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生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和領(lǐng)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lǐng)路人。班主任職責的重要性決定了班主任工作不僅需要滿腔的熱情,不僅需要滿腹的理論知識,不僅需要愛心、公平心和耐心,它還需要講求一定的藝術(shù),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受學生愛戴的班主任老師。
一個班主任,面對班上幾十名學生,怎么才能解決好學生的思想問題,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項重要的經(jīng)常性的工作就是與學生談話。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有關(guān)信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最簡單的途徑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談話。不管是集體的、個體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成功的或者失敗的,都能給班主任提供某些信息。甚至連學生談話時的表情、神態(tài)、舉止也都包含著某種信息。談話對于師生之間溝通思想、交換意見、交流信息、解決矛盾、融洽感情、增強信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愿意向班主任吐露心聲,反映班級的真實情況,班主任才可以掌握同學們的思想動向,使班級工作保持正常運轉(zhuǎn)。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師總是希望通過談心,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達到影響、教育學生的目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談話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實踐表明:有的談話收效甚微,不著邊際,學生聽了入耳不入心;而有的談話則效果顯著,就像一把金鑰匙,一下子就能打開學生心頭的鎖,能使學生如沐春風,有“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原因何在?談話是一門學問,要講究策略。
那么,在與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談話時,班主任應做到哪幾點,才能取得較好的談話效果呢?
一、談話前的準備工作
如同為了上好課,必須備好課一樣,班主任在與學生談話前也要“備課”。
1、確定談話的對象
學生很多,找誰談呢?抓主要矛盾。比如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學生,往往總會有幾個令人“傷腦筋”的學生,這幾個學生雖說人數(shù)不多、但也頗有“攪得周天寒徹”的本事,這一定是班主任談話的對象。再有就是學習成績、心理起伏比較大的學生,需要班主任及時幫助他解開疙瘩,不然問題可能會積重難返。
2、了解談話對象
談話要杜絕信口開河、漫無邊際,應事先有所準備,有目的性。教師同學生談話的目的,是把個人的正確觀點及看法,說給對方聽,實質(zhì)理解并接受。為達到目的,教師在談話前要有準備,要對所談的對象起碼有一個大致了解。班主任在找學生談話前,首先應從多方面了解學生,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chǔ)。如先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緒、家庭和周圍關(guān)系等情況以及相關(guān)的背景材料,然后再確定談什么,采用什么方式談。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較好地細致地達到談話的目的。那種把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隨意叫到辦公室,不查來龍去脈、不問青紅皂白,當眾譏諷挖苦,隨心所欲,談到什么算什么,或耳提面命,或疾言厲色,實際上這種談話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其結(jié)果必然是既浪費了時間,又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其自我防御,避而遠之。
3、注意談話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
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學生的性格、氣質(zhì)有差別,有人瀟灑,有人激昂,有人樂觀,有人低沉,等等,即使是同一個人,精神面貌也不可能每天都一樣,有時積極主動,有時消極被動??傊?,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同學生談話時,要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選擇好談話時機,運用不同的語言藝術(shù),那么談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把握談話的時機,選擇好談話的時間、地點
一般來說,當學生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時,已經(jīng)自責,需要諒解;當心中充滿郁悶,需要排遣時;當取得成績,滿心歡喜,需要認同時;當處于迷茫狀態(tài),一籌莫展,需要指點時,都是與學生談話的最佳時機。而這些情況都是屬于學生的“私隱”,所以,時間的選擇要根據(jù)工作安排情況及學生思想狀況與情緒表現(xiàn),不然學生“火”,老師也“火”,兩者硬碰硬,收到的反而是負面的效果。因此,時機選擇方面要當學生心平氣和,情緒穩(wěn)定的時候來進行。 另外,場合方面也比較講究,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找學生談話,因為那是屬于學生的“私隱”,他們一般不愿被別人知道。我們要選擇一些比較清凈易于安心,不受外來干擾的場所,應盡量避開人多的場合,使學生感到親切、自在,那樣就能使兩者暢所欲言。
二、談話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jié)性問題
“細節(jié)決定成敗”,與學生的交談是一門精細活,需要我們班主任一絲不茍對待。
1、要注意談話的情態(tài)
談話時表情要友善、親切,目光溫和,充滿愛心,不可面若冰霜,也不可嬉皮笑臉。談話時要根據(jù)話語內(nèi)容輔以必要的手勢,以便于溝通情感,體現(xiàn)言語意圖,但手勢不宜過于頻繁,幅度不宜過大,不宜手舞足蹈,不可翹腳架腿。談話時要隨著情緒和氣氛變化,采用適當?shù)恼Z調(diào),或輕或重,或緩或急,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以更好地傳遞思想感情,增強表達效果。
2、要平等的對待談話學生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班主任對學生談心必須動之以誠,也就是以誠心來打動學生。在談心中,班主任如果真誠地對待學生,把自己當成與學生在人格、尊嚴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那么就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做到與學生心靈的溝通,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可抗拒的親切感,“話匣子”也就容易打開了。
