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已故校長梅貽琦 有言曰:【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磕敲?,當啟功、季羨林、田家炳等蜚聲于世的大師都集中于一所城鎮(zhèn)中學的時候,你能想像那是怎樣一種盛況嗎?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能為師生的終身幸福奠基,真正達到化人、立人的目的?當這個教育界千百年來的追問在一所城鎮(zhèn)中學被傳神演繹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為之欣喜。請進大師,辦活教育,這就是內(nèi)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學為我們帶來的【大師精神】和【書院氣派】。走進田家炳中學,你能與大師做近距離的接觸,你能聽到中國教育那富有活力的【心跳】
隆冬時節(jié),經(jīng)過一夜的顛簸,我們來到了內(nèi)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由于時令的緣故,我們無緣飽覽“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但當清晨第一縷陽光不受任何阻隔地射入眼簾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清透而純凈的陽光,高亢而遼遠的草原牧歌,飄著醉人芳香的奶茶……對于我們這些久居喧囂都市的人而言,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美妙的。赤峰市田家炳中學就誕生、成長于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
赤峰市田家炳中學原為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錦山實驗中學,始建于1958年。2002年香港實業(yè)家、慈善家、偉大的愛國者田家炳先生在校建樓,更名為赤峰市田家炳中學。這是田先生在大陸捐建的第76所中學,是內(nèi)蒙古首所田家炳中學。學?,F(xiàn)有65個班級,在校生4500人,教職工288人。
2002年10月,田中新一屆領(lǐng)導班子成立。面對高中教育飛速發(fā)展、社會對高中教育的期望值不斷提高的形勢.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田中人開始了深深的思索:通過一種怎樣的途徑,引進一種怎樣的精神.才能使學校辦得更好,走得更遠。他們認為,教育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的行業(yè).就在于它的本質(zhì)是為人服務(wù)的,是為人的高貴而幸福的人生奠基的。而人的高貴當然要靠文化來養(yǎng)育,來支撐。作為一所中國的學校,理所當然要在教育中滲透中華文化。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尋根”。引進經(jīng)典,走近大師。是一條必由之路。由此,田中的辦學宗旨豁然開朗:為每一位師生創(chuàng)造高貴而幸福的人生。高揚“教育——開啟智慧、養(yǎng)育精神、燦爛生命”的信念之旗,“遵從人道、澄明人性、亮美人心、陶鑄人格、滋養(yǎng)人生,讓每一個田中人生出人性的芽,長出人情的葉,樹起人格的骨,開放靈魂的花,結(jié)好人生的果”。通過教育讓師生的精神高貴起來,人生幸福起來。田中終于為自己找到了定位——創(chuàng)高考品牌學校、建北方文化名校。至此,一條陽光大道在田中人面前全面鋪開!面對這樣一所文化學校,面對這樣一個文化群體,我們不妨以校長巴易塵藏書的書名為線索,來穿起田中這串璀璨的文化明珠吧,或許這是走進田中的最佳切入點……
“我為書狂”
