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管理新思踐行
時間:2016/8/6
時代在變化,班主任工作也與時俱進的多了這許多藝術要領。就連做衛(wèi)生這種自覺小事的工作實施起來也煞是焦心。所謂人多好辦事確實有理,但是人多嘴雜、心粗、逸散、隱憂等等接踵而至,諸如此類的事情不甚枚舉。為此,今年,在總結去年班主任工作的基礎上,我做出了很多的調整,也在不斷的嘗試推陳出新的妙計,理順這些不諳世事的孩童們。
首先是調座位的問題,我借鑒了蔣自立老師的自主就座流程。在遵循四大原則的基礎上,即:1.按身高由高到低論座;2.按視力由強到弱排座;3.按小組男女比例得當調座;4.秉著公序良俗的優(yōu)良作風自由自主自愿自立自讓就座。最終,決定座位權就交由他們的手上,形成了我們班目前的臨時座次情況。
其次是學習模式的確定。所謂臨時座次,是考慮到我們在第一次綜合考試后,將按照同學成績分成每四人一組的實力均衡的小組合作競爭學習模式。具體操作則是:全班37位同學按成績分成四個座次區(qū)(1-9,10-18,19-27,28-37),第一至九名為小組組長,有小組組長先后三次從后三區(qū)里抓鬮決定自己組員,形成實力均衡的九組,最后一個落單的同學自己決定加入哪個小組。最終,這九個小組正式展開合作競爭角逐,每周一小評,每月一大評,每學期一總評。對合作能力最佳的小組,競爭力最強的小組,進步最大的小組進行表彰評獎,肯定先進,鼓勵后進,贊賞和貴。
再次是班委會輪換制。這也有蔣自立老師值周班長制的影子。將全班分為五人一組的六大班委會領導小組。同學們自由組合,確定自己的班委會成員,每一組班委會輪流值周,依次循環(huán)。并且,由同學們自己制定班委會成員應盡職責,各施其職。余下來的兩人加上我是考核小組,對每一周班委會成員的工作進行考評,一個輪回后進行一次點評,一個學期后進行一次終評,下學期再重組班委會,形成新的班委會輪換制。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同學參與到班級管理事務中,體會其班級主人翁的使命感,并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為人處世能力,合作協調能力。
此外是衛(wèi)生責任承包制。我一改去年的衛(wèi)生統分制度,一片區(qū)域安排若干人同意打理,導致他們偷懶,辦事效率低下,相互推諉衛(wèi)生不當等責任。今年,我留了一手,將我班的教室、寢室、衛(wèi)生區(qū)的衛(wèi)生細化成勞動量相當的若干小區(qū)域,分配給每位學生承包維護,每個人的任務量都在那里,早清理早完工。我們設有專人檢查小組,對每一天的衛(wèi)生情況分等級評分,并在讀報上點評,且制定一定的處罰措施,以培養(yǎng)相關區(qū)域負責人的責任擔當意識、個人衛(wèi)生意識與勞動意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獨立意識,達到多管齊下的效果。事實證明,效果是很好的,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該區(qū)域的衛(wèi)生都是干凈的不留凸顯的雜質。
最后是班主任自我解放試行。新課改之風如日中天,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等都在強調學生中心思想。那么在班級管理上也不乏如此。誠如學生的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水平低,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自我改造能力不高,應事處事能力低下。就是因為考慮到這種種,才要將他們的劣勢轉換成優(yōu)勢,才能造就各方面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于是,我把班級事務的相對決定權,處罰權哪怕是批改作業(yè)權等等都交由班委會和合作小組組長。而把必要事項的絕對領導權保留,這部分是涉及到學生處理不了的重大事項及學校相關任務等等。理想的藍圖是:凡是學生能解決的一律交給他們處理,凡是學生處理不了的才由班主出面,從而力求實現學生自主、自律、自強的美好設想。
我不能奢望這些班級管理措施最終是不是都能如愿達成我之理想效果,我只希望我所學習探索而來的這些自認為為比較好的管理路徑能使我的學生能明白他們的老師這樣設計的意圖,能夠領會他們能從中學以致用的方法,并最終知道他們的行為,成為一個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要從中學到什么,怎樣能夠實現。