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上級有關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教學為中心,以抓班風學風為突破口,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主攻方向,以提高服務和管理檔次為目標,領導班子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工作作風,落實和完善管理制度,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使我校的各項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校在學校管理方面的具體做法是:
一、 突出德育的首要位置
1、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營造優(yōu)美的育人環(huán)境 我校校園整體布局科學合理,格調清新。教學區(qū)、辦公區(qū)、生活區(qū)、功能明確,突出了實用性,講究了藝術性,體現(xiàn)了教育性。學校大力發(fā)展校園文化,讓校園處處具備育人功能。樓道內懸掛著以立志和德育為主題的宣傳牌,教室墻壁上制作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學生守則”、“名言警句”等一幅幅噴繪宣傳牌。校園裝有“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生食堂外墻壁上有針對性地設了許多溫馨提示語,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通過這些無聲語言,不僅讓學生從中真實地領悟到:怎樣去做人的道理,還有利于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增強自我約束,彰顯了校園文化氛圍。 2、實施精細化管理,保障寄宿學生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成長 寄宿制學校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它比走讀制學校工作量要大出好幾倍,學生一周不光學習,吃、穿、住在學校,而且活動時間長,隱藏著許多隨時發(fā)生的事情,因此要求學校每一位教職工必須愛崗敬業(yè),有奉獻精神,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
1、強化交通安全。學校簽訂了《安全責任書》,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每個學生個人檔案及家長聯(lián)系電話的明細表,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共同解決;學生在離歸學校時要求他們嚴禁乘坐“三無”車輛,農用運輸車輛,以免出現(xiàn)交通安全事故;學校嚴格執(zhí)行《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疏散制度》和《學生上下學樓道安全疏散制度》,學校領導及值班教師在學生上下學時定時到學校大門口疏散學生,引導學生走人行道確保安全。2、重視后勤服務。一是制定了《廚房衛(wèi)生安全制度》、《食物保管衛(wèi)生制度》、《鍋爐工操作要求》、等。尤其是學生在打飯時,我們要求值班人員務必高度負責,讓學生自覺排隊,拉開距離,雖然老師辛苦了,但換來了學生的安全、學校的安寧。
二、以教學為中心
學校把主要的管理精力放在“以教學為中心”上。因為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發(fā)展的生命。為此,我們始終以常規(guī)落實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培養(yǎng)合格學生為目標,加強兩個“建設”,即師資建設和班務建設;開展了兩項活動:即教研活動,教改活動;落實和完善一個計劃,即國家課程計劃;嚴格三項制度,即考勤制度、教職工及班級考核制度、教職工獎懲制度;嚴明一項紀律,即考試紀律;培養(yǎng)兩種習慣,即自覺學習,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為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我校著重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1、用目標管理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
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才有前進的動力。因此,我校高度重視用目標拉動教學質量的提升。我校建立了學校、年級、學科三級教學質量目標管理體系。學校將教學質量目標分解至年級組,年級組長把質量目標分解至學科教師。校長是學校教學質量目標的責任人,年級組長為年級教學質量目標的責任人,學科教師是學科教學質量目標的責任人。由于目標明確、責任清晰,人人都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努力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級保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教學質量目標管理體系。另外,分年級管理可以充分調動老師工作的積極性,使同科教師可以互相研究教材、學生,討論教法、學法,這樣會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2、用落實常規(guī)來夯實教學工作的根基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為切實做到這一點,我校進一步完善了《教學常規(guī)管理》、《常規(guī)檢查評比》和《教師辦公制度》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對教師的辦公、備課、上課、作業(yè)處理、復習、檢測、優(yōu)秀生培養(yǎng)、后進生轉化等各項工作都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讓教師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章可循。為了落實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我校今年實行“日查周結月評比”機制。由教務處、政教處每日對每個班級各個方面進行檢查,每周一次對教師上課紀律、上崗情況進行聯(lián)查,并作相應的記載;每月終了依據(jù)日查周結情況進行評比總結。另外,針對在課堂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的遲到、早退、空堂、吸煙、坐講、接打手機、酒后上課等行為由學生進行監(jiān)督,教務處并定時搞學生對老師評價的問卷調查及評分,到學期末與教師、班主任績效工資考核掛鉤,這樣大大規(guī)范了教師的教學行為。
教研、教改是教學的保障,我校為了提高教學教研質量,使聽、評課研討常規(guī)化、制度化,設立了研究課課程表,校長、主任、每周都參與不同組別的教研活動,教研組長、講課教師、同學科教師間每小周聽評課至少2節(jié)。聽課后要及時交流,每周要集中交流一次。集中交流的基本要求:①講課教師說課(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環(huán)節(jié)、說教學效果等)②主持人針對研究主題讓同學科教師討論發(fā)言(人人發(fā)言,重點談學生的學習過程。發(fā)言者,不重不漏,實事求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③主持人最后總結評價。④教研組長整理記錄??傊?,要求講課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模式多樣化,盡可能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聽課教師在評課時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習優(yōu)點,指出不足,增加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使老師們的教學教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3、用全員承擔教學任務來落實課程計劃
落實課程計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為此,我校努力克服師資緊張、特別是缺少專業(yè)教師的困難,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課,校長每周任6節(jié)初三歷史課,副校長、主任每周至少任9節(jié)課。領導干部帶頭參加教學常規(guī)檢查活動,帶頭參加質量檢測或學科抽測,帶頭參加學科教學質量分析會,所任學科的教學質量均處于領先水平,在每年初三中考中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領導干部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業(yè)績帶動了全體教師,他們欣然接受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全部完成了質量目標。
三、注重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
多年來,我校一直實行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方針,學校大到校長辦公會制度,小到一草一木的管理,都建立一整套細密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凡事都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在這一基礎上,學校首先關注教師的成長,在財力和物力上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在職培訓,這不僅啟迪了教師的智慧,開闊了教師眼界,滿足教師全面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個人愿望,也為學校和個人凝聚了無價財富,成為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動力。二是學校真心為教師排憂解難,學校對教師思想、生活方面的問題都想在前面、干在實處,特別是教師個人力量辦不好的和辦不了的事,學校都積極幫助做工作,以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另外,學校規(guī)定上、下午第四節(jié)課教師可以自由活動(沒課的教師),比如,打乒乓球、籃球、彈琴唱歌等文體活動。這樣可以使教師心情愉悅、全力以赴的投入教學工作中。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持之以恒,具體實施精細化管理,不走形式,不走過場。在成績面前,不驕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繼續(xù)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真正的辦一所讓老百姓滿意的農村名校,我相信在全體師生的積極努力下,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