走進田中校門,大師的精神如一股暖流撲面而來。啟功先生為學校題寫了校名,“校訓碑”上是季羨林大師的真跡:珍愛生命、崇尚智慧、守護道義、追求幸福。田中的校風是“博大、博愛、博學、博雅”,三座教學樓正是以“博愛、博學、博雅”命名的?!安蹣恰币蕴锛冶壬鸀橹黝}.左側(cè)是巴校長撰寫的《田公頌》;右側(cè)是田先生的題詞:中國的希望在教育;拾級而上,在“走近田家炳,走進崇高與偉大”的紅色背景前,是田家炳先生的銅像?!安W樓”以季羨林大師為主題,左側(cè)是季老的題詞:弘揚文化,傳播美德:右側(cè)是季老的簡介,并列出了他的主要著作,彰顯了季老“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布衣宗師”的風范。“博雅樓”則以啟功大師為主題,左側(cè)是大師的題詞“流光可惜”;右側(cè)從教師、學生、朋友、詩人等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大師豐富的人生.將其“國學大師、文化泰斗、詩書畫鑒”的風采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安邸?、“博學”、“博雅”三個樓名均由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先生題寫。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也曾為學校題詞:名師學府,文化殿堂。聽濤園里的“四書五經(jīng)”石雕、星澤廣場中的“2886田家炳星”,標示了文化的深邃和道德的高遠。可以說,田中校園處處都體現(xiàn)著大師的影跡.滲透著大師的精神。田中人把這些奉為無價的精神財富.用心思,想辦法,充分開掘利用大師資源,將“文化立校”落到實處。
在田中,有一道靚麗的風景,那就是“書屋”,走訪過這么多學校.田中的書屋獨一無二。他們精心修建了“啟功書屋”、“星澤書屋”、“朗潤書屋”、“樹人書屋”“補拙書屋”等讀書場所,屋內(nèi)敬立了魯迅先生、啟功先生、季羨林先生和華羅庚先生的銅像.收藏了大師及各種名人傳記及著作、音像資料。走進書屋,恍若走進了古色古香的書院,大師的風范.濃濃的書香,引領(lǐng)著師生走近大師、解讀大師、學習大師.像大師一樣“做人要真情、真實、真切”、“寧可實而不華.不可華而不實”。學校還請大獅的學生或家人及研究人員到校講述大師事跡,并把啟功、季羨林、田家炳先生的著作、傳記作為必讀書目,且精心編寫了《閱讀啟功》、《大師季羨林》、《走近田家炳》等校本教材;設(shè)立了季羨林杯科研獎、啟功杯育人獎、田翁杯班主任獎,激勵老師們聞聽大師教言.仰慕大師風范,走大師潛心向?qū)W、敢為人師的成長發(fā)展之路。
談話中,巴校長這樣告訴我們:“啟功大師為我們題寫了校名后.我們?yōu)槔舷壬藭?、鑄了銅像,撰寫了《書屋志》,并成立了‘堅凈書畫社’,設(shè)立了啟功先生育人獎等。先生的親友被我們的行動所感動,將先生的書畫作品、文房四寶等遺物、資料贈給了我們,這在全國獨此一家?,F(xiàn)在.我們是擁有啟功先生資料最全的學校之一?!?br />
田中人相信,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讀書是最好的教育。因此,田中人致力于辦有靈魂的教育,建有書香的校園.努力使喜歡讀書、學會閱讀,成為母校留給田中學子的“胎記”.使教師具有“圣賢氣象,仁者情懷、學者風范”。為此,他們制定了“書香學府”行動方案,將讀書活動扎實而有聲色地開展起來。
首先,領(lǐng)導們帶頭讀書。領(lǐng)導有領(lǐng)導的必讀書目,教師有教師的必讀書目,學生也有學生的必讀書目。采訪時,巴校長隨手拿起一本教育文集,向我們大聲誦讀其中的精華部分,一遍又一遍:“‘書中有警示,讓我們的人生之舟繞過暗礁和險灘;書中有天籟之音,讓我們同到自然的懷抱、返璞歸真;書中有歷史的回響,讓我們領(lǐng)略刀光劍影、世事滄?!矗瑢懙枚嗪?,多妙!”他的臉上寫滿了興奮與激動,仿佛拿著的不是一本書,而是稀世之寶。
學校確定了學生應(yīng)讀的文化典籍50部,必讀的20部,以學分制納入學生畢業(yè)成績評定,作為學生畢業(yè)的必要條件;每周兩節(jié)閱讀課,排進課表,每天半小時讀書時間,雷打不動。要求學生每月必須寫六千字的讀書筆記。定期檢查。舉辦了“讀紅樓、論三國、評水滸、話西游”、“青春之歌”等讀書活動。每年舉辦一屆讀書節(jié),如季羨林讀書節(jié)、巴金讀書節(jié)等。評選并重獎“鐘書小博士”、“鐘書班級”、“鐘書年級部”,并把讀書活動拓展到社會.評選“年級十佳鐘書家庭”。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時,教師停止辦公、學生停止上課,全校四千多人靜悄悄暢游書海的情景真是壯觀而又令人動容。無論是看孩子們的讀書筆記,還是與他們交談,都可以感受到文化對他們的影響。同時,開展聲勢浩大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八方友”活動.每年都組織優(yōu)秀學生勵志。迄今為止,已經(jīng)有上千名田中學子走進了北京,走進了北大、清華,登上了萬里長城,參加過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并走進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走進了澳門……這些活動極大地開闊了學生視野,培育了學生心志,激發(fā)了他們成長、成才、成功的熱情。
