時,要他們懂得“不尊重他人,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尊”;教育其他學生時,則要求他們以團結(jié)為重,給有缺點和犯過錯誤的學生改錯的機會。這樣,既可以消除差生的對抗心理,又可使差生樂于接受教育,從而獲得改錯的勇氣和力量。在行動上,我積極地把一些他們感興趣、力所能及的工作交給他們?nèi)ネ瓿?,通過這些活動磨煉他們的意志。
三、自我教育的原則除了愛心、尊重、信任外,啟發(fā)自我教育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強調(diào)指出:“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比绻軒椭钌业阶约喝松淖鴺?,激起他們對自己價值的正確認識,那么轉(zhuǎn)化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動力。我是通過“查一查,找缺點;想一想,找優(yōu)點;比一比,找差距”的方法,讓差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尋找差距,培養(yǎng)差生自省、自律、自強的意識。
總之,轉(zhuǎn)化差生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工作,班主任必須要有很強的責任心,還要掌握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和教育理論,深入研究差生,精心設計出能為差生樂于接受的各種教育措施,大膽嘗試。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收到好的轉(zhuǎn)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