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時間:2016/7/5
一、 了解學生心理,鼓勵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都會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或一句諷刺的話,都會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梢娦W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容易激動。教師------做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必須注重自己的語言,如果一句話輕易否定一個學生,對他的能力表示懷疑,那是非??膳碌?。在課堂教學中,我應該多學生鼓勵的話語,來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
我曾經聽過一堂課《小數乘整數》,在講解小數乘以整數,老師出了一道4.5×40=這樣的題,老師問:我們已經學過整數乘整數的計算的方法,誰能要根據我們已學的過的知識來解答這道題呢?教師巡視一遍,看到班里的王岳陽把手舉的很低,這時老師用鼓勵的語氣說:我相信班里的同學一定會解答,誰能給大家一個非常出色的表現。這時王岳陽同學聽后把手舉的特別高,教師叫他起來回答問題時,他自信地說:我是這樣想的,我利用積不變的性質,先把其中的一個因數4.5擴大10倍變成45,再把另一個因數40縮小10倍變成4,45×4等于180,所以 4.5×40也等于180。當王岳陽同學講完后這位老師拍手表示祝賀,班上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上面那位老師的鼓勵話語,使這位學生樹立了自信心,自然而然也對該門學科產生了學習興趣。就像挪威溫塞特先生提出的:“如果一個人有足夠得信心,那么他能創(chuàng)造奇跡?!彼?,在課堂上,我們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話語,這樣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力。
二、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是課堂教學的藍圖,是落實教育的方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時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和保證。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教學設計上,我們要力求創(chuàng)新,學法先進,活動安排合理,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精心設計,博眾家之長,創(chuàng)自己之特色,做到每一節(jié)教學設計都有“導中有興,授中有法,練中有層,總中含金,課中有樂”,真正地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從而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傊脑O計課堂教學設計,更符合學生心理、實際情況,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果,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因此我認為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要激起學生的興趣。愛因思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位有經驗的教師都會知道這一點,重視這一點。記得在一次校級公開課中,執(zhí)教者講《倒數》,這位老師說:你們知道現在社會什么綜藝節(jié)目最受歡迎。同學們回答道:魔術。這位老師接著說到:老師今天就用劉謙的手法給大家變一個魔術。他把分子和分母交換了一下位置,同時把剩下的三道題讓學生來完成。這位教師采用了可藹的、幽默的語言,調節(jié)了課堂學習氣氛,從而撥動的學生的心弦,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喚起了學生的思維,挑起了學生潛在積極因素。同時讓同學親自去操作,并在過程中給于鼓勵、贊揚。這節(jié)課把學生的各種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之中去。
其次,合理選用教學方法。目前,課堂教學仍然存在很多教學弊端,課堂上滿堂灌,學生活動少,教師辛苦,效果甚差。所以教育務必轉變觀念,更新教法。例如創(chuàng)設情境法,讓學生從知識的形成過程出發(fā),貼近學生生活,帶有激勵性和挑戰(zhàn)性。這樣來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使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統(tǒng)一起來。再如自主探究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出發(fā),在課堂上讓學生動口去說、動手去作、動腦去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養(yǎng)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刻苦鉆研的品質,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又如小組合作交流法,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小組內自主探索、交流、對話,形成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互動、互促,營造出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與他人交流,學會與他人探索,學會與他人思維的結果,體會在課堂中與他人合作過程來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感受合作取得成成功的喜悅。
第三要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是舊知鋪墊、導入、新授、反饋、鞏固、小結、作業(yè)布置等過程,如何恰當地把各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是上好一節(jié)數學課最重要的因素。設計課堂層次時,必須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由于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學層次的展開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使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活動協(xié)調和諧。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當學生初步獲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后,應安排動腦動手獨立思考與練習,教師及時捕捉反饋信息,并有意識地讓它們產生“撞擊”與“交流”,這樣,同學們對某一概念的理解,對某一例題的推演,就會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并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而對知識的領會加深,能力也得到發(fā)展。同時設計課堂教學層次還必須注意緊扣三維教學目標,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從多方面圍繞教學目的來組織課堂教學。當課堂容量較大時,要保證講清重點,解決難點,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關鍵,有的甚至可以點而不講,但要指導學生自學完成;當課堂容量不大時,可安排學生分析評論,并進一些深化練習,進行比較、提高,這樣,課堂結構緊湊,時間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總認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主體的作用,而學生只是教育的聆聽者,于是常常不自覺地以教師的認知規(guī)律去設計課堂教學,忽略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造成課堂上教師侃侃而談,學生索然無味,開小差,形成課堂紀律差、看課外書、睡覺等狀況,養(yǎng)成了不動腦、不動手、抄作業(yè),過分依賴老師的被動學習習慣。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我們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師原有的“園丁”、“蠟燭”等角色不但發(fā)生變化,還要不斷補充新的角色。在這新的角色中,首先我們要成為班級中的一員。在班級中,每個人都有一種身份,處于一定位置,分擔一份責任,有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去約束教師和學生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這樣才能讓教師時刻注意自己對學生所起的影響作用。其次要轉變觀念。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教師形成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思想,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傳授,忘記了學生個性發(fā)展,而新課標要求改變過去強調知識傳授,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自主學習,養(yǎng)成好學、愛學、樂學的良好品質。三是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做為新時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己去實驗、觀察、探究、研討,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傊?,在新的角色中,教師要打破常規(guī),使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到應有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四、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以往教學的言論和行為做出重新判斷和選擇;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理智的自我反醒;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設計進行的重新設計、布局、審視和回顧;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時刻處于問題意識,破除自己定向思維的傳統(tǒng)習慣;對自己教學行為勇于否定,發(fā)楊正確的,從而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的活動??傊?,教師通過反思從而產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突然得到啟示,產生“縱里尋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效果,進入豁然開朗的境界,產生頓悟,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加以運用,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
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反思則促進教師思維的活躍,思維的活躍則促進教師的深思,深思則促進教師深挖教材,深挖教材則促進教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則促進教學設計接近學生??傊?,時刻檢查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課堂教學的成與敗,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才能形成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完善課堂教學藝術和課堂應變能力。從而達到不斷促進自己專業(yè)成長,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每位教師必須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觀點,不斷的加強自我反思,憑借數學知識所特有的思維性強、靈活性強、運用性強的特點,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會變會學,這樣一定能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境界,從而使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