“書香學府”行動自2003年至今,已堅持了四年。建書香校園,與經(jīng)典為友,與大師對話,田中人在書香中不斷成長、發(fā)展?,F(xiàn)在,讀書已經(jīng)逐漸成為每一個田中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需求。憑著田中賦予的那股“書卷氣”,學子們走進了名校與社會,老師們則在人生和專業(yè)道路上變得更加厚重和成熟。
“通向大學”
在田中校園,還有一處非常別致的風景——大學長廊。長廊的兩側(cè)懸掛著很多宣傳展板,上面用中英文介紹了中國、世界許多知名大學的情況。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一所所名校以生動的影像沖擊著學生們的視覺與思緒。常常能看到孩子們結(jié)伴徜徉于長廊之上。他們的眼里流露出的是神往的光芒?;蛟S,正是在這種“神往”之間,大學離他們越來越近……
把學生送入大學是高中義不容辭的職責與義務(wù)。高考質(zhì)量代表著教育質(zhì)量、辦學質(zhì)量。幾年來,田中緊緊圍繞“創(chuàng)高考品牌學?!钡霓k學目標,全面實施《高考品牌行動方案》,堅定不移抓高考,千方百計提質(zhì)量,一心一意創(chuàng)品牌.確保了高考升學率持續(xù)提高和教育質(zhì)量的持續(xù)攀升。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他們的素養(yǎng),學校實施了“閉嘴工程”.讓學生“閉上嘴巴,放飛心靈”。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教育,學生由不適應(yīng)到自覺,教室、樓道、間操、吃飯時都秩序井然。課間時,我們在幾處教學樓隨意參觀,樓道里悄悄地說,輕輕地走,看不到常見的學生追跑打鬧的情景?!拔覀兿M麑W生能文雅而動靜相宜,在靜中怡情養(yǎng)性,在動中舒展個性,讓他們在樓道里靜悄悄,在體育場上熱熱鬧鬧,在教室里金聲玉振,書聲瑯瑯、歌聲瑯瑯、笑聲瑯瑯?!弊哌M田中學生公寓,你會驚嘆于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有“舍名”、有“舍風”、有“舍訓”、有“舍歌”,還有“宿舍精神”。小小的宿舍溫馨又向上。現(xiàn)在,“宿舍文化”也已成為田中的品牌。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田中開始對學生進行“苦學教育”?!翱鄬W”,聽到這個詞.我們不禁有些生畏:難道田中要把學生壓抑成學習機器?看著我們滿臉的疑惑.老師們笑著告訴我們:“我們倡導的‘苦學’,不是讓學生‘痛苦’。而是要告訴他們,學習是一個由不會到會,由不知到知的過程,其本身就是‘辛苦’的、‘艱苦’的。只有在不斷向前、向上的過程中付出積極的勞動.才能實現(xiàn)“鳳凰涅磐”的質(zhì)變。有意義的痛苦無疑是一種享受!”幾年來,田中唱響了“苦學三年、幸福一生”的主旋律。通過目標拉動、感恩教育、榜樣示范、獎勵優(yōu)秀學生和學習評定等形式激勵學生,并且每日進行學習宣誓,跑操的時候呼喊“我要成才、我能成才”等口號,讓拼命學習的精神宗教般地浸入學生的心中。
在洶涌澎湃的課改大潮面前,田中人的態(tài)度是穩(wěn)扎穩(wěn)打,積極應(yīng)對。他們堅信.“把平凡的常規(guī)教學改革做好.就會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奇跡。”他們抓精細備課,把集體備課作為教學管理的基礎(chǔ)工程;抓精品課堂,制訂了突出強調(diào)教與學的主動性、教學結(jié)果的有效性和精講精練、講練結(jié)合的《課堂教學標準》,力求做到“堂清”、“兩會”、“雙百”;抓精心輔導,重點抓精組習題、精細評改、當堂完成、改變課型、小組學習“兵教兵”五個環(huán)節(jié);抓精致考評,重視月考。把月考視同高考,力圖把高考變成月考,月考后的教學質(zhì)量評析已經(jīng)成為常規(guī)教學管理的精彩一筆。重視兩個小組建設(shè).充分發(fā)揮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級教育小組和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教學小組作用,引導教師打團隊戰(zhàn),算團結(jié)賬。 .
