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面
1、 老師所帶過的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他們會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嘛?
答:在心理咨詢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主要是情緒問題,一般的心理問題,學習壓力,異性交往,同齡人交往等人際關系上的問題。一般來說,很多學生都是自己來找老師的,少部分是通過班主任轉介的。
2、 對于學生的壓力方面,老師認為學生的壓力最多是來自哪方面呢?一般學生的壓力會表現(xiàn)在哪方面?一般哪些措施最能幫助學生減壓?
答:我覺得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家庭,這是由于父母的觀念,他們都認為讀書就是一切。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高中生的主要任務是成長,包括讀書,還有人際交往。特別是異性交往上,父母對此不了解,干涉太多,他們缺乏指導的能力,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父母所處的時代異性交往是比較封閉,現(xiàn)在則是比較開放。學習壓力上學生大多會有心理落差,可能學生在初中時在班里是尖子生,到來一中有可能失去以往的優(yōu)勢。由于平衡招生政策,只要中考有405分都可以參加電腦派位,由電腦決定他念哪一間中學。這樣就變成不是學生選學校,是電腦選。這種招生策略使高中的普及率有所提高,但是相對的學生的質量有可能下降.例如高三若有1200人,有600人能考上已經(jīng)很不錯,剩下的600人其實是很想學好的,但是由于心理落差而放棄了。也有學生是由于適應不良,特別是高一的新生,易形成厭學,高中不如中專技校好等觀念。作為心理老師,我主要是幫他們做利弊分析,減少厭學的情緒,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3、 學校每月都有月考等考試,學生(尤其是高一的)能適應嗎?會不會有學生不適應,出現(xiàn)例如考試焦慮等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學生一般成績如何?是由于基礎差,怕考不好還是其他原因?這種情況要給予學生哪方面的輔導?
答:其實月考是每間學校都會有的,我自己也覺得是必要的,知識是需要檢測的,有不少學生是依靠這種考試壓力來學習的??荚嚱箲]在學生當中是很普遍的,但只是一般的狀態(tài)性焦慮,考完試也就消失了。特質焦慮較少。出現(xiàn)考試焦慮的學生一般會影響正常發(fā)揮,主要原因是怕考不好而覺得自己很失敗。考試焦慮最直接的原因是擔心成績不理想,當然也有其他間接因素:在重點班上的激勵競爭,學生的攀比心理等。針對這種情況,我主要是開展考前減壓訓練,召開關于考試焦慮的講座,介紹一些考試技巧,四步復習法等,同時在心理咨詢中引導學生樹立“考試成功=考出自己的水平”的觀念,消除攀比的心理。
我主要是從以下三方面去幫助學生減輕考試焦慮:1、傳授考試技巧,例如進考場時向監(jiān)考老師,向同學打招呼,給予自己積極暗示。2、學會自我放松。在咨詢中會使用一些一般性的放松方法3、舉辦講座,介紹考試技巧,調節(jié)考試心態(tài)等。如果是嚴重考試焦慮的學生,我會利用系統(tǒng)脫敏法幫他減輕焦慮。不過還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再考慮使用哪種方法。
4、 我看到成績單上有些學生兩科的成績很懸殊,這是學生主觀原因,特別愛學某一科造成的還是其他客觀原因?
