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制度要用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建立起以和為真,以和為善,以和為美的和諧管理機制。校長工作的著力點:以教師為本。有了教師這個“本”,才能更好地以學生為本。
1、制度建設:以全體教師為本
校長要關注教師的經濟待遇,這是十分必要的,但僅僅如此又是不夠的。教師需要政治上的高度信任,需要工作上的大力支持,需要對他們扎實工作的認可。校長的一句問候、贊許的語言,校長一次熱情的幫助與支持,往往能夠使教師情緒心境等心理素質出現積極狀態(tài),其工作的熱情與效率必將提高。每一名教師有著不同的專長與個性,校長要使每一名教師都有用武之地,不要等到上級領導發(fā)現、報刊宣傳、外單位來要某教師時,他才成了人才。
因此,校長要少帶課,多聽課;少坐自己辦公室,多進教師辦公室; 少作統(tǒng)一性的規(guī)定,多作個性化的決策。
例:一所學校,有一項制度,規(guī)定每學期要給教師發(fā)兩本新書促進教師學習。但后來發(fā)現發(fā)給的書許多教師并沒有讀,過后就當廢紙賣了。發(fā)書學習是一件好事,怎么沒辦好呢?是教師們不愛學習嗎?此時,我給校長提了兩條建議,第一,給教師買書,不要買同一種書,要根據教師的專長買不同的書分別發(fā)給大家,這樣,既符合教師不同的需要,又能交換閱讀,書的作用更大;第二,讓教師按學校規(guī)定金額自己去買自己需要或喜愛的書,憑發(fā)票報銷。校長這樣做了,教師非常高興,讀書學習的風氣變濃了。
2、制度建設: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校長既要支持教師的工作,又要關心教師的生活,及時的幫助教師解決后顧之憂,這比單純的增加教師的經濟待遇更受歡迎,更有人文價值。人文關懷性高的學校,教師團隊凝聚力更強,校長指揮效率更高。
因此,從校長管理角度看應該是,教師第一 ,學生第二,校長第三。
例 :深圳前海小學校長楊敏的 “ 守望幸福 ”。他說:一所學校的發(fā)展首先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健康而幸福地成長。教師的幸福成長才能帶來學生的幸福成長。以“尊重人、關心人、信任人”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fā)點,用“愛師之心、容師之量、用師之能、育師之術”善待每一位教職工,創(chuàng)設“平等、尊重、關愛”的管理氛圍,讓教師身處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中,讓教師發(fā)自內心地積極而主動地從事教育工作,幫助教師獲取職業(yè)幸福感。由此,學校建立了“五必訪,八必幫”的制度,即:五必訪:教師生日必訪,生小孩必訪,生?。ㄗ≡海┍卦L,結婚喜慶必訪,生活有困難必訪。八必幫:積極要求上進必幫,情感困惑必幫,人事調動必幫,工作有壓力必幫,小孩入學必幫,生活困難必幫,學習進修必幫,職稱評定必幫。
3、制度建設:促進教師成長、成功
校長的教學水平不一定得超過和等同各科教師的優(yōu)秀者,但校長必須具有培養(yǎng)教師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才能。要盡可能多地為教師提供成功的平臺。校長要能夠容納教師短處,揚教師以長,待教師以情,激教師以志。優(yōu)秀的校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幫助教師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因此,校長應該聽多數人意見,與少數人商量,最后自己作出決定。
我給校長寫了一個備忘錄 :
1、校長應是學校精神文化的創(chuàng)建者,校長對學校的領導:第一是先進的教育思想;第二是個人的人格魅力;第三是權力。我明白,沒有威望的權力是蒼白無力的。
2、校長不要把自己當成“官”,校長首先應是:好人——好教師——好“教練”,然后才能成為好校長。我明白,校長因教師、學生而存在。
3、校長有責任建立起學校嚴謹有序的管理機制,沒有實效的事堅決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事,盡量不做;對學校教育發(fā)展有利的事,一旦決策,一定堅持做好。我明白,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教師去做。
4、校長要經得起教師“得罪”,即使是教師誤會或意見不正確,也要心平氣和、從容淡定、理智對待。我明白,對教師態(tài)度的粗暴,只能證明自己無能。
5、校長對教師承諾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要把“提拔教師當干部”當作調動教師積極性的手段。我明白,提拔一名優(yōu)秀教師當“干部”,就有可能失去一位名師。
6、校長在指揮教育工作的同時,要拿出精力為全體教師謀福利,努力提高教師們的經濟、生活待遇(千萬不要忘了離退休教師)。我明白,教師的經濟收入是同所有人一樣的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