深入田中課堂,你會明顯地感覺到,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確立和發(fā)揮,課堂教學扎實、樸實、真實而有成效,學生學習神情專注,熱情高漲,生動活潑,課堂教學效率、效益、效果十分明顯。2007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線居赤峰市第五,二本上線居全市第一,本科上線率居全市第三。由原來在近60所高中的后進位次躍居全市一流學校行列,實現(xiàn)了教學質(zhì)量的跨越。
在校長辦公室的旁邊,還有一間特殊的辦公室,“春暉寸草工程辦公室”幾個字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田中人認為,是否為每一個學生負責,是檢驗田中“為了每一位師生高貴而幸福的人生”的教育信念是否堅定和徹底的試金石,為此他們在學生學業(yè)外做了大量感人的工作。學校有很多學生都來自農(nóng)村,家庭條件不好,把學校建成“愛心校園”,“不讓一個田中學子因貧失學”,“讓每一個考入田中的學子都考上理想的大學”.是田中對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為此,學校大力實施“春暉寸草工程”,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減免學費,每學年都在20萬元以上。對單親、孤兒和殘疾學生實行綠卡制度。不但減免學費,還要補貼書本費和各種雜費、生活費。同時,積極呼吁和吸引社會力量的注入,僅去年一年就籌集資金l5萬余元.學校每年救助的學生都在300人以上,總金額達50多萬元。同時設(shè)立田家炳榮譽獎學金、田家炳優(yōu)異獎學金、田家炳中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獎學金,鼓勵學生成才,確保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好的學校,首先應(yīng)該是教師的學校,不僅是教師工作、生活的場所,更應(yīng)該成為教師學習、成長、發(fā)展的園地。”“善待好老年的,用好中年的,培養(yǎng)好青年的,養(yǎng)育好少年的”,這就是田中的“人本”辦學理念。
學校有離退休教師委員會,定期召開座談會,逢年過節(jié),都會慰問離退休教職工;病逝的,學校主持料理后事;教職工家庭及直系親屬的紅白喜事,學校領(lǐng)導都要到場;老教師取消坐班制;為50歲以上的老教師集體過生日;每年組織一次度假旅游:設(shè)立“學校大病救治基金”,為優(yōu)秀教師購買“康寧”保險,為全體教師購買平安保險,解除了老師們的后顧之憂;對有病、懷孕和在哺乳期的女教師實行考勤彈性管理,適當安排較輕的工作;遠道教師,學校報銷探親路費;女工委“包管”青年教師牽線、搭橋,主持婚禮;為單身教師租房,買房的學校借給資金。學校還提出,田中的教師既要教好別人的孩子,又要養(yǎng)育好自己的孩子,設(shè)立了田中教師優(yōu)秀子女獎,子女在小學、初中的,成績優(yōu)秀者獎勵,在本校讀高中的,免收學雜費,考上名牌大學的重獎,初中以上的教師子女到清華北大勵志。“學校不但給教師過生日,還給七十歲以上的教師父母過生日。我的母親拿到學校送給她的生日賀卡,激動得逢人就拿出來給人家看,這是一筆精神財富,比錢都珍貴呀!”特級教師、全國德育名師解玉榮老師在講到自己的親身體會時.對學校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田中的三天,恰逢學校的“青年教師讀書班課堂教學大賽”。三天來,田中的教學新銳紛紛上臺一試身手,并請來本校和外校及市、旗教研室的專家和教師評課指導,又一次為教師搭建了一個“比、學、趕、幫、超”的平臺。促進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是田中教學品牌打造的核心工程,人文引領(lǐng)、學術(shù)養(yǎng)育、科研拉動,讓學校成為教師養(yǎng)育精神的學園、燦爛生命的家園、感受幸福的樂園,是田中教師隊伍建設(shè)的策略和途徑。為了讓教師取法乎上,學校不僅充分地開掘和利用了大師資源,而且每月聘請一位全國一流的專家學者如除邦年、何香濤、柴劍虹等來校講學;聘請肖川、劉儒德、吳昌順、徐安德等數(shù)十位全國知名教育專家為學術(shù)導師,做優(yōu)秀教師之師.帶教師“研究生”;從著名的語文教師洪鎮(zhèn)濤老師來校作課、評課、講學指導起,先后有李達榮、鄭春和、王富友、梁捷、韓磊等十幾位全國特級教師來校做課、聽課、評課、指導高考。至今已有近60位專家學者走上了田中講壇。把老師們“送出去”參觀學習,學習培訓率達90%以上。幾年來,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僅教師培訓就投資400余萬元?!扒嗨{工程”縮短了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田園論壇”的開展、科研課題的引入等也加速了教師的“專家化”進程。