答:其實學生學科之間成績懸殊,很多時候是學生對科任老師的偏愛而對某一學科特別喜愛。所以一間學校的好壞主要是看師資力量。其實是由于現(xiàn)今的高考制度給予了學生偏科的資本。因為高考的模式是3+1+綜合,到了高二分班后,學生在個別學科的優(yōu)勢就會很顯現(xiàn)出來,更會加重他偏科的傾向,因為目標性更強,學生更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學。
偏科還與師生溝通有關系。上面也提到學生偏科的原因很多時候是由于喜愛科任老師。但對于師生之間的溝通,我覺得不能過于理想化。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我們國家是實行大班教學,而不想歐美國家實行小班教學。高中老師普遍壓力大,工作量多,基本是從早上6點一直到晚上10點才下班,需耗費很多精力,能完成基本工作任務已經(jīng)很不錯,因此可能沒有太多的精力與學生溝通。同時學生還沒有樹立主動與老師溝通的觀念,在現(xiàn)今的教育體制下,要改善師生交往的狀況,最重要是讓學生主動找老師,讓老師去了解學生的需要;同時老師也應引導學生主動去尋求老師的幫助。讓老師找學生,這不現(xiàn)實。
我覺得師生之間的矛盾,其實是可以緩解的。我認為師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有:
1、高中生自我意識的覺醒,對老師的觀念不認同,堅持自己的想法。
2、高中生看問題還缺乏全局性,習慣從個人角度,特別是個人的喜怒哀樂出發(fā),如老師的授課方式他不習慣,他會認為老師故意針對他,卻沒想到老師是根據(jù)全班大部分同學的接受能力去授課的,他以自己為中心,忽略了整體。
3、老師的素質,老師所面臨的工作壓力,職業(yè)倦怠還有各種因素也會影響師生的溝通。
因此我覺得改善師生溝通不僅僅與老師學生有關,還關系到政府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改善教師的福利,從物質上給予教師支持。其次可以增加師資力量,減輕老師的工作量。
5、 班上學生有沒有厭學情緒?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如上課不認真,不交或遲交作業(yè),對待老師的要求不予理睬,曠課,遲到,早退?根據(jù)老師的分析,學生產(chǎn)生這種情緒的原因有哪些?老師如何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如果屢教不改,老師該如何處理?
答:在心理咨詢中,有不少學生會有厭學情緒,這主要是學生關于自身升學與擇業(yè)的矛盾。就如上面所提到的1200人中只有600人考上,剩下的600人就會考慮自己高中畢業(yè)后要怎么辦?讀中專會否更好?畢竟中專是學習一門技能,更有利于將來的就業(yè)。由于受到社會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降低他們對自己學業(yè)的價值認同。最明顯的是大學生與中專生的就業(yè)收入相差不大,雖然工作性質不一樣,但直觀的經(jīng)濟效益還是體現(xiàn)不出學業(yè)的價值。
一般來說,針對厭學情緒,一般來說做職業(yè)生涯設計來緩和厭學情緒,但并不實際。在大學職業(yè)生涯設計并不普及,高中就更少。所以職業(yè)生涯設計的責任一般是由家庭承擔。若是條件允許,父母可以求助于社會的專業(yè)機構,讓孩子接收相關的信息,讓專業(yè)機構通過評測為孩子做出職業(yè)生涯設計,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情緒,人際交往方面
6、 有學生不能融入新的班集體或者性格孤僻,不善于與同學交流,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同學們的歸屬感?主題班會的幫助大不大?
答:主題班會有一定的作用,可以交給班干部來上,由學生自己控制??梢栽诎鄷吓e行關于人際交往方面的主題班會,在假期里也可以組織集體活動,拉近同學們的距離。但是考慮到安全問題,學校一般是不允許老師組織學生外出的。另外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視,班主任作為班的領導人,對學生進行管理,在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同學的歸屬感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還要兼任幾個班的任課老師,可能沒有這么多精力去做。如果條件允許,班主任能只帶一個班的話,這更有利于發(fā)揮班主任的作用。
7、 早戀問題在一中的情況如何?學校主要采取哪些措施來制止和預防呢?老師您又是怎樣看待的?如果您發(fā)現(xiàn)班上有學身談戀愛,您會如何處理?在屢教不改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處理?對于學習成績好與成績不好的,要不要分別對待?
答:其實每間學校都會有早戀的問題。畢竟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并不具備談戀愛的資格,因為有更重要的事等著他們。社會與家庭的反對也讓學生有所顧忌。我認為早戀不應該是一種現(xiàn)象,而是一種行為,早戀的原因一般有3個:
1、 在家庭里缺乏愛,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2、 區(qū)分友情與愛情的能力不足
3、 社會環(huán)境,影視作品對學生的影響
一般來說,我們界定早戀主要是從生理年齡的角度,其實應該從心理年齡去界定,有部分學生的心理成熟度發(fā)展得比較早,也有學生從高中在一起一直到結婚,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畢竟這只是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還是不能堅持到最后。所以對于高中生的早戀問題,我們要有技巧,避免羅蜜歐與茱莉葉效應。其實老師與父母對于學生早戀問題,不用過于擔心,百般干涉,這樣反而更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同時高中生自尊心很強,我們要在保護好他們的自尊上再做出引導。在心理咨詢中,我一般會問他們三個問題:
1、你覺得高中階段最重要是什么?