3、談話時要進行角色轉(zhuǎn)換
學生犯錯或做錯事,原因是多方面的。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時,不要一味地責怪學生,要設(shè)身處地的為學生想一想,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上,去考慮問題,客觀地想想對方的處境,分析產(chǎn)生錯誤的思想根源,只有“將心比心”地分析問題,學生才會接受。班主任如能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設(shè)身處地多為學生想想,尊重他們,相信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利用各種條件及時加溫,學生心中的上進之火,定能熊熊燃燒起來。
4、談話的態(tài)度要平和,語言要委婉
班主任整天和學生打交道,免不了要發(fā)生一些碰撞。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談話的態(tài)度要盡可能平和,平易近人,尤其是對后進生。班主任在與后進生談話時,如能態(tài)度溫和,平易近人,把他們看成是“受了傷的花朵”,不嫌棄他們,用滾燙的語言去溫暖他們,伸出溫暖的手去挽救他們,他們就會把班主任當作親人,在心理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解釋。
5、注意談話的內(nèi)容和方式
在找學生談話時,要事先設(shè)計好談話的內(nèi)容和方式及技巧,這是談話成功的關(guān)鍵,假如你的談話沒有內(nèi)容,滿口說教,那么再多的談話,也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只能事倍功半。如:有一個學生兩天沒到校上課,在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劈頭就說:“你缺了兩天課,無故曠課是要處分的?!蓖瑢W馬上對答道:“我生病了?!苯處熡终f:“生病必須有醫(yī)院證明,你明天必須將假條交上來,不然就是曠課。”這種居高臨下的談話,也許能一時壓服,但不能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如果將上面的問話換一種方式:“某某同學,這兩天你沒來上課,大家都很想你,現(xiàn)在你來了就好,我想沒有特殊原因你是不會無故缺課的?!蓖瑢W回答:“老師,對不起,我生病了?!崩蠋熽P(guān)切地說:“是否需要再休息幾天?!倍潭痰膸拙湓?,同學心里卻熱乎乎的。由此可見,不同的談話內(nèi)容和方式,產(chǎn)生的效果會截然不同。
6、要注意及時反饋
教學工作有一個反饋的環(huán)節(jié),班主任的談話也要有一個反饋的環(huán)節(jié)。班主任的談話,一般對學生都有所觸動,某些學生對班主任的批評還會懷恨在心,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但對過去的行為不反省,反而變本加厲,為所欲為。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要再次與之談話,及時采取補救的方法;而對于那些能夠把班主任的談話落實到行動中,積極進取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的表揚、鼓勵,以令其不斷進步。如果我們通過及時的反饋,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及時采取有效地措施,鞏固談話成果,談話效果就會更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班級工作的開展。
三、談話的原則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應遵循談話的“四有”原則,即:有趣,有據(jù),有數(shù),有度。
1、有趣原則
談話要保證有意思、有情趣,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接受。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對感興趣的信息易于接受。因此,班主任在找學生談話的時候,要堅持有趣的原則,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談起,這樣才能使你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才能使學生樂于接受你的觀點?,F(xiàn)在有很多的學生對上網(wǎng)、玩游戲特別喜歡,所以班主任在和學生談話時就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發(fā),可以向?qū)W生了解一些有關(guān)網(wǎng)絡(luò)及游戲的知識,從而使學生對班主任的談話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這樣就方便了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工作。
2、有據(jù)原則
談話要做到有理有據(jù)。如果班主任向?qū)W生灌輸某個道理時,舉例純屬子虛烏有,或只談空話,學生不僅不會接受,反而會感到反感。班主任的威信,在學生心目中將會大大下降,如果班主任批評學生的事實不確鑿,理由不充分,學生不僅不會違心認錯,反而會據(jù)理反駁,使班主任處境尷尬,所以班主任與學生談話一定要做到言之有據(jù)。
3、有數(shù)原則
談話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掌握好有數(shù)性原則?!胺彩穷A則立,不預則廢”。對學生談話,當然也不例外,找學生談話,事先班主任要明確談什么,怎么談;要力求談一次,成功一次。良好的準備能確保談話的成功。
4、有度原則
談話要掌握好尺度。班主任與學生談話,要掌握好尺度,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學生,更不能因為一時不高興,說一些有損學生自尊心的話,甚至對學生進行恫嚇或辱罵,其標準要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法令,以及道德規(guī)范為準繩,不能在學生面前散布偏激的言論,發(fā)一些不著邊際的牢騷,對學生談話也要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性別、性格、年齡等不同,對其談話的內(nèi)容、方式也應不同。
我們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都有這樣的體會,成功的談話,可以使學生深受教育,有所啟發(fā),有所收獲,甚至會影響到他的一生。而失敗的談話,可能會使學生一無所獲,甚至產(chǎn)生不滿情緒,或者產(chǎn)生逆反心理,結(jié)果和我們談話的目的相違背?!胺彩穷A則立,不預則廢”,總之,班主任找學生談話,事先應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明確談什么、怎么談、要達到什么目的,要把握好談話的原則,同時還要講究談話的藝術(shù),或開門見山或循循誘導或旁敲側(cè)擊,這樣班主任的話才能使學生入耳,班主任的聲音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班主任的意圖才能巧妙地傳遞給學生,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思考
時間: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