在田中,我們有幸聆聽了市級教學能手朱瑞學老師的政治課。無論是課堂上的“傳道、授業(yè)、解惑”,還是課下的傾心交談,他平易儒雅、干脆利落的風格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細細品來,他還有著細膩的情懷?!霸趯W校的倡導下.我們每個老師都把讀書視為教育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讀書的老師,他的生活才會是充實的、光輝的,課堂才能是豐厚的、壯美的。讀書使我精神豐富起來,生活充實起來,課堂豐滿起來?!边@是他對讀書的理解。他還把在讀書中的提升體現(xiàn)到了課堂上,通過教學告誡學生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為高貴而幸福的人生拼搏,既教了書又育了人,課堂高效、蓬勃而溫馨。拿到他的政治課“教學案”,我們不禁眼前一亮,上面除了有知識點外,在空白處還見縫插針地手寫了很多激勵性的話語,如:“每一課都是新的內(nèi)容,新的內(nèi)容需要新的心態(tài)?!闭缢?,課堂的成功不僅要有知識的傳授,更要有人性、人情、人格的養(yǎng)育。要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發(fā)展的美好時刻。一個好的老師的愛心與責任心,能讓學生感受到內(nèi)心的溫暖與陽光。這就是田中老師的真實寫照。他們具有高遠的教育境界、先進的教學理念、蓬勃向上的進取心。正是這樣一支教師隊伍,促進了田中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和教學品牌的打造,支撐起了田中恢宏的育人大廈!而他們自己的感受呢?借用前來參加“青年教師學習班課堂教學大賽”的一位外校老師的話吧:“在田中做老師,真幸福!”這里的老師,能因事業(yè)而成功,能因生活而溫暖,能因投身于教育而讓生命精彩無限!“其實在田中做老師壓力也挺大的,因為學校要求太高了!”也有好多老師這樣半開玩笑地告訴我們。適度的嚴厲是件好事,它能督促人不斷進步。有嚴而有度的校長,有積極進取的教師,相信田中教師隊伍未來的發(fā)展會更好!
2003年.田中確立了“創(chuàng)高考品牌學校,建北方文化名?!钡霓k學目標.提出建設(shè)“人文、數(shù)字、名師、學府”式品牌學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制定了“三年小成、六年中成、九年大成”的發(fā)展規(guī)劃。到2005年,“三年小成”目標已經(jīng)完成。在“六年中成”中,田中又向自己提出了更高層次的目標:按照“內(nèi)涵發(fā)展、品牌打造、精致管理”的發(fā)展策略,確立了“學校文化基本形成,品牌初步凸顯;教師團隊基本形成,結(jié)構(gòu)趨于合理;書香學府、愛心校園的德育品牌初步形成;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學品牌基本形成;教學質(zhì)量有新突破,步入全市旗縣一中先進行列”的奮斗目標。
田家炳老先生不追求奢華的生活、投資建校的善舉讓我們感動?,F(xiàn)在?!靶叛觥⑷蕫邸⒇熑?、創(chuàng)造”的田家炳精神已經(jīng)成為赤峰市田家炳中學的學校精神,激勵著田中人不斷開拓進取。明年,田中將迎來她五十歲的生日。我們與巴校長有個美麗的約定,到時要再次走進田中。經(jīng)過一年的櫛風沐雨.經(jīng)過一年的發(fā)展壯大,擁有“大師精神、書院氣派”的田中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我們熱誠地期待著……
此番赤峰之行于我們而言絕對是一次收獲之旅:清新的空氣凈化了我們的靈魂,田中別致的教育實踐帶給了我們諸多驚喜。
“教育是消除愚昧、貧窮與黑暗的偉大事業(yè),值得我們終身為之奮斗?!?br />
“我們已經(jīng)讓父親在田里流血流汗,決不能讓父親在心中流淚?!?br />
“如山如水”。
這是他們的校園箴言。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是一個仰望星空、腳踩土地、滿懷激情的群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yōu)樘镏械慕逃业搅恕盎辍保瑸樽约赫业搅恕靶摹?,為學生鋪平了“路”。
臨行之時,巴校長送給我們很多書,并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要常讀書,讀好書,我們謹記在心。希望通過暢游書海,我們也能達到田中人的境界——美麗地工作著,有意義地痛苦著,幸福地生活著……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