2、可以做到學習與戀愛兩不誤嗎?
3、如果能,你是怎樣做到的?
一般來說,老師和家長的反對,學生都會有所顧忌,也會去思考這些問題。學生其實還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人格,還是需要從他人,從社會上獲得支持與認同。
我覺得要防止早戀,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正常的異性交往。一對一最容易發(fā)生早戀行為,學生也需要這種體驗,想從愛情中得到。在對異性的了解增多,這種需要得到滿足,能降低早戀發(fā)生的可能性??梢韵驅W生介紹這個比喻:高中是一個池塘,這里有不少的魚;大學是一個湖泊,這里有更多其他種類的魚;社會是一個大海,這里不僅有魚,還有其他物種。因此愛情的選擇是多種所樣的,并不急于一時。對待早戀的學生不應該堅決反對,這樣學生的共情得不到滿足。其實學生也不需要你幫他作決定,他只是想得到你的認同,我們可以幫他做利弊分析,問剛才提到的那三個問題,這樣學生會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8、 現(xiàn)在網(wǎng)絡應用越來越廣泛,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大,學生會否因為網(wǎng)絡影響了學習?情況嚴重嗎?學校會采取哪些引導措施?
答:網(wǎng)絡的應用不僅對學生有影響,對整個社會也有影響,就是因為網(wǎng)絡,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所以網(wǎng)絡的應用對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去學習,例如看高考備考的錄像,做研究性課題。當然也會有學生沉迷網(wǎng)絡,這大多是來自家庭問題。學生出現(xiàn)情感缺失,家庭成員溝通受阻,導致學生從網(wǎng)絡上去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對此學校首先是加強管理,內宿生不許出外。其次社會應該加強對網(wǎng)吧的管理。不少網(wǎng)吧門前都貼有:“未成年人不得入內”的標語,但是在里面上網(wǎng)的絕大多數(shù)是學生。因此加強對網(wǎng)吧的管理刻不容緩。有些家長不愿意孩子假期里在外面上網(wǎng)就在家里開通了網(wǎng)線。假期結束就取消了網(wǎng)絡服務,但是就有學生以此要挾不開通網(wǎng)線就不學習。針對高中生自制力不足,因此還是建議家長不要在家開通網(wǎng)線,以免學生沉迷網(wǎng)絡。
9、 每次考試后,一定會有些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灰心氣餒,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同時,我們應如何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
答:主要還是通過觀察,從日常的精神狀態(tài),人際交往上的變化去觀察。其實大部分學生還是會主動求助于心理老師,但還是有少部分學生缺乏這種主動性,這就需要班主任細心去留意,去觀察。針對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引導學生換個角度看問題??梢赃@樣給學生分析;他這次考了第10名,那么他進步的機會就有9個,如果他考了第5名,進步的機會就只有4個。這樣讓學生從負面情緒解脫出來,并鼓勵其從小目標開始,逐步體會成功體驗,從而樹立信心。
10、 高中生當中,學生難免有自己的個性,針對個性特別突出的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
答:我覺得個性突出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的,同時也要堅持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引導學生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當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有沖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并給學生做損失分析,讓他明白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的關系。其實學生也是明白事理的人,只是從全局去考慮問題的能力還不成熟。
11、 是否有學生因為家庭經(jīng)濟狀況或成績產(chǎn)生自卑心理,老師該如何引導他們擺脫這種心理負擔?
答:有不少學生自卑都是由于成績或者是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但是從心理學來看,自卑也不是完全消極的,阿德勒就主張自卑是人成功的動力。所以我們作為老師應該激發(fā)自卑的積極因素,引導學生內心力量,可以用一些名人事跡去激烈學生。例如林肯的奮斗史,拿破侖的事跡。針對貧困生,可以用中國的富豪們大多是白手起家的事例去激勵他,讓他知道貧困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他努力,總有一天他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