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組合作管理班級就是從班主任被動管理學生轉變?yōu)閷W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班級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關鍵詞: 小組合作 班級管理 管理策略
現(xiàn)代教育越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我發(fā)展能力,強調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tǒng)班級管理模式過多地強調班主任的“管”,而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素質教育向縱深推進的今天,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其掌握自我管理、表達、討論、交流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xiàn)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志?!毙〗M合作管理班級目標就是從班主任被動管理學生轉變?yōu)閷W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班級向更高層次發(fā)展。以下是我多年來運用小組合作方式管理班級的具體做法。
一、科學分組
小組學習自然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團隊,一個班集體就是由這樣的多個小團隊組成的。所以,小組的合理分配至關重要。根據班級總人數,先確定小組,每個小組大概六、七人最為合適,一個班能分六七組。小組人數確定后就是合理調配人員,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綜合考核全班學生平常的學習習慣、愛好、性格、性別、成績、不足等因素,按照ABC三個級別劃分,把平時各方面表現(xiàn)都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確定為A,表現(xiàn)一般的確定為B,表現(xiàn)不足的確定為C。然后按照人數將ABC不同級別的學生平均安排到各組,這樣確保每個小組的實力不相上下。
二、精心選好小組長
小組分配好后,接下來就是選好小組長。以往的班級管理是成立一個班委會,由班委會配合班主任管理班級,班長自然就成為僅次于班主任的主要角色了。但學生的能力畢竟有限,所以多還是班主任一個人在管理,萬事包辦,不論巨細,事必躬親。這種管理方法既辛苦又有很多弊端。盯得緊一點,就會管得太死,放開一點,就成為粗放式。所以大多數班主任都弄得身心疲憊,叫苦叫累。但在小組合作管理中,這種現(xiàn)象就不會存在了。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小組長必須由表現(xiàn)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擔任,既要能在各個方面起到帶頭作用,又要特別負責,由小組長管理小組成員,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配合和監(jiān)督。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在學習、勞動、紀律等方面都以團體為單位,不再針對哪一個學生。小組長直接和班主任聯(lián)系,班主任直接給各個小組長布置任務。班級制定小組在學習、勞動、紀律等方面的考核項目和內容,每周總結一次,評選出優(yōu)秀團隊,到學期末再進行統(tǒng)計,上報學校,獎勵最優(yōu)秀的團隊,而不是獎勵哪一個人,這樣,就連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拿到獎,他們學習就有積極性了。這樣,在團隊內部就會形成組長與組員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相互監(jiān)督、相互督促的團隊精神,這樣就達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的目的。
三、細致制定考核內容
分好小組,選好小組長后就是制定小組考核細則,讓組員明白自己該怎樣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目標。所謂擁有目標,一是指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有高遠目標,二是指對自己要有成長目標。如果我們每天所思所想的都是學生能考多高的分數、今天又有幾個學生在知識競賽中得了什么獎,那這個班級的學生恐怕不會有太大的發(fā)展。我們應從學習、勞動、紀律、活動等方面著手,詳細制定小組考核細則,細則要全面、細致,既要注重學習,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達到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處事、學會做人的目的。這樣,每個小組就會按照小組考核細則去努力,小組長和小組成員就會齊心協(xié)力地管理好本組的勞動、紀律和其他方面的活動,并努力爭取好的成績,不甘落在其他組的后面。班級就會形成一種奮發(fā)向上的活力,有團結,有合作,也有競爭。平時學生搞活動,我從不點名,我只問組長:“某某組,人到齊了嗎?某某組,準備好了嗎?”這樣就不用班主任親自東一趟、西一趟地跑了,就會輕松省事多了。
四、合理分配任務
小組內的事情比較多,不可能由小組長一個人來完成,這就需要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所長承擔不同任務。每個成員都會承擔相應的任務,就連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要承擔任務,管理小組。這樣,他們就不會受到冷落了,而感覺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感覺自己還屬于這個集體,也就不會再調皮搗蛋、厭學了,就會積極努力地學習和遵守紀律了。這正好實現(xiàn)了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五、及時制定考核評價細則
有了考核細則,責任才能到人,小組才會按照細則督促本小組成員努力去做,力爭本小組在各個方面都取得好成績,做到班級最好。而考核評價又是一個動態(tài)管理過程,所以,可每周總結一次,對于小組在學習、勞動、衛(wèi)生、活動、紀律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對于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予以指導。每周評出本周表現(xiàn)優(yōu)秀和不夠好的小組,激勵優(yōu)秀小組更加努力,表現(xiàn)不足的小組則對照優(yōu)秀小組積極追趕,力爭使本組在下一周不致落到最后。這樣班級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和競爭氛圍,學生就會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也會因此輕松許多。
六、藝術性地談話
做到以上不是就萬事大吉了,班級就不會再有事情發(fā)生了。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會有各種事發(fā)生,如果小組長和小組成員解決不了,那該怎么辦?比如個別學生因學習、個性等因素融不到小組里面,小組長和小組成員束手無策,這時候就要班主任出面解決,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學生談話。有一種觀點是班主任和學生談話越多,就越了解學生,班級管理就越來越好。我認為不盡然,再甜的糖,吃多了也膩;再好的藥,吃多了,病菌也會產生抗藥性。談話要“適時、適地、適情、適景、適人”,我認為這樣效果才最好。因此,班主任要把握談話時機,在適當的時候,如某學生平??伎円话悖加幸淮慰嫉貌诲e,班主任就要抓住時機,給他一句親切的鼓勵,這時恐怕“一句頂一萬句”。
七、多搞活動,抓亮點
班級管理尚“活”不尚“死”,一個只知道讓學生讀死書的班級管理最終只會導致學生厭學、反應遲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憨”。它的弊端是非常大的,殊不知,學生的潛質是很優(yōu)秀的,我們要有意識、有步驟地開展一切可能開展的活動,如一分鐘演講、辯論會、春秋游、晚會、球賽等文體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然后才會喜歡學校,喜歡學習。在活動過程中,班主任要仔細觀察,細心體會,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把它作為一個亮點在班級里宣傳,讓其他學生或小組來學習,為班級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總之,打破傳統(tǒng)觀點,增強現(xiàn)代管理意識,我認為這是班主任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我堅信,只要肯動腦筋,勇于探索,班主任一定會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