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德育入手,改善管理
班主任要轉變教育思想,樹立素質教育觀念,不要片面理解“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這句話,不要以為班級管理職責就是組織指導好全班學生的學習。只注意抓智育,抓班級的學習環(huán)境,而忽略班級德育工作,勢必會造成重智輕德,重體輕心的局面,素質教育就難以實現(xiàn)。班級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正確的方向。班主任要利用課內與課外,通過各種活動,各種節(jié)日,向學生滲透德育知識,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養(yǎng)成遵紀守法,禮貌待人。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勤儉節(jié)約等社會美德。班主任確實要做到多觀察,常檢查,請督促,多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實際問題。
二、以愛心入手,幫助學生愛心是教育的基礎。缺乏愛心的教育就好象是無源之水。只有把愛灑向學生的各個方面,遇到問題才會沉下心來,千方百計耐心說服學生,才能使學生受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真正及靈魂的教育。班主任應當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對待學生的困難,盡力幫助,對待學生的憂思,熱情化解,真切的關心,體貼他們,這樣必然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情,人間的溫暖,從而激發(fā)強烈的親情感。在關心的過程中,要啟發(f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在關心,幫助學生的同時,引導他們看到自身在班級體的地位和責任,在學習,活動中,自覺擺在主人翁的地位,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獨立的。有主觀的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三、以尊重入手,因人施教
為人之道,既要有嚴,有關心,有尊重,這是教書育人的前提和保證。對學生的尊重,應該貫穿于班級工作的全過程,學生思想,學習,生活方面的傾向和問題要處處留心,學生的意見,建議,甚至批評要虛心聽取,對正確的要給予肯定和尊重。同一年齡段的學生,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共同特點,同時也存在著個別差異。比如,有的同學膽大,有的同學膽?。挥械耐瑢W溫順,有的同學桀驁;有的同學好動,有的同學好靜;有的同學吃“軟”,有的同學吃“硬”。所以同樣處理一件事,對不同的對象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切忌“一刀切”。班主任只要注意每位學生時常顯現(xiàn)出來的外部特征,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因人而地進行教育,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以理解入手,鼓勵學生
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種提法“理解萬歲,成人需要理解,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教師一味苛求學生,以貓對老鼠的姿態(tài)而自居,到頭來只能使自己變成孤家寡人。學生富有幻想,常常有一些近乎離奇的想法和做法,對此,班主任要理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一旦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這樣做,容易加深學生與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效果。另外學生的事要讓他們自己去做,教師不能事事包辦代替,教師應該當好參謀,給予啟發(fā),引導和鼓勵。我多次組織學生召開主題班會,對同學們做的對,干的好的事,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同學們在成功的喜悅中增強了自立意識,堅定了自我成才的信心和勇氣。
五、以溝通入手,消除障礙
社會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由于受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時時都在接受新知識,新思想,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在不斷變化。要管理好班級教師必須和學生交談溝通。根據(jù)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經驗,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居于老師的“師道尊嚴”,看到教師高高在上,害怕與教師交談。這樣就容易與教師產生代溝和心理障礙。因此,班主任要與時懼進,迅速的去適應新的環(huán)境,新的思想,不要使自己變成“古董”和“老朽”。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以坦誠換取信任,做學生的知心人。通過溝通了解他們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消除師生之間的障礙,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上學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