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時間:2015/1/14
一、把握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一)課前預習。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提出適當?shù)淖詫W要求:1.帶著問題、有目的的自主學習。2.自讀課本。大字慢讀,小字快讀,讀書時要求學生不動筆不讀書,養(yǎng)成學生動筆的習慣,在重點知識點下劃線,重點詞語加著重號,難點畫圈,疑問打問號等等。3.提出疑問,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
(二)課堂學習。1.師生互動。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明確自己的地位外,還要明晰師生互動的最終目標: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教師在多年的習慣性講解中應多融入一些思考、想法,設法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究,在不斷的質疑和思考中尋求學習的樂趣,從而真正給予學生思考的天地和創(chuàng)造的靈感。因為只有讓學生好疑,才有探究的原動力,今兒才會有所發(fā)展。2.生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小組活動是生生互動的主要載體,其中包括小組討論、辯論、相互評議等形式。這可以就課堂內容、學生素質靈活安排。對于教師來講,生生互動并不意味著無事可干,相反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生互動淡化了教師的直接參與,教師不做運動員,可以做裁判員;不要做演員,但要做好導演。3.群體互動。在群體中可以培養(yǎng)人的相互關心、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態(tài)度及參與意識與交往能力。在我們課堂教學中,基本是教師和學生的直接交往,缺少學生個體間的直接交往和群體的融合。
(三)課后復習。通過復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所有知識前后貫通。首先,復習目標要具體準確。其次,通過獨自默寫、同桌之間相互啟發(fā)等方法進一步強化記憶。復習的目的是將所學知識前后溝通,最終達到靈活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今兒拓展思維,每個人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習質量,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習效率。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一)把握學生心理,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出“在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學生的到的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受到過分的溺愛,在學習上得到過多的幫助,依賴性強,所以遇到困難容易產生情緒低落,并逐漸形成了行為退縮的不良人格,在對自立自強的認識和態(tài)度上也還存在偏差。這些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
(二)利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真實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并針對學生思維的疑點、難點設計問題。發(fā)動學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表演,從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指導學生行為實踐,促進知識內化,做到知行統(tǒng)一。在進行“人生當自強”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自立自強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學會自立,培養(yǎng)自強精神,我準備了著名的盲啞女作家、貝多芬和康德等人故事,還有我國的桑蘭、張海迪等人事跡。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多媒體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生動、形象、直觀,而中學生的思維又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對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營造弄濃厚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新奇感、驚訝感、新穎感,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實際教學中,總是多種教學手段并用,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就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使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勃勃生機!正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