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應該從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著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通過學生的思考、探索、發(fā)現、創(chuàng)造,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逐步掌握學法。
一、質疑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基礎
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就必須突出“學”字,讓學生從“學會”轉到“會學”上來;突出“思”字,讓學生從“學答”轉到“學問”上來。教師應成為組織者、研究者、參與者、指導者,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在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以達到促進他們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目的。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一是注重示范,教給質疑的方法。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時,我為學生示范質疑:角的度數應怎樣量?用什么量?用什么做單位?通過示范質疑,為學生的主動質疑打好基礎。
二是創(chuàng)設條件,提供質疑機會。在課堂上能大膽質疑,是學生積極思維的結果,也是主動參與學習的表現。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營造質疑機會。教師要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去理解知識,產生種種疑點,并鼓勵他們有疑即問,不懂就問,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切忌壓服和諷刺。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首先讓學生思考,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有的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如何計算;有的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同以前我們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之間有沒有關系,如果有關系那是一種怎樣的關系。我抓住這一時機,圍繞學生的發(fā)言,引導他們利用以前學過的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帶著這個問題投入討論研究之中,在熱烈的學習氛圍中使問題得到解決??梢?,教師給學生一個質疑的機會是多么重要,它不但使學生思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還增添了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
二、主動參與是創(chuàng)新的保證
主體的發(fā)展必然要有主體思維的參與,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對學生發(fā)展的程度影響很大。如果教師提供了思考問題時的每一個臺階,學生只是跟著老師被動地前進,那就談不上主動發(fā)展;如果我們把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障礙盡量掃除,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引下順利獲得知識,但其創(chuàng)造空間必然縮小。長期以來,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教師常常.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設計如何教,至于學生如何學,教師則考慮得很少,甚至根本不考慮。實際上教師應給學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解決問題的空間,主動完成知識的遷移、組合的過程,以達到促進他們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發(fā)展的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的做法是:
1.大膽地“放”
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去學習知識、探索規(guī)律,是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保證。例如,在教學求“最小公倍數”時,我發(fā)給每個學生一份小練習:分別求出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同時讓學生分組討論:你是如何求最小公倍數的?仔細觀察練習題,你發(fā)現了什么?從而使學生總結出當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以及兩個連續(xù)自然數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舉手說:“我發(fā)現兩個連續(xù)偶數的最小公倍數是他們乘積的二分之一,如[6 8]:6x8÷2。”我肯定了他的判斷,并把這種算法以他的名字命名。全班學生為他熱烈鼓掌,從而在全班形成了認真思考、求異思維的風氣。可見,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手段。
2.精巧地“扶”
“扶” 就是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扶”要扶得準、扶得巧?!胺拧敝蟮摹胺觥辈攀怯嗅槍π缘模攀菍W生所需要的,,教師要扶在學生疑難處,扶有困難生。 “扶”不但要幫助學生弄懂“是什么”,還要引導學生知道“為什么是這樣”,更要點撥學生弄清“怎樣知道是這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會學?,F代的課堂教學,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問題的關鍵處點撥一下就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把假分數化帶分數的方法后,這時要求學生把27/10、150/100、89/10化成帶分數,并思考:從中能發(fā)現什么?從而使學生總結出了分母是整十、整百數的假分數化帶分數的方法。
三、求異是創(chuàng)新的核心
求異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核心,它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標新女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內容。如在教學應用題時,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在計算中找不同的算法,以及從不同角度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等。
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世紀人的最核心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欲望,多思、敢問、主動創(chuàng)新,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