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意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靈魂”。而班級是學生學習的搖籃,也是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最理想的場所。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班級的成敗。
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班級管理工作中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因此,只有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能安心地學習,快樂的生活。為進一步加強班級管理,本人結合專業(yè)特色,將哲學思維運用于班級管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要講究方法,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否則會事倍功半。作為政治老師,我在管理班級時運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滲透,多年班主任經歷讓我感覺到,利用哲學思維進行班級管理能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一、從班級管理的目標看
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思想、生活和學習氛圍。這就需要本著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去看問題,更需要不斷的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密切關注班級變化發(fā)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guī)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這是我們班級管理工作能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唯有此,方能順利實現班級管理的預期目標。
二、從班級管理的原則看
1、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自身規(guī)律)。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即個性。班主任只有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塑造學生。忽視差異性、多樣性,把學生培養(yǎng)成千人一面的作法是違背青少年的成長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
2、要用聯(lián)系的觀點去分析學生。紛繁復雜的社會猶如一口大染缸,身處其中卻一色不染是不可能的。學生的不良言行、錯誤思想和異常情緒總是和家庭、社會有一定聯(lián)系的,盡管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他們也可能是受害者。因此,班主任要理解同情有問題的學生,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刻,沒有必要對他們的錯誤缺點大驚小怪,應該從各方面找一找責任。
3、要用發(fā)展的觀點去對待學生。學生的發(fā)展有兩個趨勢——變好和變壞,變壞的畢竟是極少數。班主任要堅信絕大多數學生的好的發(fā)展前景,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把順其自然和規(guī)范要求結合起來,有所為有所不為。學生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發(fā)展,班主任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學生,對后進生尤其要注重這一點??吹桨l(fā)展,就有希望;充滿希望,就會耐心細致地去工作。用一顆平常心去關注學生的變化。
4、要用全面的觀點去評價學生。學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習慣是一個互相聯(lián)系的諸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因此要從總體上評價學生。既看到優(yōu)點,又不可忽略缺點;既注意主要方面,又旁及次要方面,防止片面的觀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庇腥秉c的學生才是正常的學生。班主任用全面的觀點看待學生,就能在既欣賞學生的閃光點的同時,又能容忍學生的不足,并在指出缺點時把握分寸,使有批評的教育成為成功的教育。
三、從班級管理的實踐看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個班級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學生,怎樣管理班級才能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呢?這就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分析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并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這是我們正確認識學生和解決問題的關鍵。班內六十多個學生就是好比六十多朵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生長特點,需要采取適合其特點的養(yǎng)護辦法。有的學生自制力強,能夠很好地遵守紀律,就不需要班主任再去用紀律約束他,有的則相反;有的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做得很好,并能夠幫助同學,這時也不需要班主任再向這樣的同學進行互助教育,需要的是對他進行鼓勵、表揚。通過日常觀察,與學生交流,總結了每個學生的特點(包括性格、優(yōu)點、不足、特長等),以此為基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班級管理,不僅使班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師生關系也會變得非常融洽,更重要的是使班內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了進步,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2、從點滴做起,注重量的積累。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一個問題是學生的習慣問題,這也是一個難題。學生在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各方面的優(yōu)良習慣怎樣培養(yǎng)?不良習慣如何除掉?我的經驗是,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注重日積月累,一點點兒地改掉壞習慣,逐漸地培養(yǎng)優(yōu)良習慣。因為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tǒng)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班級同學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班級要營造良好的學生和生活環(huán)境,都需要倚仗日常“量的積累”。
3、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班級管理實踐中,難免會不斷遇到新問題、產生新要求,也推動著我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需要密切關注班級變化發(fā)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guī)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這是班級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4、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在曲折中求發(fā)展。任何事物發(fā)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這要求我們要正確對待事物發(fā)展道路上的曲折。班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關系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因而工作頭緒多、任務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難免會出現失誤,使班級管理出現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堅信前途的光明,滿懷信心,及時總經驗教訓,更正錯誤,修補不足之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教育能力,使班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總之,班級像一座長長的橋,通過它人們方能跨向理想的彼岸;班級像一條長長的船,乘著它人們才能越過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原、鄉(xiāng)村、城鎮(zhèn)。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得益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可能是孤立的;得益于內外因的有機結合,不可忽視另一方;需尊重學生的良好個性發(fā)展,忌千篇一律;注重量的積累,不可一蹴而就;科學指導的同時,更注重實踐第一的觀點;我們需要時刻把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運用哲學思維來管理班級工作,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好風憑借力,揚帆正有時”,借助哲學思維這一思想風帆,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也必能迎風起航,順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